APP下载

新背景下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的意义

2013-08-15葛安新张荷花王雅婷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绿化建设发展

葛安新,张荷花,王雅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从历史和政治的高度出发,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10年来,西部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谱写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并将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引向深入。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探寻促进发展新空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201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10021.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9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105元。在经济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下,省政府将积级推进城镇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有效促进和谐社会机制的形成。

近年来,陕西林业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使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显。特别是通过绿色通道工程、城市大绿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千里绿色长廊工程以及城市森林化工程的实施,森林已经逐渐从大山覆盖到平原,从荒野延伸到城市,从远山来到了城乡居民的身边。从卫星遥感地图可以看出,陕西由黄变绿,从南向北推进了400~500km。据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陕西省已有森林面积853.2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1.42%,位居西北地区第一位。

关中地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地位,人口密集,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进行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与必然

1.1 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关中地区人口集中、产业发达,聚集了陕西省60%的人口。同时,由于城镇连绵,人口密集,环境负担过重,人居环境安全却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是,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关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仅有446m3,仅占黄河流域的59.2%。由于人口增长及工农业发展用水的迅猛增加,可利用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日趋严重;二是,开发强度大,污染严重。以渭河冲积平原为主体,开发历史悠久,但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开发强度逐步加大,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年排污量已超过6亿m3。以西安市为例,2010年,全市11条河流中3条河流水质好转,其余8条河流污染加重。全市26个河流监测断面中,有6个断面水质达标,其余20个断面水质均未达到其功能区划分类别;三是,渭北黄土台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仍在继续。该区塬面平坦、沟壑深切,人口密度约176人/km2,沟壑密度达3~5km/km2,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30%~50%。虽然林业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但土壤侵蚀模数仍保持在1 000~3 000t/a· km2;四是,区内城市空气质量均未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根据区内7个市(区)的监测结果,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值在0.054~2.281mg/m3之间,日均值超标率为46.2%。如西安市,2010年西安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二氧化氮年均值基本与上年持平,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年均值比上年有所增加,并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实施大地园林化工程既可以解决绿化问题,打好生态基础,又可以兼顾美化效果,使绿色植被具有一定的景观性、观赏性,创造出优美、自然、安静、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的生活氛围,十分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1.2 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城镇居民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不断减少、城乡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我国将推动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对于促进投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广大农民逐步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进城乡“一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城乡差距不仅仅是收入的差距,更大的是基础设施与环境质量水平的差距。改善城镇乡村环境面貌,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城镇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投资环境。大地园林化就是以绿化美化城镇环境作为着力点,逐步优化城乡布局,带动城镇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建设各具特色并具一定吸引力的小城镇,以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大地园林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城乡建设向质量型、环境型、生态型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大地园林化建设对促进“关天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是构建并强化城乡生态系统、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陕西省实施全面禁伐政策后,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多项林业工程实施以来,关中地区的植被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面貌发生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关中地区主要河流—泾河、渭河、黄河水质与流量均呈下降趋势,“泾渭分明”已经成为历史,关中平原地表水逐年下降,省政府不得不启动“引汉济渭”工程来缓解关中平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不协调的背景下,发展绿色建筑、维护现有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林业工程建设就是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森林植被除了绿化美化的表象作用,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是碳积累的最佳方式;吸收光能,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森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自然灾害,还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地方。因此,绿色植被是保障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循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实施大地园林化工程,不仅仅是人类追求环境舒适、美观的需求,更是生态系统对我们人类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要求。

1.4 是进一步展示现代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重要关系的需要

传统林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为社会提供生产与生活资料的重要行业,而现代林业则更重要的是彰显其生态价值,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均绿地占有率、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户外公共场所的景观绿地,已经成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关中大地园林化”体现了现代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凸显了现代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5 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当代的责任

关中地区接受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孕育,八百里秦川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汇集了自秦汉以来的人文精粹。关中川道西至宝鸡、东至潼关,埋藏着自有人类以来形成的东方文明璀璨历史。营造绿色关中,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建设良好人居环境的需要,同时对保护关中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传承华夏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

2 区域划分

根据区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将全区划分为“秦岭山地水源涵养生态景观区、关中平原城镇田园生态景观区、渭北台塬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区”三个功能区。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规划,分步分级实施,对已经实施但尚未达到标准的区段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对尚未绿化的区段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行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农、林、水、交通等多部门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平衡城乡和地域之间的环境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不同的绿化树种,配置相应的种植模式,重点实现“八化”:

2.1 城市园林化

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商洛6个市建成区,以及56个县(区、市)建成区,绿化面积4.42万hm2。

2.2 乡镇园林化

包括833个乡镇,绿化面积0.92万hm2。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绿化、美化、香化为目标,重点建设街道、集贸市场、机关单位、公共休闲绿地,形成整洁、文明、绿色、现代的乡镇街市风貌。

2.3 村庄林荫化

包括12718个行政村,绿化面积4.45万hm2。以创建生态型新农村为目标,在已经建成的563个林荫化村庄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其余村庄的林荫化建设。重点实施入村道路、巷道、庭院绿化,每村在村庄周围营造一片林,不断提高村庄绿化水平,形成绿树环绕、花果飘香的乡村新面貌。

2.4 路渠林带化

包括道路绿化3.08万km,渠道绿化1.8万km,总计绿化面积2.7万hm2。以道路、渠道全面绿化为目标,重点建设“千里绿色长廊”。在现有道路绿化率41.3%、渠道绿化率22.1%的基础上,对未绿化区段进行全面绿化,对未达标的区段补充完善提高,逐步完成规划目标。

2.5 农田林网化

以路渠林带为骨架,建设农田林网。网格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00亩左右。农田林网率达到90%以上,防护农田约150万hm2。

2.6 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

包括黄河、渭河、泾河、浐河、灞河、千河、黑河、洛河等,在河流两岸及湿地营造生态景观林。建设生态景观林带8090km(折合3.46万hm2)。

2.7 出入境口优美化

包括潼关、韩城、宝鸡西山以及长武等,绿化面积0.66万hm2。

以树立良好的对外环境形象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提升潼关、宝鸡西山两处出入境口绿化美化水平,做好韩城、长武两处出入境口绿化美化。

2.8 荒山荒坡全面绿化

包括秦岭、关山以及渭河北部黄土台塬宜林荒山荒坡,绿化面积58.64万hm2。渭北台塬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区,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富裕山区百姓为目标,重点建设以核桃、花椒、柿子、红枣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秦岭山地水源涵养生态景观区,以培育水源涵养林、改善森林生态景观为目标,重点营造油松、侧柏、云杉、杨树、漆树等为主的生态林。

3 小结

通过10年的努力,使关中地区新增绿化面积75.25万hm2,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40.5%提高到47%,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

猜你喜欢

绿化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