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及对策

2013-08-15张紫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黑话用语网民

张紫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自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以来,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而21世纪更是电脑技术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2013年的今天,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也就是说,在我国每天都有数亿人在互联网上办公、浏览、购物、娱乐,其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就是交流。互联网上的交流让空间的间隔不复存在,人们可以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上与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人进行文字的沟通。随着这个交流平台的日益扩大,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语言模式开始飞速地萌芽与发展,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和我们平时使用的语言一样,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网络语言又和我们平时使用的语言不大一样,它存在于虚拟世界。存在位置的不同注定其存在形式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语言——汉语在进入网络这个特殊地域后,发生着令人惊异的变化。中国式网络语言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语言形成一定的冲击。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从了解网络语言开始。

1 网络语言的特性

网络语言,是“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三种语言成分构成:(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2)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3)CMC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2]在本文中,我们只讨论后两种成分的特性和影响。

在网络中,人们大多数情况下是与现实中素不相识的人进行交流,加上相互之间身份的隐秘性,“口无忌惮”成了一种无资本、无风险的行为。为了在互联网这个充满信息和言论的世界里让自己的观点引起他人注意,网民们会竭尽所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于是,各种不同于正常习惯的语言表达开始滋生、发酵,加上网络自由化这个绝好的温床,网络语言就这样在全球范围内飞速“成长”。这种由数亿网民“创造”出来的语言看似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但仔细分析,其中依然有着它的规律和特性。

1.1 网络语言的求简性

所谓“求简”,即追求形式的简洁。为了能够尽快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出去,很多网民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一些常用词、常用语进行缩减、缩写,甚至不顾他人是否能够理解。其具体表现为:(1)拼音缩写,即只写词语的拼音首字母,如“老公”缩写为“LG”,“漂亮”缩写为“PL”;(2)使用其他语言的词汇,对于某些词语来说,键入英文比汉语容易得多,比如“过时、老土”都用“out”来代替,对于网民来说,既节省了打字时间,又觉得自己的发言新潮有趣;(3)不同语言语法混搭,如汉语和英语语法的混搭,“睡觉ing”就是汉语动词和英语时态的组合,表达“正在睡觉”,从而达到减少字数的目的。

网络语言求简的另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谐音,也就是“同音取异字”的现象。目前国内网民所使用的汉语输入法,90%以上是拼音输入法,而拼音输入法存在着“选词”这个必要的步骤。例如要输入“韩愈”这个人名,使用拼音输入法需要键入“hanyu”,这时备用的词会出现“汉语”、“韩语”等其他词条,我们需要通过寻找“韩愈”这个词条进行选择,才能正确地完成输入。而网民在网络聊天或是论坛发帖时,为了追求速度,追求简便,往往忽视词条的选择,直接输入系统默认的词条,从而出现一些错别字或错误的同音词。如“今晚我有急事”会变成“今晚我有记事”等等。一些词语在大量地出现错误输入后,甚至会成为网络固定用法。此外,方言、外来语的谐音也是同音异字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如“叔叔”的台式发音会变成“蜀黍”,“可爱”的日式发音会变成“卡哇伊”等等。

1.2 网络语言的从众性

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上网休闲,主要目的是放松紧张的心情,所以不会把大量精力放在网络语言的创新上。一旦网络上出现新颖的网络语言表达,绝大多数网民会将其照搬进自己的语言中,更有甚者会一字不改地照搬使用。这样的现象在最近火热的微博中比比皆是,人们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能将别人的言论“转发”到自己的微博里,从而成为自己的一条微博,加上微博的网式结构,一条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传播可以呈指数增长,所以有些网络语言会出现“一夜爆红”的现象,其普及的速度是传统语言所远不能追及的。

1.3 网络语言的视觉追求性

将文字符号当作图像来看,是网络用语里的一个独有现象。汉字最早出现时以图画记事,从而演变为象形文字,如今的汉字则早已摆脱其最初的图像性,但在网络中这种现象却再次出现。最典型的一个字就是“囧”。囧,同“冏”,它的本意是“明亮有神”,但在网络中,它代表的是一张无奈的脸,同时这个汉字也出现了“郁闷、悲伤、无奈”等新的含义。像这样用文字形态来决定意义的例子并不多见,但这样的现象也说明网络语言追求外表光鲜和独到表现力的特点。

2 网络语言与行业语、黑话的异同

网络语言存在于互联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语言也仅仅只在网络中使用,说明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群是有一定限制的,这和传统语言中的行业语与黑话有所类似,但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

2.1 网络语言与行业语、黑话的相似之处

行业语,是指“某些行业内部交际时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一些特殊的词语。”[3]为了帮助讨论议题,这些用语当中有许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简化,例如可能会直接使用缩写而不必附加解释。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业语。在一个领域当中,某个词汇可能会有比标准解释更为精确的定义。网络语言是网民之间的用语,虽然网民并非一定是网络的专业人士,但为了方便网络讨论,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简化现象、缩写现象使它和行业语具有相似的特征。例如“同意”、“称赞”、“支持”在网络中可以表达成“好评”、“赞”、“顶一个”,但网民会将其简化成“好赞顶”一个词来表达对某内容的赞美;又如“幸灾乐祸”在网络中会表达成“喜大普奔”,意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简称。虽然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是身处“行”中的网络聊天者们能够毫无障碍地看懂其意思。黑话是“一些特殊人群为保护自身利益发明的秘密用语”[4],是局外人所不能了解的语言。人们聚集于网络世界,整个网络交流环境可以算一个特殊的圈子,这个圈子对于从不或极少上网的人来说是相当封闭的,他们很难从现实世界中了解到网络用语的含义。一旦有人在网络外用网络用语交谈,或是网络用语出现于媒体文章中,那些网络圈外的人就会出现理解障碍、理解困难的情况。这和旧时的黑话是极为类似的。

2.2 网络语言与行业语、黑话的不同之处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中的行业语、黑话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1)就定义上来看,行业语限定于专业人士,但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却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只是使用了网络这个统一的交流平台;黑话使用的圈子更加封闭固定,而且倾向于有意识地加密自己的语言,而网络语言的产生是随机、自然的,并没有人为地对外加密。(2)就语言构成来看,行业语与黑话与大众语言的差异大都存在于词汇中,如戏曲行业语里的“误场”(指演员延误上场)、“冒场”(指演员过早上场)、“夯儿”(指嗓子)、“左嗓子”(指高而窄的嗓音)等;犯罪集团黑话中的“条子”(指警察)、“老鼠皮”(指西装内袋)、“天窗”(指上衣胸前的口袋)等。而网络语言与传统大众语言的差异则在字词、句式、标点等各方面都有所显示,如“斑竹”代表“论坛版主”、“吃饭ing”代表“正在吃饭”、“。。。”代表“……”等等。(3)就对外传播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与行业语、黑话的差别更大。行业语和黑话的传播相对简单,通常是经由内部人员或媒体向普通民众传播,其内容对一般生活交流几乎不会造成影响。网络语言的对外传播就比较复杂,有的网民会在网络平台以外的口头交流或书面文字中使用网络语言,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平面媒体也有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存在。特别是网络媒体,由于本身所处的环境就是互联网,为了吸引更多的“同类人群”,网络语言的使用量不在少数。如今,网络、电视、平面媒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同一内容的跨平台传播十分普遍,这就使得网络语言可以大量地对网络外的传统语言形成冲击:一方面增大了非网络人群对媒体内容理解的困难度;另一方面使得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开始侵蚀传统语言,让人对这种新兴的“四不像”语言产生担忧。因此,针对网络语言的管理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世人的面前。

3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与对策

网络语言的兴起,其实质是语言的高速交汇。自古以来由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活动范围从狭窄变为宽广,同时使得不同地域的语言开始交汇与碰撞,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变化发展。而某些语言取得足够强势的地位时会自然而然地排解弱势语言,进而让很多弱势语言永久地退出历史的舞台。网络由于没有地域的限制,全国各地的方言会在这个大平台上以惊人的速度相互交汇、相互影响。除此之外,他国语言也开始以现实中不可比拟的效率对汉语造成影响。如果把传统语言的交汇比作化学反应,那网络就是一个无比高效的催化剂,让这个过程缩短了数十,甚至成百上千倍。这样的环境缺少了语言变化优胜劣汰所必要的时间,网络中由于语言碰撞而产生的新语言规则、新语言要素来不及为大众所认识、理解、采纳,就已经成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为网民所广泛运用。这些新的语言要么很快地消亡,要么仅在少部分人之间传播,要么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被命名为“网络流行语”而被传统语言“招安”成为它的一部分。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3 000余条新词,增补新义400余项,其中不少新词新义就来源于网络用语。

由于网络语言发展环境特殊,人们还不能适应其过于迅猛的发展速度,这样的速度也使人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新产生的网络用语进行规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用语无法控制。要纠正和完善一种语言,其根本是完善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群,只有网民整体的语言素质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做到从根本上纠正网络用语的不良发展。网民使用网络语言的规范与公民树立道德素养的规范类似,就是从我做起,由我及他。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建立正确的语言体系是规范网络用语的基础。遇到新的网络用语,能够知道它是如何构成的,是否符合传统语言的标准。符合的,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它;不符合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做到不妄自传播,越少的人使用,就越能促进其自然地消亡。由于网络用语的产生及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它和行业语、黑话一样属于范围人群的一种语言,所以无论其是否符合语言规范,我们都要尽量避免将网络用语带入非网络的会话与文章当中,否则会打乱传统语言的正常发展节奏。此外,我们在做好自我的网络用语规范化使用的同时,也应起到知识传播者与维护者的作用,纠正身边他人的语言不当使用。就社会层面来看,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语言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语言,使用语言;新闻与媒体工作者要端正自身的职业素养,不要只顾赚人眼球而滥用网络语言。目前网络用语的规范措施才刚刚起步,网络语言的规范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只要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与努力,网络语言一定也能够像传统语言一样,步入健康的发展轨迹。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shzr/shzrdt/201301/t20130115_38518.htm[2012-12-01]

[2]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11(94).

[3]汪大昌.普通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江昕远.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介的文体特征探索[J].华中人文论丛,2011,1(2).

猜你喜欢

黑话用语网民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网聊“黑话”破解词典
00后靠说“黑话”提高社交效率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00后靠说“黑话”提高社交效率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礼貌用语大家学!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