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康拉德的后殖民意识

2013-08-15连建峰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东方人康拉德后殖民

连建峰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福建 晋江 362200)

一、导论

康拉德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黑暗之心》,《吉姆老爷》已经为大多评论家所关注,然而对于康拉德其他的小说,则是很少人问津,其原因不得而知。《胜利》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其艺术成就也不比康拉德的任何一部小说低,然而研究该小说之人寥寥无几。因此,作者就从后殖民角度对该小说做些初步性的分析。

该部小说目前国内并没有引起关注,只有祝远德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通过对康拉德的作品进行共性研究过程中,他提到了中国人“王”的建构,并且对中国人“王”(Chinaman Wang)形象的建构做了比较粗略的分析,中国人“王”是康拉德小说——《胜利》中的人物,其他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这部小说,更别谈对小说里的中国人“王”形象构建以及西方人形象构建的探析了。因此,该论文就是通过后殖民的角度来透析构对中国人“王”的形象建构和故事的主角——白人海斯特(Heyst)的形象构建进行对比,以及对中国人“王”的话语权分析,以此来揭示出康拉德的强烈的欧洲中心和白人至上的后殖民意识。

二、康拉德对东西方人形象的不同建构

在小说《胜利》中,康拉德虽然安排了海斯特,莲娜成为文中的主人公,但是小说里配角——中国人“王”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康拉德对他时不时的描述和海斯特对他偶尔的评论都在文本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康拉德对西方人的代表——海斯特和东方人的代表——中国人“王”形象建构的差异对比,来发现康拉德的后殖民意识。

1.西方人的代表—海斯特的形象建构

康拉德安排了海斯特,作为主人公,也就是西方人的代表。康拉德把海斯特描写成一个“有思想”,“文明”,“有理性”的西方人,在小说刚开始,康拉德就描述了海斯特是个爱思考的“哲学家”,虽然煤炭公司倒闭了,但是他仍然住在孤岛上,享受属于他的宁静和安逸,身边只有一个中国人“王”陪着他。后来一次岛外之旅,他|“英雄救美”救下了一个女孩子莲娜(Lena),并且追随他回到这个岛上,并且他富有“爱心”,收留了出了“故障”的船上的几个乘客。在文章中,康拉德刻意地把海斯特刻画成“文明”,有“思想”,有”理性“的西方式的“英雄”。

2.东方人的代表——中国人“王”的形象建构

康拉德在小说中也安排了东方人的在场,那就是中国人“王”。在康拉德的笔下,首先中国人“王”居然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姓!连个名字都没有,也就暗示了在康拉德的眼中,中国人连个合法,合理的身份都没有。其次,在“王”的前面康拉德则是用了Chinaman这个词,大家都知道这个英文单词具有强烈的侮华性质,显示了中国人地位低下,饱受歧视,压迫和排挤,这个词与Negroes一样,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并且,康拉德把中国人“王”建构成了一个神秘不可测的幽灵(ghost):来无影去无踪,只有身形的特征以及长长的辫子,毫无脸部特征;而且中国人“王”贪小便宜,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偷了海斯特的手枪,并且死不承认:在海斯特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居然临阵脱逃,更让人气愤的是,他居然拒绝帮助莲娜,故意砍断大树阻挡通往他们村子的路(中国人“王”娶了当地的土著女人)。

在文本中,中国人“王”的形象建构与海斯特的形象建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康拉德把海斯特建构成一个有思想,文明,有理性的西方人,而把中国人“王”建构成一个神秘,贪小便宜,忘恩负义,临阵脱逃的“小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康拉德对中国人“王”的话语权的剥夺

康拉德不仅把中国人“王”建构成一个神秘不可测,贪小便宜,忘恩负义的“小人”,而且康拉德还在文中剥夺了他的话语权。在文中,中国人“王”几乎没有开后说话,即使有,也是零碎的话语。话语权就是主动权的具体体现,没有话语权也就失去了主动权。当海斯特在莲娜面前对中国人“王”进行建构时,中国人“王”毫无辩解的机会和条件。海斯特说中国人“王”神经兮兮的,像幽灵一样飘来飘去的,手脚不干净偷了手枪,临阵脱逃,忘恩负义等等,这里所有的一切“事实”都是通过海斯特的语言描述进行建构的,而对于这些所谓的“事实“,中国人“王”毫无机会辩解,澄清这些“流言”,只好被动地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建构,这样就造成了中国人“王”在文章里形体在场,语言缺席的尴尬境地。即使他说了些破碎的话语,那也是进一步建构了中国人“王”落后的形象:思维不清晰,受教育程度不高,并且愚昧落后的他者形象。

通过对海斯特和中国人“王”的形象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康拉德对西方人和东方人的代表的总体建构:西方人有思想,有理性,文明的社会人形象,而东方人则是神秘,手脚不干净,临阵脱逃,忘恩负义等愚昧落后的形象。通过对比,康拉德的后殖民主义的意识暴露无遗,折射出了他强烈的”欧洲中心“的思想和“白人至上”的观念。

那么为什么康拉德在建构东西方人的形象中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接下来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试探性的分析。

三、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形成原因初探

康拉德对东西方人形象的不同建构究其根本原因是当时历史背景和对东方世界的无知等方面造成的。

1.康拉德在建构东西方人形象的特殊的历史背景

该小说于1914年完成,在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突飞猛进,而中国却在帝国列强的凌辱下苦苦挣扎:洋务运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到了20世纪初,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以此同时,中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无法与西方列强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中国在科学的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前的天朝上国一下子失去了神秘的色彩。到了20世纪初,也有不少的中国人开始到国外寻找机会,但是基本上是从事比较低等,地位低下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高,素质比较低下。因此,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了。康拉德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对东方人进行想象性的建构,吸引读者的眼球,以期获得西方读者的青睐,同时又能给读者带来惊奇,使得西方人相信能够“轻易地“把握东方人愚昧落后的这个“他者”的形象。这也是康拉德对东方人的想象性建构的根本原因。

2.康拉德的“欧洲中心”的意识

欧洲中心,也称欧洲中心主义,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在19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孔德(Auguste Comte),埃莫森(Ralph Waldo Emerson)都是倡导欧洲中心的代表。欧洲中心具有强烈的排非欧的意识,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意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在经济,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使得西方国家完全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到了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人类的自信心极度膨胀,宗教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挤压,人不再甘心臣服于上帝,而是想取代上帝成为人类的主宰。工业革命的进行,殖民地的扩张,然而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对它们进行赤裸裸的剥削和掠夺。只好改变方式,通过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输出,从而达到对东方人意识形态的控制,使东方国家继续“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国家的“领导”。这点康拉德也是无法否认的。

康拉德在《胜利》创作过程中也无不渗透着强烈的欧洲中心的思想。在文本中,康拉德刻画了海斯特“英雄”的行为:拯救莲娜,收留了中国人“王”,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是西方人文明的象征,而对非欧人士的刻画则选择了“降格”处理,我们以中国人“王”为例,在文本中,“王”就像鬼魂一样飘来飘去,“小偷小摸”,“忘恩负义”,“临阵脱逃”等等,鲜明地刻画出了东方人的“劣根性”。

我们可以看出,康拉德对东西方人形象的建构也是受到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和制约。

四、结论

通过对海斯特和中国人“王”的形象构建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康拉德强烈的后殖民意识:构建了文明,理性,英雄的西方人的形象,而构建了愚昧落后,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东方人“王”的形象。而且康拉德直接剥夺了中国人“王”的话语权,造成了“王”形体在场,语言缺席的境况。康拉德的在文学创作中的流露出来的后殖民意识可以说是当时历史背景的产物,很自然他也无法逃脱当时的主流意识。至于《胜利》一文中,康拉德反殖民意识的问题的讨论,笔者认为还是可以进行新的探讨。

[1] 康拉德. 胜利[M]. 李成仔,译.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6.

[2] 赛义德. 文化与帝国主义[M]. 李琨,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3.

[3] 孙晶瑶.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批评[J]. 文教资料,2007,(11).

[4] 王岳川.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 朱丽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祝远德. 他者的呼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东方人康拉德后殖民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康拉德小说中“我们的一员”的文化含义辨析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他们是欧洲的“东方人”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这个冬天有点冷
东方人的“隐居”之所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