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人际意义分析——以《华盛顿邮报》有关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的英文报道为例
2013-08-15吕文丽李晓红
吕文丽,李晓红
(1.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外语系,山西吕梁032200;2.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普京在众多竞争者中当选俄罗斯总统,并发表就职演说。各方媒体和各国政要对此持有不同态度,他们或支持,进行积极的报道,或反对,进行消极的报道,但无论进行哪种报道,都体现一定的人际意义。报纸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的途径,清晰直观,能使读者轻松找到重点信息,并从字里行间体会报纸在报道新闻过程中体现的多重人际意义,有助于读者深层次了解新闻报道的多重功能。
一、理论依据
(一)新闻报道的概念及分类
新闻报道是以当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为报道内容,通过记者扎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将趣味性和时效性极强的新闻事实真实鲜活地表述出来。这种报道虽然能够深度报道客观事实,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新闻报道过程中体现的人际意义可能会在符合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新闻报道可以根据内容、特点、性质、题材、手段、地域和范围等方式进行多种分类。按照新闻发生的地域,可以分为国际新闻报道和国内新闻报道;按照新闻发生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科教新闻报道、军事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文艺新闻报道等;按照新闻的个性特点,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报道与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单一性新闻报道与复杂性新闻报道,动态性新闻报道与静态性新闻报道,本体新闻报道与反应新闻报道等;按照新闻题材,可以分为典型新闻报道、综合新闻报道、述评性新闻报道、批评性新闻报道等;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报道可以分为口头新闻报道、文字新闻报道、广播新闻报道和电视新闻报道等。
新闻报道必须迅速而又准确。一般而言,新闻报道由三部分构成:标题(headline)、导语(lead)和正文(body)。标题被视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猎奇和招徕作用;导语被视为新闻的“灵魂”,起着导读和概括通篇的作用;正文被视为新闻的“躯干”,起着具体描写的作用。英语的新闻报道虽有自身独特的语篇结构和文体风格,但它和汉语新闻报道一样,报道过程中必然体现多重人际意义。
(二)系统功能语法论
作为社会活动的产物和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体现出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些千变万化的功能被韩礼德归纳为三个抽象的、更具概括性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人际功能是用来表达话语发出者的身份、地位、观点、态度、动机以及对事物的推理、判断和评价的功能,是交际角色之间关系互动的功能,是话语发出者作为“干预者”的“意义潜势”,完全是一种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人际功能,话语发出者一方面使自己参与到某种语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推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际互动,试图影响他人的观点、态度,甚至期望影响他人的行为。
韩礼德认为,人际功能的实现途径主要有:语气(mood)、情态(modality)和语调(key)。因此,人际意义的实现通常弥漫于整个小句、段落,甚至语篇中,通过语法、词汇、语音、语调等多种资源累积来实现。
按照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本文主要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系统、词汇资源和语法时态五个方面来探讨普京总统就职的英语报道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同时期望借助对该新闻报道所揭示的人际意义,帮助人们选择运用合适的语言手段,实现与新闻受众之间的高效互动,既能将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出来,又能拉近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还能避免自己被牵连进相关的事件之中。
二、新闻报道的人际意义分析
俄罗斯作为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它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的影响都无比巨大,因此有关总统就职的新闻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普京总统作为强硬派的代表,如果报道不当势必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报道能够体现积极的人际意义,势必会加强两国的关系。
(一)语气系统
韩礼德认为,人们日常交往中会不断进行角色交换,而这种角色交换体现在言语方面即是:给予和需求。语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给予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这种言语方式共有四种主要的言语功能: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这四种言语功能体现在语气上即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命令语气(胡壮麟等,1989)。
《华盛顿邮报》有关普京总统就职的报道全部使用陈述语气,讲述普京在争议中就任俄罗斯总统。一方面普京向全俄民众作出多项承诺,涉及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这些全是普京总统的承诺,运用陈述语气只是在重述或转述总统的话,给人可信的印象。此新闻报道将信息通过陈述语气全面正确地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对普京新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客观报道了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寻常的现象,即:反普抗议。这种陈述语气留给新闻接受者的印象是:反普抗议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不置可否,没有说明这种抗议正确与否。这样就将报道者置身于这一社会事件之外,保持了中立,避免卷入个人情感。如果新闻报道中使用了其他的表达语气,如:疑问语气,就会使报道接受者充满猜测和怀疑或者疑问,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二)情态系统
韩礼德认为,情态体现的是说话者对命题所持的态度和观点,包括情态和意态。情态与概率和频率有关,通过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词(语)、表示频率或概率的情态副词和情态形容词(如:probably,possible)及其名词形式(如:probability,possibility)、单独的投射小句等方式得以实现。胡壮麟认为,情态副词、谓语的延伸部分和小句也可以表达情态和意态。小句是情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流信息时,小句语言以命题的形式出现;在交流物品和服务时,小句语言则以提议形式出现。
在报道普京总统就职的新闻时,完全没有使用表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情态动词,must,must not,can not。这样就避免了对是非曲折进行评判,以免新闻报道带入个人观点,影响受众的判断。
That tension—between currying favor with the population and cracking down on it—may come to define his next six years in office.
这是该新闻报道中唯一使用情态动词的言语。此处第一句运用了may,表示这种紧张局势可能会影响普京总统未来六年的克里姆林宫执政。但由于may本身有一种不确定意思,这就为普京的执政后的局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即人们会支持普京执政。或许是普京新政会给俄罗斯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或许是国际局势变化,当然也有可能是国内右翼势力的暴力行为。
这则新闻报道中多次出现情态动词will,如:Russia will also seek a predictab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Russia will adhere to the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on nuclear arms,and it will push for guarantees that the U.S.missile shield in Europe will not be directed against Russia.Russia will solve the I-ran problem.
情态动词will是用来表达普京总统就职以后期望为国家和人民所作的事情,或者兑现他的承诺,但是否能将这些期望变成现实还有待政府、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新闻报道者此处是将普京总统的就职演说进行了间接引用,避免将个人情感参加进去,进而影响民众对普京总统的支持或者反对。
(三)时 态
英语时态属于英语语法范畴,表示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或所处的状态。在人际意义中,表示说话人与话语受众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说话人对所陈述或所书写的内容所持有的观点或态度。时态具有强大的人际意义功能,了解和学习英语时态所具有的人际功能,有助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正确使用英语语言。
时态在新闻报道体现人际意义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新闻报道中的时态按如下比例进行了分配:过去时占绝大多数,约为55.3%,其中包括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现在时占18.5%,其中包括现在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将来时占26.2%,其中包括将来完成时。这种时态分配比例有其特定的用意。
尽管新闻报道是报告最新事件,但也必须是事情发生以后才能进行报道,无疑一般过去时应该占有较大比例,这篇新闻报道正好符合这一常识。同时,一般现在时在报道中出现,准确地讲也只是用于陈述一些事实,如:
In a country where the courts are us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by those who can buy access to them as weapons against political foes and business rivals…
But the vast bureaucracy exists in a profound state of inertia that is generally beyond presidential control.
无论是前一句中的“在一些国家中,法庭被政府或某些人作为武器去反对政敌还是用于反对商业竞争对手”,还是在后一句中的“庞大的官僚体制是深藏于政府肢体的惯性,一般而言,这远非总统能够控制”,这都是在陈述一些客观事实,而并非表达某些情感。
一般将来时在该报道中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表示普京总统的未来政策构想,另一方面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如:
Every Russian,Putin ordered,will have access to new housing every 15 years.By 2018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government service will be at least 90 percent,he decreed.By that year,wages will have increased 40 to 50 percent.
本例中从语法角度讲,order之后应该用虚拟语气才能更准确地表达意思。而此处用will代替虚拟语气是为了强调普京总统对人民承诺的决心和勇气,也表明他要坚定不移为这一承诺去努力,其根本目的是获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这样完全引用普京的原话也是避免报道者卷入该事件,避免将报道者变成普京支持者。
(四)词汇资源
在普京就职的新闻报道中,词汇为该报道的客观真实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词汇的分类多种多样,在支持新闻报道方面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词汇的褒、贬或中性可能直接会影响新闻收看者或收听者也包括阅读者的价值取向和观点立场。如:
Outside,the streets were mostly empty,except for knots of would-be demonstrators who were hustled off to police vans.
Some of Putin’s decrees are doable:By June,World War II veterans and concentration-camp survivors are to receive a one-time payment of 5,000 rubles,or about$170.
本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副词mostly和some都是具有一定限制的,概念比较模糊的词汇。街道上不可能空无一人,而普京的政策也只有一部分是可实施的,这样的报道给新闻阅读者以真实可靠的印象,保证了报道的准确性。再如:
Dozens of people from both sides were detained throughout the day,although the police were generally less aggressive than they had been at a largerprotest on Sunday,when a reported 450 people were taken into custody.
本句中使用了reported一词表明450人这一数据并不是来自官方的数据,而是来自别的新闻部门的数据,不代表官方,不代表该报,这样一旦俄罗斯官方对此数据提出异议,就可避免俄方对本则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进行质疑。
(五)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在人际意义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第一人称的使用有助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但过多使用第一人称使得作者太过强硬,拉远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利于交流感情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人称的使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尊重对方的印象,但过多使用会使人感觉有阿谀奉承之嫌,会使人感觉说话者或发言者没有主见。第三人称的使用有助于充分保持发言者的中立立场,使自己置身于事件之外。
本报道全部使用了第三人称,这也是新闻报道的特色。因为只有第三人称才能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也避免了报道者的个人主观性。不使用第一人称表明报道者只是在报道普京就任总统一事,而不掺加任何个人感情。不使用第二人称是报道者的刻意安排,因为新闻报道并不需要报道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任何交流,只要准确传达信息就足够了。
三、结 语
《华盛顿邮报》关于普京就职俄罗斯总统的新闻报道从微观层面上主要通过陈述语气、过去时态、第三人称和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汇等方法来向受众传递信息,实现新闻报道者与受众的有效互动,从而达到了让受众了解普京就职总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为顺利进行就职演说采取的强硬措施。对此新闻报道的分析一方面表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语法时态、词汇资源和人称系统是实现社会生活公告中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帮助受众更好地阅读报纸新闻,帮助记者更高效地撰写高水平的新闻稿。新闻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其探讨的内容和陈述的事实不同,必然会对语言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无论存在什么样的不同要求,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必须居于首位。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1994.
[2] 程卫丽.语篇中的语气分析及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7-100.
[3]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 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美霞.功能语法教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6] 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 吴素梅.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4-107.
[8] 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