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新生融入高校生活的途径分析:以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为例

2013-08-15李小铃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

李小铃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中的一个新兴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他们是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承载了民族地区未来的希望和发展,在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将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得以进入高校深造学习。除民族类院校外的许多农林类大学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省外民族学生招生工作。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于新疆、云南、贵州地区,涵盖多个不同民族。然而,从西部地区进入沿海城市高校生活学习,容易因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如气候、文化认同、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学业以及宗教信仰等不适应产生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难适应高校生活。综上,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生活的途径,已成为这些高校首要考虑问题之一。

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1.诚实守信、开朗直率。由于他们个性直率,直言不讳,喜欢直接的交流方式。而过于直接的言语容易给周围人有压迫感,甚至造成误会。

2.独立性强,敢说敢干,责任感强。他们中大部分来自落后偏远地区,家庭的贫寒使得他们较早就拥有了独立生活能力,但因环境闭塞,信息接收有限,不能客观分析问题。

3.多才多艺,踊跃积极,敢于表现自己。大部分民族地区都保留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活动。体现在民族学生能歌善舞,勇于表现自己。然而由于他们的教育基础较差,与汉族同学之间会产生各种差距,产生畏难情绪造成心理压力,容易削弱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与积极性[2]。

4.民族自尊意识强烈。由于是综合类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较少。他们容易因为一些语言、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而与汉族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与此同时也容易产生自我保护观念,易形成跨班、跨专业的老乡群体。这一方面不利于正常学习交流,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即喜欢与本民族同学一起活动,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理解和尊重。

二、少数民族学生的常见问题

1.由语言引起的学习问题。语言障碍问题突出。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入学前游接受过汉语培训,但基础较为薄弱。民族地域语言的制约,影响了其对汉语授课的理解程度,表现为对专业科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有困难,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考试成绩,从而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来自新疆、贵州、云南等地的学生反映英语课程晦涩。

2.文化背景的差异引起的生活问题。各民族的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的熏陶和影响,意识中都带有本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的烙印,体现在衣着、饮食和人际交流等三方面[3]。信仰决定少数民族的饮食。譬如新疆维吾尔族的学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只食用清真食品。而高校的清真餐厅无法达到他们的饮食需求和标准,导致学生就餐困难。同时,语言、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差异也会影响他们正常的交际。缺少正常的沟通交流,以致情感不能得以正常地表达和宣泄,导致同学间误会疏远,易产生孤独、无助、压抑等不良心理情绪。

3.由家庭经济困难所引发的自卑心理。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如贵州、云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都很困难,难以负担其大学学业生活费用,由此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自卑,逐渐封闭自我。一些学生在饮食上提倡节俭,以至营养不良;有的因经济拮据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或同学聚会而是利用空余时间参加兼职,确保维持生活开支,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营造和谐温暖的校园氛围。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原则

为使他们更快融入高校群体,我们必须坚持两个原则[4-5]。

1.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与汉族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与汉族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工作,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此外应该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并赋予他们和其他同学相同的权利和义务,鼓励他们自觉融入高校群体中教育管理工作中,秉承客观、平等、公平,为他们融入到高校学生群体创造必要的条件。

2.适当照顾的原则。在坚持平等、公平原则的同时还应当坚持适当照顾的原则,既要公平对待,又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酌情照顾。从民族特性出发,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上应区别对待,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的若干建议

1.在坚持“和而不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广大少数民族新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进交流[6]。在各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今天,基本价值取向表现为“和而不同”。即理性地看待“不同”,在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坚持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共进。

2.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于构建归属于一个国家的“身份感”,让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有归属感。

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生俱来的族群认同为其社会意识的必然,但并不能说意味着其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就存在本质冲突。恰恰相反的是“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非是对立的、排斥的,而是两者兼容的”艾丽斯·杨说。族群认同主要是说文化认同,属于文化范畴,而国家认同属于政治范畴,两者总体一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主要体现在族群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所以高校应实施“和而不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国家认同,从而追求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宏旨[7]。

从高校层面上说,高校可凭借国家所具有感召力的意识形态、制度化的教育、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公平的法律制度树立不同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对具体教育实践而言,各高校应通过现代公民教育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从而再上升至国家认同。

3.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高校应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并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和帮助,从而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予以额外辅导。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汉语的理解和表达,针对此问题,高校可以为他们开设专门的汉语辅导课程,加强汉语学习;或者鼓动汉语较好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一对一的学习扶助,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加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增加与同学交流和互动。

(2)关注民族学生的饮食和住宿,这是学生能够安心读书的最基本的保障。一些地方高校,因为将食堂承包给私人,造成食堂卫生和价格没有保障。少数民族,特别是穆斯林,仅在清真餐厅就餐,他们对饮食有着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而被承包的清真餐厅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学校最好应专设清真餐厅,由校方来运作,有专门的供货渠道和饮食的管理制度,为少数民族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后勤饮食的保障,也容易使少数民族同学快速适应新环境。

(3)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语言沟通不畅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较汉族同学更难获取到校外兼职赚钱的条件。对于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校方可通过各方渠道进行帮扶。例如,高校可以建立各种绿色通道,如:学工部资助部门可以拨出专款,定期为他们发放困难补助;指导其了解并鼓励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为他们提供校园勤工助学岗位,确保他们每月能得到一些收入,缓解经济困难。要引起注意的是,不仅要在经济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更需要注重他们心理疏通。让他们意识到贫穷并不可怕,理性看待与应对生活中困难和挫折,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尊重民族习俗,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为做好民族学生工作打好基础。具体来说有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的价值观等等。了解得越详细,越有利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越有利于增进理解、减少误会、提高沟通效率,越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与辅导。同时高校应针对汉族学生普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从而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民族文化节”的活动,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能向汉族同胞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个人才艺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关心他们,增进不同民族彼此间的相互尊重与欣赏。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他们扩大交往圈子,改善人际交往环境,增强自信心[8-9]。

(5)加强政治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政治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最关键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教育,帮助其把准人生的方向。高校必须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政策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学生都能了解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树立各民族学生平等团结的思想, 增强各族学生的凝聚力。

(6)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服务。高校的心理中心要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选修心理健康课程,使其不断地积累心理健康知识,并积极主动的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及时有效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积极引导避免冲动行为的发生。了解自我观念中不合理成分,教会他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发泄不良情绪。只有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准确把握和分析,找出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关键性因素,采用最合适的方式帮助缓解或排除烦恼,才能及早顺利地解决心理问题,使人格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4.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设环境。

(1)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系统平台,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信息系统平台,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服务质量,实现精益化、个性化管理,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培养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促进他们更快地融入高校学生群体。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少数民族的思想动态和全面的要求,以及了解当前的“热点”和“弱点”。从而使高校管理者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3)一对一服务、集体教育等已成为鼓励、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新生的有效方式,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及进取心。高年级的少数民族同学在生活方面有经验,可以让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树立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秀代表和榜样,通过交流和分享生活、学习中的经验,更有效地为新生少数民族同学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好对象。在实际生活中,这也是一种较好的了解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更好更快的融入集体生活途径,具有实际意义。

[1]宋歌. 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1,(3).

[2]张大卫.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

[3]戚甫娟. 浅谈加强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0).

[4]韩丽霞.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3).

[5]叶春桥.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2006,(2).

[6]汤莉兰. 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文化冲突与调适教育[J].文化论坛,2010,(4).

[7]刘晓东,曹玉霞. 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8]罗勇.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9]刘伟.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多元民族
大学生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