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3-08-15张平华黄巧玲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患肢膝关节切口

张平华,黄巧玲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一科, 南昌 330006)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最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1]。 各种原因造成膝关节损伤均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并且受损关节常会合并肿胀、疼痛、畸形,严重影响膝部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是造成损伤的常见原因。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0 年10 月至2013 年4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35 例,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 例,男16 例,女19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72 岁。 其中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类风湿关节炎11 例,创伤性骨性关节炎8 例。并发疾患:高血压12 例,糖尿病7 例,慢性支气管炎5 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作膝前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清理关节内的滑膜及骨赘后,根据关节破坏及畸形情况的不同,行截骨及软组织平衡处理,超声冲洗器冲洗截骨面,安装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装入聚乙烯垫片,检查假体稳定性,逐层缝合切口。

1.3 预后

35 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3 周痊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1 例,其中血容量不足4 例,血氧饱和度下降2 例, 压疮3 例,切口感染2 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之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经常出现疑虑、不安,对治疗信心不足。 患者入院后应热情接待并给予安慰,加强沟通,通过图片资料让患者了解成功病例,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及手术对患者的重要意义,并允许家属陪护,使得患者能得到来自亲人的安慰、支持与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手术和功能锻炼。

2.1.2 饮食指导

因疾病本身和抗风湿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应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每日>1 500 mL),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蛋、牛奶、骨头汤等,增加钙的摄入。 每天日光浴30~60 min,减轻骨质疏松。 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2.1.3 功能锻炼指导

1)通过顶煤结构钻孔探测、覆岩导水裂隙带观测、工作面地表钻孔深基点岩移及综放支架工作阻力实测,得到酸刺沟煤矿6上105-2工作面顶板结构特点及运动规律,冒采比0.87,直接顶悬顶距为11~13 m,顶煤超前冒落是矿压显现强烈、压架事故频发的主要地质原因。

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讲解并示范功能锻炼的方法,膝关节的屈伸,股四头肌的收缩,踝泵运动以及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2.1.4 术前准备

术前应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沉、C 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心肺功能、鉴定血型和HIV 等。 皮肤准备:手术前1 d 修剪指甲,洗澡,更换衣服。 忌烟酒。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因手术创伤大,术后24 h 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的变化[2]。每30 min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氧饱和度1 次,6 h后病情平稳改为每1 h 测量1 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吸氧2~3 L·min-1。 由于术后可能并发感染导致高热,应每4 h 测量体温1 次并详细记录,如有高热及时采用物理降温。 本组4 例患者术后1 h内出现引流量剧增>200 mL,造成血容量不足,引起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经及时夹管,加快补液速度后生命体征平稳。

2.2.2 术后体位

术后去枕平卧6 h,之后可翻身侧卧位,后背垫软枕,骶尾部悬空透气,定时按摩。 患肢膝后垫软枕予抬高于心脏。

2.2.3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2.2.4 患肢末梢血运的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的皮肤温度、血运、感觉、足背动脉搏动和足背伸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2.5 并发症护理

1)疼痛的护理:根据疼痛表评估患肢疼痛的等级,给予自控镇痛泵,但年龄较大的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应严密观察,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使用。 疼痛较剧的患者,常予氟比洛酚酯5 mL 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输入,q12h,功能锻炼前30 min 予曲马多10 mg 口服。 本组患者均出现疼痛,给予心理护理及药物干预后均缓解。

2)深静脉血栓:为常见并发症,如无预防措施发生率为40%~88%[1]。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肢有无肿胀、末梢血运、温度及有无异常感觉。 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应警惕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常规使用弹力袜及术后6 h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 000 U,qd。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定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预防突发性出血。 穿弹力袜期间严密观察皮肤情况,每晚脱下2 h,观察患肢有无皮肤压疮,本组2 例患者出现足背Ⅰ度皮肤压疮,1 例出现大腿根部Ⅱ度皮肤压疮,予换药处理后痊愈。本组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3)感染的护理: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具有灾难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因此,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限制探视,各种治疗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继发感染。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和引流管的通畅,一旦污染及时更换。 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 指导患者早期行肌肉收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和伤口的愈合。 本组2 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未累及关节囊内,经正规使用抗生素及切口清创换药处理后均愈合。

2.2.6 功能锻炼

1)术后当日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用力收缩10 s,放松10 s,10 次·组-1,3~4 组·d-1;同时做踝关节背伸、趾屈运动,尽可能的背伸10 s,趾屈10 s,10 次·组-1,3~4 组·d-1。

2)术后2~5 d 可在肌肉收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肢抬高时尽量保持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以不疲劳为宜;加强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由被动过渡到主动屈伸锻炼;如膝关节屈曲,可在术后2 d 踝关节下面垫一软枕,将膝关节悬空,使其下沉,如效果不理想可在膝关节上压3 kg 左右的盐袋,如疼痛较剧,可在锻炼前使用止痛药物。

3)术后6~14 d,在继续加强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的同时,鼓励患者及早下地,开始使用助行器或在床尾站立,患肢不负重,以后逐渐向患肢过渡,使用助行器行走时健肢在前,患肢跟上,再移动助行器。

4)出院后继续加强患肢的膝关节活动度和负重能力锻炼。

2.2.7 出院指导

出院后1、2、3、6 个月来院复查,如出现患肢疼痛,切口红、肿、热、痛立即就诊。 及时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以防止膝关节远期感染。 避免剧烈活动,4~6 周内不做主动下蹲动作,行走时不可急停或骤然旋转,最大限度延长膝关节的使用寿命。 指导患者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自身抵抗力,适当控制体质量,以减少关节的负重。

[1]任蔚虹,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523.

[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85.

猜你喜欢

患肢膝关节切口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