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必推动农机化加速——学习2013年中央1号文件有感
2013-08-15秦海生邱峰
秦海生 邱峰
2013年1月31日,中新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0个“中央1号文件”。文件提出“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作为支撑条件的农机化须先行一步。为此,1号文件确定了“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开展农机保险费补贴试点”、“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等投入支持政策。预计2013农机化综合水平有望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63%;农机市场需求强劲,农机工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增长,农机工业产值预计达到3800亿元。
1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
(1)农机化发展主要成果。2004年以来,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出台实施为标志,我国农机化进入依法促进期,为实现粮食“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至2012年,农机化主要成果有:一是农机总动力迈上10亿kW台阶,装备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发展提速。二是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薄弱环节的水稻机械栽植水平超过30%、玉米机收水平超过40%。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超过3.1万个,全年农机作业服务经营收入达到4800亿元。四是以“平安农机”创建、农机免费管理为契机,创新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五是农机工业产值持续增长,农机制造业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明显,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
(2)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农业机械化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进程,支撑了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化差距较大;农机农艺融合度不强,机具与农艺不协调,制约着现有机械效能的发挥;动力机械与工作机具配置不协调,作业机具增加缓慢,配套比仅有1:1.65(较合理的配套比应在1∶5左右),农机利用效率低;继续依靠总量扩张的路子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二是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在农机行政指导和农机组织要素植入等方面亟待提高。三是农机研发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在粮食生产机械化初具规模后,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的机械化的全面推进已显迫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或将成为新一轮农机化发展热点,对此我们准备不充分,技术储备明显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2 用活政策为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四化同步”战略部署必推动农机化加速,农机部门须用活政策,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1)高度重视农业设施建设与技术装备研发。一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机械化、家庭农场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要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机电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装备技术,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三要加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棉油果蔬等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装备研发。四要推进农机化科技示范区和农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2)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实施农机以旧换新试点。一是新增补贴资金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范围。二是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着力提高农机配套比,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发展复式作业机具,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三是不失时机地推动畜牧业、林果业、蔬菜产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的机械化发展。
(3)推动农机政策性保险,促进农机化安全发展。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机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机制及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机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机械化家庭农场通过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4)创新农机经营体制,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农机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提高其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的细碎化问题。二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使合作经营稳步发展。四是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采取补助、奖励等多种办法,支持专业大户、机械化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实力。
3 学好文件谋划快速发展措施
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突出特点,是农业经营机制、制度创新,以此来化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须先加快发展农机化,农机化部门应抓紧时间与时机,谋划农机化更好更快发展的布署与措施。
(1)努力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一是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为主要内容,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努力打造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机化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二是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农机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面向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农机化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服务。四是培养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造就一大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艺技术,同时又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机手、农机经营者、合作社领头人,使他们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第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2)着力解决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满足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的需要,农机科技创新愈显紧迫,要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共性技术和产业发展亟需的重大集成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科技型企业集团,全面支撑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现代智能农业装备,全程农业机械化装备集成,规模化作业与丘陵山地经济型作业装备,农机节能环保技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企业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保护知识产权,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3)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方式和手段。鼓励搭建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农机具托管大院、农机紧急维修中心、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加农户等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等服务形式,促进农机先进适用技术服务到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