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亭县丝姑庙的故事

2013-08-15赵均中

四川蚕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嫘祖老年人文化

赵均中

(盐亭县政协文史委,四川 盐亭 621600)

在盐亭县黄甸镇永宁村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上,有一座历久弥新的丝姑庙遐迩闻名。2013年农历2月初八即先蚕节,笔者和盐亭县嫘祖民乐团的老师们兴高采烈参加这里一年一度的先蚕节祭祀嫘祖大典。

走进丝姑庙,有一道仿古建筑先蚕牌坊映入眼帘。两边雕刻“创蚕业功于百姓,始衣衫福载万民”的对联,还精工细刻花鸟鱼虫。先蚕牌坊前行500m是一个约667m2大的梨子园,只见梨花盛开,一片雪白。该功梓山海拔200m左右,山不高而灵秀。当天,四周群众穿红着绿像过年一样早早来到丝姑庙,他们亲近嫘祖,要给嫘祖举办一场生日庆祝会,丝姑庙早被打扮一新,只只气球,阵阵锣鼓,张张笑脸,长长的蚕龙,飞舞的雄狮,一派歌舞升平欢乐祥和的场面把我们大家陶醉了。醇香的民俗文化气息把我们感染了。赵德尧老师即兴吟诗;“歌舞升平景色鲜,弟兄姐妹颂蚕仙;自编自演丰收乐,丝姑古庙展新篇”。丝姑庙门上“丝姑庙”三块大字闪闪发光,笔笔生玉,字字含情,如凤舞龙飞。进庙门就看见了先蚕嫘祖的金身塑像。嫘祖像两边有一位侍女站立。旁边悬挂有太平钟、盛世鼓,祭祀和参拜嫘祖的游人都可以默默敲钟击鼓祈求幸福平安。两边的对联是“功高日月德配黄帝,气壮山河御驾青龙”。四周的墙上还有10多块大理石碑。“功梓山丝姑庙记”、“先蚕曲”、“嫘祖圣地”、“嫘祖山怀古”、“嫘祖研究功德碑”、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何志尧赠碑等。丝姑庙里有功梓山老协会的办公室,里面挂有马恩和毛主席的像,接待室一尘不染,图书阅览室陈列有2万多册各级赠书,嫘祖文化茶园里悬挂着他们多年荣获的各种奖牌。后面是一座“三教圣殿”。这里的人们把嫘祖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水乳交融。形成儒释道和谐三教,天地人自然一家。和谐文化聚人气,行善积德仰大风。这里人民始终遵循“三教统宗拜嫘轩,祈蚕祭祖暖心间;人文女祖金身塑,黄甸永宁万众欢”的主题思想。今天,欣逢改革开放的盛世,老百姓喜乐开怀,丝姑古庙重辉,祈蚕祭祖民俗重辉。他们心里真有说不尽的欢乐。因而,他们公开在丝姑庙里办起了老年康乐学校,学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山正中心是一座先蚕楼,楼正中悬挂有嫘祖、轩辕的巨幅挂像。下面的彩钢大棚可以容纳1000人同时开展活动。丝姑庙四周的土地是该村出让给他们协会的土地,他们种了80多种花,还栽了核桃、李子、桃子、桑树等。丰丰满满,如同小小的百花园,一花一草,风情万种,她们只为嫘祖开放,为嫘祖而芳香。丝姑庙里歌飞扬,祭祀先蚕表衷肠。最热闹的是这里的先蚕节、酬蚕节了。民俗祭祀嫘祖,首先是龙狮拜嫘祖,蚕姑娘献鲜花。主祭开始,红烛高烧,先蚕曲悠扬。在司仪人的引领下主祭人将12份礼品依次敬献先蚕嫘祖,三献大礼,三次鞠躬,高颂祭文,进行民间文艺表演。人文女祖在享受人间的礼品,炎黄子孙在思接嫘祖,沐浴圣恩,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自觉接受了敬老尊贤的传统文化熏陶。民间文艺表演乡土味十足,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老百姓看得如痴如醉。

黄甸镇丝姑庙红红火火,走向全国,该镇老年协会会长刘丽华和她的老年朋友们的功不可没。走进刘丽华会长那么宽广仁慈的心灵世界,我对她无限崇拜,高山仰止。刘丽华会长告诉我她和她的伙伴们打造丝姑庙的光辉历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我家有房子住,有吃有穿,有儿有女,有的在外工作。我小时候就失去父亲,长期与母亲相依为命,解放前与她采桑养蚕在丝姑庙敬嫘祖,我一生最爱干的农活是养蚕,生产队时我当过养蚕能手。1993年,我爱人在深圳铁路单位退休回家时,看到大批老年人热火朝天复修明正德9年复修的丝姑庙,我俩激动不已,暗想这下可以实现我多年的夙愿了,便积极投粮、捐钱,白天晚上义务劳动,累得满头大汗不觉苦和累,一砖一瓦把几十间房子先后盖起来。我们感到应该把敬嫘祖与敬老相结合,嫘祖是远古的老人,敬拜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就是真实可靠的敬老之一,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于是把村老协会牌子挂起,大家选我任村老协会会长,嫘祖文化宣传站站长。现在,农村年轻人打工的走多了,丢下老年人很孤单,我小时候吃过苦,受过无依无靠的冷落,我想,村里老年人,要有个可取乐、可高兴的地方,有玩耍的有吃有喝那才好。丝姑庙山青水秀,我们就开办了嫘祖文化茶园、棋园、图书阅览室。盐亭县是中华之母嫘祖的诞生地,正在全力打造华夏母亲之都。人人都敬奉祖先,敬嫘祖是敬远古的母亲,是发扬孝道,对嫘祖文化老年人认识明确,劲头很高,早晚都自觉给嫘祖上香,每月初八做会。有的老年人喜爱唱嫘祖民歌,有的编出《采桑舞》、《夫妻卖茧》等文艺节目。我们有50-60岁30多人组成的嫘祖文化宣传队,先蚕节、酬蚕节祭祖庆典有腰鼓、龙狮、歌舞,赶旱船、扭秧歌、锣鼓喧天,给山村带来许多欢乐。”我的爱人刘云林支持我们办康乐学校,在县上老龄委学习健身操,几位脚上出现血泡大家不言苦,在射洪学习打腰鼓、秧歌,老年人喜欢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演什么。我们还把党的富民政策编成歌舞等宣传。人民群众有无比的力量,只要正确引导,没有群众办不成的事。现在,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年轻人无事干就去打牌搞赌,我们用嫘祖文化开路,以精神娱乐为主,就是要把他们吸引到敬老尊贤的路上来,我们为老年人做好事给她的生日举行庆祝会,生病看望,有思想纠结的谈心化解,做成生日的光碟寄给他们在外打工的儿媳看,看了都受感动,回来就纷纷给嫘祖捐资,效果好。重视老年文化建设,我们舍得投入,做蚕龙,买大鼓,跳舞穿红鞋,穿的服装平均1人都要几百元。一年要在先蚕楼上演出10多场,老百姓非常满意。修建先蚕楼,我们白手起家,总投资要20余万元,挺吓人的,一个人怎么承担得了。群众力量大。消息一传开10d就集资10万元。最感人的就是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何志尧的丈母娘,她已经94岁了,一听说要为嫘祖修先蚕楼,拄着拐杖,走五里路把儿孙孝敬的零花钱1000元第一个送来,她带头奉献,90岁的寇开琼,89岁的胥玉林,87岁的杨宗群,85岁的勾启书,他们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热情,积极拿出自己的积蓄。有的老年人带头上先蚕楼扭秧歌,搞文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些老年人的生日我们不但要为他们举行生日庆祝会,还把他们的人生故事编成山歌唱,大家唱歌跳舞,快快乐乐,好似年轻了20岁,都说他们的儿子媳妇也没有对他们这么好。对于奉献特别大的老年朋友,我要让她们的奉献精神传之后代,我们就为她们做寿匾,献寿桃,拍张生日纪念照贴上墙。协会就是他们的家,许多老年人除了晚上回家睡觉,一般白天的幸福时光都在丝姑庙里欢度。因而,我俩家里的锅生锈了,长期没有回家去煮饭吃,都在丝姑庙里服务这群可敬的老年人,这是我俩的乐趣”。

过年过节,丝姑庙热热闹闹,像新农村办喜事一样几十桌盛筵,高音喇叭把嫘祖民歌放起来,可以看录相,热闹得很。我们的丝姑庙是不挂牌的嫘祖故里敬老院,名副其实的嫘祖文化快乐家园。我们这批老年人,热爱丝姑庙,热爱先蚕嫘祖,永远在她的身旁守候欢度幸福晚年。我们村老协会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省、市、县领导都来参观学习指导。功梓山丝姑庙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嫘祖文化宣传站,我光荣出席了北京的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随后,绵阳电视台来丝姑庙作了30min的专题,绵阳日报刊登了长篇通讯,绵阳市政协领导前来丝姑庙视察,评价很高,认为这里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典范。四川省嫘祖蜀锦研究中心主任王君平参观后认为这里是宣传嫘祖弘扬孝道的教场。

今天,永宁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干群和谐,真是“丝姑古庙焕新彩,黄甸永宁起宏图”。

猜你喜欢

嫘祖老年人文化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年味里的“虎文化”
嫘祖养蚕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谁远谁近?
嫘祖养蚕的故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