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开展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的研究与设计

2013-08-15杨雅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母语方言

杨雅丽

(长江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8100)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高校语言学科一直以来偏重理论研究而忽视教学研究,缺乏对多门汉语课程进行宏观性、综合性教改实践与研究;解读书本语料时忽略 “言”与 “文”之间原本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关系,从文本到文本,忽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充满智慧与灵性的口头语言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忽略了对乡村口传方言及其承载的民间文化的关注与研究;注重教师的 “教”,从理论到理论,忽略了学生的 “学”和 “练”,致使 “知识”不能及时向 “创新思维”与 “实践能力”转化,未将 “课堂”教学延伸到 “课外”、校园及社会;重视对语言材料进行知识层面的结构分析而忽略对语言进行历史文化层面的深度关注,母语教学未能充分实现传承祖国文化、唤起文化自觉与自信、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功能。

针对高校语言教学的上述缺失现象,有必要大力推进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为路径,实施实践教学;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感知、获取鲜活生动的方言口语及其承载的民间知识,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课程学习效果;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操作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实现母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所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开展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是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方言及其承载的民间文化明显不同于 “上层的”、“贵族的”、“官方的”文化,它作为一种 “民间的”、“口传的”、“地域性的”、“非物质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其历史变迁之细节都深刻记忆了民族的历史,特别是以口语形态存在、流传的故事、歌谣、谚语、固定语等方言文学,是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情境的产物,是特定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是民族心灵的印证,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民俗文化的 “镜子”[1]30。

方言及其承载的民间文化自古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学术界掀起了收集民间口语方言、口传文学的热潮。1918年2月l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蔡元培的《校长启事》和刘半农撰写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1920年12月北京大学 “歌谣研究会”成立,1922年 “歌谣研究会”并入国学门。《歌谣周刊》1922年12月创刊,至1937年共刊出151期。1923年1月 “歌谣研究会”扩大收集范围,除歌谣外,还收集、研究神话、传说、童话故事、风俗、方言等资料。北京大学1923年5月24日成立 “风俗调查会”,1924年1月成立 “方言调查会”[2]4-6。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民间口传文化遗产调查,比较侧重文学研究的范畴。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都组织了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但这两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风”成果有其局限性。当时极 “左”文艺思想误导了负责采集整理工作的基层文化组织,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片面地用阶级分析观点指导工作,许多熟语歌谣的内容被认为 “愚昧、落后、迷信”或 “低级趣味”而被排除在采集范围外;一些宣传口号、打油诗因迎合社会政治风气而被收录。20世纪80年代的 “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汇集、编纂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成果,保存各族人民口头文学的宝贵财富,但仍有这种风气影响的痕迹。事实上建国以来在民间文学“采风”中还存在一个问题,这就是在非专业人员的参与下,使用文字记写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甚至消解了方言文学的原生态文化性质。

近年来学术界以科学的眼光关注方言与地域文化,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高校语言学科对开展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未深入思考如何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为路径,推进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未充分认识到应该指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在田野调查的实践与体验中汲取方言与民间文化智慧,唤起文化自觉与自信,树立热爱、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今天大众传媒提供了众多信息传播途径,新知识、新观念正在刷新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和乡村,原生态方言已失去生存空间,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正远离人们的视线。特别是那些一直生活在偏远乡村的故土文化土壤中、掌握着原生态方言和民间知识谱系、具有传统文化 “活化石”价值的高龄老人逐渐离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和中年人因为学校教育、出外求学和工作、乡村的城市化进程等原因更多地接触了新事物,曾经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一脉相承的固有 “文化基因”与“文化元素”在他们身上难以为继。当代语言学界是否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的方言研究,方言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将来怎样生存发展,已成为有文化自觉意识、有志于方言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人必须面对和反思的课题。

二、大学生开展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的意义

大学生以 “田野调查”为路径,从调查、研究方言及其承载的民间文化,具有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社会物质生活迅速变化、大众传播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普通话强劲推广的形势下,几乎所有的汉语方言都处于 “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3]46,而方言的消亡意味着以之为载体的民间民族文化之特性的永久消亡。在此关键时刻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到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汪洋大海”[4]49和汉语方言之“汪洋大海”的偏远乡村进行田野考察,搜寻、整理、抢救、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口语方言与口传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深入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汲取民间文化营养,唤起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热爱母语文化、热爱故土家园、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二)实践意义

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活动能够拓展课堂之外广阔的实践教学空间,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知识在 “亲自动手”的社会调查中获取语言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从 “身体力行”的文化考察和生命体验中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为现代汉语学习寻找鲜活生动、接近 “原生态”的口语材料;寻找母语方言与民族共同语之间的 “同”和“异”,为普通话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寻找方言与古汉语书面语之间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成功链接 “古”、“今”,提高古代汉语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民间风土,感知母语与民间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唤起文化自觉意识,激发热爱、传承民间文化的责任感,实现母语课程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功能。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设计

(一)研究内容

1.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课程的知识感召力和文化凝聚力,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支持。挖掘语言课程的文化资源,走出仅着眼于知识体系传授的狭隘境界;摒弃教科书对文化遗产强调 “批判地继承”的偏狭观念,培养对传统文化经典的 “敬畏”情感;关注与知识体系紧密结合、不可割裂的人文文化。语言教学解读的经典篇章不仅是语言素材,而且是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引领学生进入隐含在语言结构深处的文化语境,特别关注知识体系承载的天人合一、和平统一、中庸和谐、家国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尚礼、不为神役、不为物役、廉洁奉公等对现代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有借鉴、指导意义的学术思想与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树立传承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为开展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的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

2.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从“书本” 到 “书本”、从 “理论” 到 “理论”、重“课内”轻 “课外”、重教师的 “教”轻学生的“学”、语料分析重 “书面语”轻 “口语”的陈旧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突破当前文史哲分科教学模式的局限,在方言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引进人类学、史学、哲学等多学科成果与研究方法,拓展知识视野,深入乡村社会开展田野调查,实施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搜集、整理鲜活生动的口语方言与民间文化素材,在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实践体验中增长才干,汲取母语智慧,传承民间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探索高校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3.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为路径,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母语文化素养。(1)教师指导方式。第一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各门语言学课程要加强相关知识教学,方言学理论及国际音标记音、方言调查字表、方言调查词汇表等知识的教学要突出实用性;第二是在放寒暑假之前对学生进行方言与民间文化田野调查的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第三是选派教师带队集中调查;第四是指导学生在寒暑假返校后整理、研究搜集到的资料。

(2)田野调查的内容。第一是从语音、词汇、语法层面对方言进行收集和记录;第二是收集以方言为载体的口传歌谣、谚语、故事、谜语及地方色彩鲜明的固定语句;第三是搜集、整理、研究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非物质文化信息。

(3)对田野调查所获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回校后在教师指导下整理、分析、研究田野调查所获资料,以班级小组或籍贯所在地划分小组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发言稿,推举发言人,制作课件,举办“方言调查研讨会”,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指导部分学生在二、三年级选择方言与民间文化及相关研究课题,申报学生科研立项;通过初步的语言研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毕业论文前期培育,从根本上纠正学生毕业时畏惧写作语言学论文之倾向。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书面写作、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化素养。

4.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研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指导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与乡村社会,在 “亲自动手”的社会实践中调查方言与口传文化,对处于濒危状态的方言与民间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传承方面承担起高校语言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知识体系教学与传承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增强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知识感召力与文化凝聚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唤起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热爱母语文化、热爱故土家园、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新成果。

(二)研究方法与途径

1.注重理论研讨,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把握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特别是方言学作为理论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研读相关论著、论文,获取上述领域的前沿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和语言学素养,储备开展方言调查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

2.以调查研究作为主要方法和路径。全面考察汉语课程群教学现状,检讨教材、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在人文教育与语言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缺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可操作的改革实施方案。

以田野调查为路径,指导学生获取第一手方言与民间文化资料,在社会实践中汲取民间文化营养,唤起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热爱母语文化、热爱故土家园、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3.以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促进研究性学习。坚持在学生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加强学生实践练习;围绕方言与民间文化田野调查,通过 “汉语兴趣小组”、“方言调查培训班”、“方言调查研讨会”、“经典诵读”、“古诗文讲解比赛”、“汉语知识竞赛”、申报学生科研项目、撰写“方言与民间文化田野调查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前期培育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习、研究母语与母语文化的热情和兴趣。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故事,开展对民间文化、民间文学语言、地域方言的调查研究,培养学术兴趣和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实现“教” 与 “学”、“学” 与 “用”、“书面语” 与 “口语”,“书本知识”与 “民间知识”、“文字书写的文化”与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深度链接。教师坚守 “教书育人”之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共同构建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开展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应打开语言学习的知识视野,将学生带入课堂以外更加广阔的知识空间,引入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哲学、宗教等多学科知识。例如社会语言学作为 “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5]336,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 “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6]13。所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工作需要包括社会语言学在内的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以保障调查研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1]贾晞儒.语言是民俗的一面镜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2]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现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4).

[3]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A].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方言卷[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4]王钧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学术月刊,1995(10).

[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语言文字》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6]赵蓉晖.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3(1).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母语方言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方严的方言
方言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母语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