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野下英美文学课堂人文素质培养
2013-08-15刘颖
刘 颖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也与以前相比具有了更加浓厚的实用和功利主义的色彩。这样的思想也给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文学教学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英美文学这种英语专业传统的主干课程还不如旅游英语、商贸英语这样的实用型课程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人文素质及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的提高的效果不是那么立竿见影,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中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科学的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美文学教材上的内容和文学教师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高校的英美文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股“英语热”,将英语当做一种实用的工具和技能,将获取各种英语考试的证书当做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同时由于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一些高校为了迎合社会和学生的就业要求开设了一些实用类型的课程,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经济、管理、旅游、商务等类型的课程,而且大量地压缩了英美文学类的课程。英美文学教学被边缘化,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极具下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虞建华教授说:“文学是一门‘致知’的学科。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艺术反馈经验,提供认识社会和人本身的观察窗口,它的影响力不是直接的,而是深远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的;不是可以明显感知的,而是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因此我们应该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和高尚的思想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英美文学的教学。
(一)英美文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文学课堂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介绍作者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分析作品主旨和社会意义、引入文学理论评论文学作品这四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文学课堂成了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记忆的信息量大,往往对课堂内容失去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由于有些文学作品所处的年代和中西文化的差异,英美文学的任课教师往往利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解释词句,将文学的课堂变成了精读课堂。而且很多的文学课堂中,文学理论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学生没有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欣赏文学作品之美,没有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就更不用说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了。
(二)课时量不足,对作品的分析流于表面
新的课程大纲中适当地增加了英美文学的课程比例。但是由于总学时的压缩,文学课程的课时还是相对有限的。在新大纲中英语专业的总课程数为2,000—2,200学时,而文学课程的学时大概为150学时左右。由于文学课涉及的内容方面多、角度多,以及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疲于应付,对作品的评价多为罗列评论家的观点,对作品的分析多为节选的片段,学生往往对经典作品的了解都仅限于对这些经典片段的理解,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很难深入。这样的课堂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和人文素质的目标。
(三)实用主义的影响,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少
独立思考的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目标,需要经过教师和学生长时间的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学生在缺乏足够有效的引导下,分配给文学作品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很难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王守仁教授认为:英美文学课应使“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二、信息化视野下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建立在经典行为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认为知识是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是通过建立刺激——反应并不断重复,巩固来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的认识抹杀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新的时代下信息爆炸的特点,广大的教育家和学者从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入手,试图改变文学教学的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主动地构建新的经验体系,通过体验和思考形成对事物新的认识,从而发展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完成学习的过程。在新的时代形势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英美文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应该有所改变,以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信息量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根据情况分成3-6人不等的小组,将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布置给学生课下阅读并就授课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互联网查询,和观看影视作品等扩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随着网络文化和更多的英美经典著作被搬上大屏幕,观看改编的电影作品可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节省一定的阅读时间缩短学生和作品的时代距离。但是也有学者表示在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促进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学生不能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电影的信息一定要结合阅读原著去体会作品的精髓。有学者撰文言“英美文学原著改变的影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最大程度上‘忠实’于文学原著,没有明显改变痕迹的‘移植型’;再就是融合了影视编导对文学原著的个性化理解的‘再解释型’;还有一种就是完全背离文学原著而别出心裁的‘再构思型’。”就文学作品的影视再创作来讲这三种类型的作品各有千秋,但就英美文学的原著鉴赏来讲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最贴近原著没有改变的“移植型”电影,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原著的精髓。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不同的读者在不同时代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文学教师可以建立博客,网络论坛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搜集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材料与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原作的内涵,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文修养。
(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高校的课堂教学应该实现由教师作为主体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转变。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权威,“一言堂”的堂主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小组内讨论,组间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作品使用的文学手法、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所代表的意义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用研究型教学代替知识记忆性的教学,达到增强学生参与度,培养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的目的。
(三)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中国的教育体系一直采用“一考定乾坤”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应试教育也成为很多学生对学习和考试的认识。高校的文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考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注重考试的结果,真正将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可以在文学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将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及撰写阶段性论文的能力和期末的考试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并重。
三、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而英美文学课无疑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出色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无疑对国家发展和对外交流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胡文仲.英语教学中国为什么要涉及文化[J].外国语,1986,(4):8-10.
[3]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2,(5):41.
[4] 王松林.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32.
[5] 王玉.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入与人文精神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38.
[6] 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200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