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多元化发展思路分析

2013-08-15孟祥林郑冬莲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村民

孟祥林, 郑冬莲

(1.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3;2.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3;3.河北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此,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发展农村文化营造更好的氛围。为了繁荣农村文化,很多乡镇开始办起文化站,村子有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在电影下乡、科技下乡、图书下乡的过程中,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昔日只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节目,现在也能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自己身边,一不留神电视屏幕上就会出现自己的身影。村民通过亲身感受切实体会到了身边的变化。生活中的文化氛围让日子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更多的村民自愿投身到这样的文化浪潮当中来。人们在参与不同种类的文化活动过程中,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成为了农村文化的建设者。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观念束缚

农村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是建立在宗族宗法文化基础上的,带有浓重的封建残余味道,人际交往中具有强烈的“情本”意识。农村居民中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人际网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凭经验做事。父传子、子传孙,凭借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耕作方法在村民代际之间传承,这种问题在很多农村地区还存在。凭借直观经验做事的农村文化只有得到改变才能在农村建设起新文化。除了做事、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外,很多村民法治观念也比较淡薄,在农村选举中经常会出现宗法血缘代言的问题。这种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延缓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农民是在农耕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小农意识严重禁锢了村民的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虽然很多农民怀着一颗求富的梦想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到城市中创业,但小农思想在短时间内还是不能转变过来。在城市中打拼的农民回乡后马上就又被旧有的农村文化所淹没。“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的思想在村民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在乡村中形成攀比等不健康的消费风气。不突破这些禁锢很难提升农村文化品质。

(二)不良风气影响

在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虽然居民的素质在上升,但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生活中对表层东西的追求居多。村民对于来自社会的各种负面影响没有较强的抵制能力。在外打拼多年的农民工手中有了一些钱后,就开始效仿电影中的消费方式,虽然还不能达到那种境界,但还是要极力效仿,赌博、酗酒、拜金、色情、迷信、攀比等问题开始在农村出现,一些村民认为只有张扬如上这些方面才能够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一些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是非不分、美丑不辨,严重影响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从总体上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需要把握好农村文化发展方向。基层管理者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舵手的角色。通过在村子中设立村规民约等方式首先对村民的行为进行外在强制,让村民自觉成为健康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只有村民都自觉行动起来才能加快农村文化的建设进程。

(三)关注程度不足

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在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对村民的文化需求关注度不足,没有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建设农村文化队伍,文化贫穷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经济与文化是区域发展的“两条腿”,任何一条腿速度跟不上都会影响整体发展状况。经济和文化发展都需要慢慢积累。一些地方虽然在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但总感觉存在“蜻蜓点水”的问题。村民在生活条件逐渐变好的情况下,能够从农耕中抽出更多时间享受生活的惬意。所以发展农村文化应该与发展农村经济同步进行。通过各种形式让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衔接在一起,让人们生活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农村文化建设,让村民感觉到文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切身感觉到文化发展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在这样的前提下就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成为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在农村文化发展中,不仅要注意吸引外来的文化资源,而且要注意发展传统的甚或久经沉睡的文化资源,让这些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经济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二、农村文化品质提升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城乡交流频繁

村民从农村中走出来到城市务工,眼界开了,见识多了。每次回乡的时候都会将很多新见闻与村民分享。农民工在城市中做工,逐渐从散漫的习惯中走出来,养成了守时、创新、竞争的品质。掌握了技术和了解市场的这些农民工开始回乡创业,通过在家乡办产业让家乡的局面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逐渐从农田中走出来成为了上班族,村民在工厂中上班虽然带有兼业性质。但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当代农民与传统农民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村民行为方式的变化进一步造成农村气象的变化。村民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在递变,由原来为了干农活而相互之间借用农具演变成为了工厂中做工的分工协作,农民之间的交往变成了工人之间的交往。村民虽然还是农业户口,但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在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的过程中,农村文化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判断时间的依据不再以日头的位置为准,而是习惯了看钟表。人们谈话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原先的一亩三分地以及田间的庄稼,“南腔北调”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人们交流的内容。信息在村民中间传播的速度更快,人们捕捉新信息的欲望更强、手段更多,而这与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有紧密联系的。

(二)文化惠农增强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做到让村民在物质生活上有很好的改善,而且要在文化生活层面有新气象。为此国家推出了很多文化惠农政策。[1]通过向农村输入文化元素让寂静的山村活跃起来。通过在农村推行文化政策,在农村发展中遏制腐朽和落后的文化,弘扬健康向上的文化,满足村民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不同农村地区的文化积淀存在较大差别,这就需要不断整合农村的文化资源,在政府的扶持下放大这些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大的农村区域沐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在农村地区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文艺演出”下乡、拍摄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等。这些文化惠农政策可让农村百姓方便地享受文化大餐。解决“三农问题”要做到农业丰、农民富、农村稳,在此过程中要逐渐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后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无可限量的。文化惠农通过改变村民的精神状态使农村面貌发生变化。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方面都走向富裕。农村和农民于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文化的变化让农民和农村脱胎换骨。

(三)文化产业拓宽

将文化产业化才能够更好地展示文化的魅力。农村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每个地方都要结合本地特色,将文化产品嫁接上商业的翅膀,这样的文化产品就会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人见识这种文化和享受这种文化。[3]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祖传手艺、经典美食、特色建筑等都可以成为本地进行“借题发挥”的资本。围绕一个点发展为一个产业链,将文化的因素融到商品中去,借助商品传扬文化元素,或者将文化产品进行商业化经营,让静态的文化动起来,在利益驱动下人们就开始围绕文化产业化经营这个主题做文章,政府政策与民间力量就会合拍,政府发展农村文化的目标与百姓借助文化谋求富裕的目标就会同时达到。在政府的引导下,百姓就会自觉行动起来,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主角。[4]各种藏匿在民间的文化高手也会由此浮出水面,成为农村文化的领跑者。[5]文化产业拓宽就会让更多的农民自愿地参与到壮大农村文化的浪潮当中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产业链的节点上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村民较命令强制前提下的被动做事要有更多动力。

(四)实践经验丰富

1.“三下乡”让农村文化靓了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三下乡”即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和卫生下乡。《通知》下发以来,科协系统积极开展“科普之冬”、“科技之春”、“科普千里行”、“科普百乡行”等科技下乡活动。让“送”与“用”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三下乡”活动中,大学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6]大学生不仅将自己所学服务社会,而且通过社会实践切实了解了农村的情况,这对于大学生励志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三下乡”活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展开,让农村百姓学习文化、掌握科技、注重卫生,让村民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从内到外在根本上改善村民的素质,使得农村呈现新气象。其次,“三下乡”通过在“送什么”和“怎样送”方面进行巧妙构思,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让老百姓能够从传统的活法中走出来。农村百姓能够掌握更多的技术,变传统的经验型耕作方式为现在的科学耕作方式。农民需要什么,“三下乡”就为农民“送什么”,让农村百姓感觉到“送”来的是及时雨。农民将学习、工作与致富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三下乡”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解决人们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加大了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第三,“三下乡”将扶贫与扶志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让农村百姓掌握了更多的致富方法,激发了农村百姓致富的志向。在自身素质全方位得到提升的过程中增强了致富的信心。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出现了更多的致富精英。

2.“文化扶贫”摘掉了农村文化的“穷”帽子

文化部于1993年成立“文化扶贫委员会”之后,开始对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系列扶贫行动[7],主要包括“万村书库”、“手拉手”、“为农村儿童送戏”、“报刊下乡”、“电视扶贫”等。首先,“万村书库”工程的目标在于在每个村中建起一座小型书库,“书库”成为了农村文化知识的来源,人们在图书室中切磋的内容与先前没有图书室情况下存在很大的差别。“手拉手”工程使城乡的孩子之间在感情和心灵上得到了交流,很多小朋友建立起了友谊,农村的孩子了解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城里的孩子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国情,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助人为乐的情感,也增强了艰苦奋斗的意志。在“电视扶贫”工程中,文化扶贫委员会在大别山、太行山等地建立起了卫星电视转播塔,山里的农民能够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了。人们在农闲、饭后打开电视看着清晰的图像,不仅可以了解到、看到新闻,还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沉寂的山村开始热闹起来。人们在羡慕大山外面的时尚生活之余,很多人从山里面走了出来。当这些人再回到家乡的时候,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山村形成较大的影响,这些捷足先登者带动了山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山村中逐渐孕育着创新、求富的新文化。“为儿童送戏”工程的目标就在于让农家娃看上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戏,家长、老师、小孩等对这种文化下乡方式非常满意。小孩在看儿童剧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很多大道理不用老师和家长再繁文缛节地讲述了。儿童剧对小孩的身心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报刊下乡”工程中,新闻单位向贫困地区赠送报刊,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让农民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农村人在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影响下,从内到外不断发生变化,农村文化逐渐脱贫。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化对于农村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地方文化产业有声有色

我国是文明古国,各地都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在经济大潮中很多地方都结合当地情况妙招迭出,将当地文化产业做得有声有色。通过政府主导或者民间主导的方式让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相得益彰。

山东潍坊杨家埠。潍坊的风筝天下闻名,潍坊生产风筝最好的地方在杨家埠。杨家埠是一个自然村,在历史上以经营风筝、年画闻名。[8]从明朝的时候开始,这里的村民就将风筝作为一个致富的产业,这时候潍坊的风筝扎制手艺就已经非常高超了,并已飘向了大江南北。到清代的时候,潍坊风筝与北京风筝、南通风筝和天津风筝等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风筝”。风筝在民间具有驱灾纳祥的寓意,所以放风筝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潍坊人紧紧结合这个特色产业,不断营造风筝文化。借助风筝文化让潍坊声名远扬。原先的风筝都是在小作坊中生产出来的,每个作坊都是生产单一品类的风筝。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开始出现了一些大的风筝作坊。生产风筝也开始进入了流水线作业时代。1984年在潍坊举办首届国际风筝节以来,杨家埠名声大作。人们都知道有一个叫做杨家埠的地方,这里生产的风筝天下闻名。风筝文化让杨家埠的村民走向富裕。这是将当地的文化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之作。

河北平山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走进西柏坡,巨大的石碑上写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毛泽东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地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因而闻名海内外。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做大这里的红色文化,就成为当地人建设“魅力西柏坡、圣地西柏坡和富裕西柏坡”的重要思路。突出红色主题,弘扬西柏坡精神就成为这个小山村的文化建设主旋律。依托红色旅游拉出了更长的产业链,临近地区的旅游资源都进入了开发范围。挖掘出更多的民俗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消遣、娱乐、崇尚自然成为更多消费者的心声。于是在西柏坡开发出了很多以“新”、“美”、“土”、“俗”为主题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旅游产品让消费者对西柏坡更加迷恋。这里的旅游发展起来了,当地的村民都有事情可做了。平时的游客就很多,在重大节日的时候这里的生意更是火爆了不得了。人们可以拿出各式的产品售卖给游客。使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体会到红色文化,还能够有很多意外收获。文化让西柏坡这个小山村更加远近闻名。

三、发展农村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一)发展民间体育

村民生活富裕起来的同时要将身体锻炼好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幸福生活。民间体育形式非常丰富,诸如武术、舞狮、拔河、踢毽、放风筝、扭秧歌、抖空竹,这些体育形式都非常富有地方特色。农村居民在这种富有趣味的娱乐形式中,不但找到了乐趣而且锻炼了身体。[9]可以利用农民的农闲时节和传统假日,将这样的体育活动逐渐做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农村中开展不同规模的运动会,将如上的项目规划到运动会中。[10]这样的运动会相对于大学校园中的运动会更加丰富多彩和别开生面。参与运动会的成员不分男女老幼,人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大家在这样的赛事中并不为了得到奖品,从中得到乐趣是更重要的。为了准备这样的赛事,各个村庄都要常年开展这样的体育项目。体育锻炼与农村的体育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在让人们强身健体的同时,思想也得到了陶冶。农民将崇尚体育运动与热爱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丰富多彩的体育节目,让人们从死板的跑步、跳绳等运动项目中走了出来。人们在趣味与养生过程中发扬了农村体育文化。

(二)做好广播影视

广播影视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收音机在农村家庭中就是一个非常时尚的生活用品。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很多农村人就是通过收音机了解外面的世界的。人们凭借耳朵听到的信息揣摩外面世界的样子。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即使收音机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为了发展农村文化,就需要不断做好农村的广播影视事业。让农村居民不但要听到声音,而且要看到图像。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时在农村中有流动放映队。在没有电视的情况下,人们都盼望着放映队能够到自己的村子中放电影。人们对战争片、戏剧片、神话片等各种电影都喜欢。因为在那样一个文化匮乏的年代中,人们不能对送上门来的文化产品有任何挑剔。否则就没有享受这些文化产品的机会。在电视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尤其是卫星电视信号覆盖面逐渐拓宽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只要购买一个卫星接收器,就能够让自家的电视演出非常丰富的节目了。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将天下大事、天下美景尽收眼底了。荧屏上的画面逐渐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人们的穿着开始发生变化,思想也更加开化。人们要学着荧屏里的人那样享受人生。

(三)丰富娱乐生活

寂静的山村开始活跃了起来,很多山村的夜生活开始变得有模有样。群众自发组织的舞蹈在晚饭过后就会在村子中开阔的地方启动。各种流行乐曲穿过寂静的空气飘到每个村民的耳畔。这对于封闭保守的村民而言绝对是件新鲜事。时尚前卫的年轻人很快加入到这样的组织当中来了。中年人以及稍微上了些年纪的人也很快加入到优美的舞步当中来了。很多村民认为参加了这样的业余跳舞组织后,自己不但心情好了而且身体也结实了。除非天公不作美,跳舞一般会每天定时定点开始,优美的舞步会招来很多人观看。“观众”慢慢地都成为了“表演者”,农村居民业余生活的丰富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增添了亮色。为了更好地丰富农村业余文化,就需要从居民的日常生活做起,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以镇或者县为核心,为各村培养出文化“领舞者”,让这些村民扮演农村中的文化使者,在其带动下让村子中洋溢更多的文化气。让农村文化与村民生活、农业生产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文化产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村民不会感觉文化离自己很远。从而让文化因素很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四)繁荣民俗文化

民俗是一种有待深入开发的传统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区域社会的文化认同基础,为农村社会转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俗在农村文化构建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繁荣民俗文化的方式非常多,包括民间娱乐、民间音乐、民间绘画、说唱艺术等。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繁荣民俗文化的过程当中来。民间娱乐包括游戏、竞技、杂技等多种形式。诸如拔河、赛龙舟、摔跤、赛马、杂技等都是很好的民间竞技项目。民间音乐包括戏曲、说唱、舞蹈等,很多民族天生就能歌善舞,将其天性与发展农村文化进行紧密结合,把农村文化发展为很好的旅游项目。民间绘画也是民俗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将民间艺人的精湛绘画艺术挖掘出来,让其在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中大放异彩。民间说唱艺术包括讲故事、说书等等,用这样的形式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节目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村民感觉到节目中说唱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事情。

1.发展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是让农村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好办法。民俗的内容非常丰富,信仰、技巧、艺术、体育乃至生活等很多方面都属于民俗的范畴。民俗产业化能够让静态的民俗动态化,民俗活动、民俗商品、民俗服务等都可以被打造成为旅游产品,给游客送上不一样的消费感受。民俗旅游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游客可以置身于这样的民俗文化中,使自己不再单纯是一个看客。游客在民俗村中旅游,可以观看民俗表演、享受民俗食品、购买民俗商品、欣赏民俗音乐、穿上民俗服装。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各种地道的民俗服务。每一个游客都成为民俗文化的推波助澜者。村民与游客共同创造着民俗文化的繁荣。民俗文化不仅让游客记在了脑海中,而且以民俗商品的方式传遍四面八方。游客无形中成为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者。

2.丰富民俗产品

民俗产品是承载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人们购买民俗产品后,就能够将消费民俗文化的激情带回家中。民俗服饰、民俗工艺、民俗美术等都是代表民俗特色的商品。购买反映该民俗的产品只有到特定的地方才能购买到地道的产品。人们在消费民俗产品过程中,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民俗消费的满足感。民俗产品一般都是纯手工制作,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正是消费者所企盼的。因为纯手工制品才能够代表返璞归真。这正是消费者从喧嚣的城市中走出来,到这个具有浓重的民俗风情的地方从心底想要得到的东西。人们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乐。而将这些民俗产品带回家中放到枕边案头,则可以将自己消费民俗产品的那份情感珍藏到永远。

3.振兴民俗影视

反映民俗风情的影视作品往往给观众以“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觉。人们对这种充满民俗风情的地方充满向往。民俗影视能够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全景展现,饱含民俗风情的影片自然能够产生较好的广告效果。风趣的《刘老根》让观众了解了东北的风土人情,东北人的风趣谈吐以及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频繁地走入人们的视野,东北文化的商业化拉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野河畔的男子汉》让人们了解到河北石家庄冶河村的“东方巨龟苑”,这里以养龟文明全国,村民都通过养龟发了家。以龟为龙头的产业链正在完善。人们到这里不仅可以观赏龟,而且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养生的补品进行品尝。以龟为主题的工艺品应有尽有,消费者可以感觉到在这里无处不在的龟文化。《野河畔的男子汉》这部反映农村发展变化的电视连续剧让冶河村出了名。“巨龟苑”也成为了游客向往的地方。

4.做好民俗表演

民俗文化的所有品类中,只有民俗表演才是让民俗文化动起来的内容。消费者可以欣赏到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经典。民俗表演将静态的民俗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让消费者通过声音、动作、眼神等体会民俗文化。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等都是民俗文化中非常抢眼的内容。人们感兴趣的是那些被埋没在民间的小戏种。民俗表演由于有声音、有动作、有观众、有道具等,整个场面会显得更加热闹。人们置身于这样的消费环境中会感觉到更加尽兴。“刘三姐”、“二鬼摔跤”、“龙舟竞赛”、“火把节”、“泼水节”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民俗表演项目,人们在提到这些有特色的民俗表演后,很容易地就能够与那个区域的民族联系在一起。

[1]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基于体制机制层面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4~127.

[2]程 娜.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83~90.

[3]曹爱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模式的演进:回溯与展望[J].农村经济,2012,(7):101~104.

[4]郭国祥.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以武汉新洲区为个案[J].人文杂志,2011,(7):166~173.

[5]王玉玲.我国农村文化重建的对策研究[J].东南学术,2011,(6):126~135.

[6]黄振华.“三下乡”政策:反响、绩效及其比较——基于全国20省(区、市)68村1 942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1,(9):60~67.

[7]辛秋水.文化扶贫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价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37~140.

[8]王素洁,李 想.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决策探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3):59~69.

[9]姚 磊,田雨普,余 涛.文化强国战略下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供给的困境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18.

[10]张凤华.从冲突到和谐: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文化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7~230.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村民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