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3-08-15邓东波
邓东波,郭 君
邓东波,郭君/九江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讲师,硕士(江西九江332005)。
一、引言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也会产生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而教师群体又以女性居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女教师成为了职业教育生力军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但是有关她们生存和心理状况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她们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帮助她们走出职业倦怠心理,这对于高职院校广大女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为了解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及其表现,本课题组以九江几所高职院校中的女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学历、年龄、教龄、职称等方面有代表性地选择了238名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62%的高职院校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并且通过对其中的25人进行个别访谈,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集中表现在生理、心理、行为三个方面。
1.生理方面。有倦怠现象的教师表现出一种慢性衰竭,女教师在情绪衰竭因子上36~40岁达到顶峰。在调查和访谈中,笔者发现,58%高职院校女教师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教龄在10~15年的女教师职业倦怠最为严重。
2.心理方面。据有关测试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的前2位的是: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使教师们强烈感到“铁饭碗”时代将远去,教师队伍优胜劣汰势在必行,使教师难以轻松应对;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偏低,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必要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会导致心理失衡与失调,出现职业兴趣降低、工作干劲减退,产生厌烦、沮丧、抱怨等心理问题。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最让女教师头疼的校园人际关系依次是: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与校领导关系。
3.行为方面。随着高职院校的扩张和升级,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对教师素质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的女教师不仅仅要承担比普通高校女教师更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花上大量的时间进行自学、进修以及下车间进行实训。除了每天忙着备课、上课,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做课题,写论文。已婚的女教师同时还要承担普通妇女的责任。许多女教师疲于奔命,被动应付,使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几乎处于极限,致使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影响
高职院校女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既有个体方面的问题,也有学校方面的因素,更有社会环境因素产生作用的结果。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对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些个体因素包括价值观、职业认同感等等。
研究发现,具有不现实的理想和期待,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客观认识的人格特征的群体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调查中发现,女性教师较男性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高职称高学历的女教师比低职称和低学历的女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社会舆论对男女价值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男性是否成功,主要看他的事业。而对于女性,虽然现在讲求男女平等,但如果一个追求事业成功的女性没有照顾好家庭的话,还是要受到一些非议甚至谴责的,再加上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较低,难以满足她们自尊的需求,这样的社会舆论和工作环境使很多高职院校的女教师在工作上不求进取,得过且过。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女教师与男同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优胜劣汰,这就迫使女教师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否则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女教师陷入了角色的冲突和迷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就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二)学校因素
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为此,学校经常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立新的专业,而新专业的设立就意味着教师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进入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教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进修,这对于很多已经进入中年的女教师而言几乎就是教学生涯的终结,迫使她们不得不放弃多年的讲台,转换到行政工作或者学生工作岗位去,甚至跳槽,对其终生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和普通高校的教师一样,做好教学与科研,而且更要求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职教师“产教结合”,把课堂搬到宾馆、车间第一线,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驾驭能力,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无论对于那些刚出校门的青年女教师,还是那些“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的中年女教师而言,都是个极大的挑战,加大了她们对于教学工作的畏难情绪,形成了更大的工作压力。
(三)社会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几乎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无论从社会地位还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方面,高职院校都无法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受儒家传统文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从事体面的白领工作,而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怎么优秀,也只能从事又脏又累的蓝领工作,致使高中毕业生宁愿填报普通高校的二三级学院,也不愿意第一志愿填报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为了招到学生,不断降低门槛,以很低的录取分数来招揽生源。这就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自卑感,甚至在人前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的单位。
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各种新兴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教育领域,对一些教师产生了消极影响,他们的人生理想趋向实际,行为上注重实惠。再加上目前我们国家政策偏重对普通院校的支持,高职院校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教师收入偏低,工作压力却偏大,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一些教师心理失衡,情绪失落。尤其是一些女教师,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开始把砝码偏向家庭,对待工作则比较消极,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四、缓解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危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由于其消极对待教学工作,也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危害。因此,社会各方面应高度关注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问题,从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来缓减她们的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素质。
(一)个体方面:自我调节,积极适应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竞争机制的引入,高职院校的女教师一定要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新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扫除自卑心理,要自信、自立、自强,消除依赖心理,不要把自己视为弱者,在工作中要敢于同男教师平起平坐,学会承担起工作中的不同角色,要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奋斗,一定会和男教师一样取得成绩,能享受到成就的乐趣。当然也要正确处理好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作好角色的转换,要认识到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事业成功的坚强堡垒,事业的成功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2.要加强职业的认同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职院校的女教师很难有中学教师的成就感,也难有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优越感。但高职院校的女教师不可因此而有职业的自卑感,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盲目攀比,要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实用性的人才,高职学生虽然文化功底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学生,但是他们脑子很活,对新鲜事物敏感性强,善于交际,热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很多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创业的成功,已经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因此,教师们要加强职业的自毫感和认同感。
3.高职院校的女教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乐观、幽默的个性,增强自身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力。高职院校的女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规划给自己确立阶段性的目标,在教学、科研、学历提升方面付诸于实践,成为一个学生爱戴、同事认可的“双师型”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压力和挑战。同时还要积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容人之雅量,与学生、同事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缓解女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学校方面: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1.要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学校应该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和身体健康检查。比如,九江职业大学每年都组织女教师进行体检,请医学专家定期到学校给女教师做“妇科保健”讲座。增强全校女教师的健康意识,对女性的生理周期有全面的了解,从而自觉地缓解由于生理周期引起的不健康情绪。同时,学校工会还组织丰富多采的业余生活,比如,组织女教师排球比赛,卡拉OK比赛等等。各些活动的展开,愉悦了教师的心情,加深了同事之间的情谊,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能大大地缓解女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
2.从制度层面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环境。针对女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找出诱发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建立缓解职业倦怠的机制。比如,可以尝试减轻一些女教师的非教学任务,减少工作压力。学校领导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应考虑到年龄、性别不同,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出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使教师置身其间有一种安全感。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开拓自我提升的渠道,满足女教师职业成就的心理需求,缓解由于竞争而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社会层面: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国家要通过正确的舆论传播,让社会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改变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歧视,认识到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才价值,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确保高职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不低于普通高校教师,从而扫除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自卑感,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扑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上,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实用性、应用性”人才而努力工作,远离职业倦怠。
[1]傅道春.教师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4-67
[2]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意义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24
[3]赵玉芳,毕重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1
[4]钭启升.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