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3-08-15高明飞
高明飞
(作者为省农机局局长)
农机安全生产是国家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是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对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社会长治久安,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农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一直处在控制范围,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大幅增长,监管任务愈发繁重,导致事故产生的不可控因素还很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与阶段性反弹并存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多发的状况依然没有根除。个别地方农机部门对农机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存在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投入和安全措施不到位,甚至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确立了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机主管部门,要始终坚持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农机化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农民和农机手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作为衡量农机化发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农机化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各项农机化工作中去,为我省农机化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筑牢安全基础。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损失。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保证,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才有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近年来,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和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农机作业量、作业范围不断扩大,给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压力,情况日益复杂,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要把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作为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督检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今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步伐,切实发挥农机化在增收增效中的引领推动作用。为全省农机化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也给农机安全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机安全监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各级农机部门要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在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上下功夫,在监管环节、监管范围、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上求创新,进一步增强农机化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的意识,建立健全以监管带服务,以服务促监管的农机安全生产新机制,保持农业机械安全运行、安全作业、安全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农业机械使用效益,为全省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抓好今年的农机安全生产,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全省农机系统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推进全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要加强督促指导,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解决新问题,把“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作为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要继续拓展创建范围,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提升创建质量,加强创建指导,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要抓住工作重点,努力抓好“平安农机”示范村和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把示范合作社创建重点放在建立完整的农业机械台账和信息沟通渠道上,增强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要创新工作机制,把“平安农机”示范村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电化教育、新农村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巩固创建成果,建立“平安农机”创建档案,对已创建的“平安农机”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达不到标准要求,要限期整改,确保“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二要加强安全监管,提升监管能力。要努力协调争取农机安全监理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装备条件,提升监管水平。重点协调落实好第二批《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项目,加强督导检查,保证建设质量。要拓宽安全监管新领域,不仅要抓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而且要开展设施农业装备、运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和铡草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免费实地安全检验,扩大实地检验试点范围,构建全方位农机安全监管新格局。要深入贯彻国务院〔2012〕30号文件精神,探索建立农机监理与交警联合执法、相互协管及信息互通制度,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配合,加强对乡村道路上行驶的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检查。要加强监理机构队伍建设,理顺职能,充实力量,加快市县农机监理机构人员依公和参公管理步伐。要积极争取将农机监理各项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确保监理工作顺利进行。要强化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牌证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三率”水平。
三要加强行风建设,提升行业形象。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性,将政风行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要把行风建设作为加深对农民群众感情的具体方法,作为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继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先”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优化窗口服务环境和流程,推行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办事人员、办事结果五公开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要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廉洁奉公、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树立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要加强法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山东农机化》杂志等媒体,切实加强农机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要通过开展农机“安全月活动”、法律技术咨询活动和“安全知识学习日”等形式,宣传普及农机安全法规知识,不断扩大社会认知度。要结合“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落实好以“六个一”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大安全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宣传工作水平,使农机安全法规和安全常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努力营造农机安全生产良好氛围。
五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理顺监管体制,完善工作机制。要狠抓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目标,把农机安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为全省农机化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