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对策——以重庆市委党校为例

2013-08-15闫联飞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学位党校

闫联飞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一、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概况

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等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样都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但由于发展较晚,招生人数较少,不为社会所熟知。

(一)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简况

1981年,中央党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始了党校培养学位研究生的历史。1990年,北京市委党校、吉林省委党校和四川省委党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正式开始了省级党校培养学位研究生的历史。其后,广东省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黑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委党校、陕西省委党校、辽宁省委党校、上海市委党校、山东省委党校、湖北省委党校、湖南省委党校、重庆市委党校等陆续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截至2011年底,总共有14家省级党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总共招收31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省级党校的学位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等的学位研究生一样均为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统一参加每年1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按地区执行相应地区的国家线,毕业获得由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统一注册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省级党校的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一般都控制在国家计划内,专业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大部分专业只招2~4人。导师制有实行入学后再分的导师制,有实行报考时的导师制;也有实行导师组制的(导师组内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教研部的导师都有)。不管是导师制还是导师组制,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导师制的特点在于学生人数少于导师,有的党校是一个导师带一个研究生,有的是一个导师带2~3个研究生,有的则是几个导师带一个研究生。

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在于:一是研究生和导师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研究生和导师交流的机会和时间都比较多,参与课题的数量也比较多。二是党校教师的实证研究较好,对本省域社情研究比较深入和前沿。三是教研部和主体班次的调研比较多,研究生随行参与比较容易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重庆市委党校学位研究生情况分析

重庆市委党校于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1年底共累计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95人,分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行政管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7个专业。截至2011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正高级专家3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2003年至2010年8年间,重庆市委党校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1项,省部级课题126项。

重庆市委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硕士生导师均为正教授),入学后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大部分导师3年只带一个研究生,少数导师带2个研究生。这样使得学位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有着充分的交流机会,人均参与导师和学校的课题的数量也大为增加。3年下来,历届硕士学位研究生均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2011届12名硕士毕业生共发表论文65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出版专著1本。2010届15名硕士毕业生共发表论文88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2009届11名硕士毕业生共发表论文60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篇。

二、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一)学术资源有待丰富

1.图书馆资源有待丰富

图书馆资源有待丰富主要表现在馆藏图书门类不够齐全、文献数据库缺乏、图书馆开放时间短。重庆市委党校图书馆现有60余万册藏书,相比高校上百万册的图书馆藏确显不足,图书门类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哲学类等社会科学大类学科图书不够齐全。重庆市委党校图书馆现开通了万方、国研网、中宏等数据库,而像知网、维普等中文文献数据库由于多方面原因都没有开通。这对于研究生查阅万方数据库上没有的文献时,要么通过购买像知网冲值卡之类付费下载文献,要么求助于高校的同学帮忙下载,再要么直接到附近的高校或市图书馆下载文献,极大地影响了党校研究生查阅下载资料参与科研的效率与速度。重庆市委党校和其他省级党校一样都是参公事业单位,图书馆大部分周末和晚上以及寒暑假都是不开放的,研究生借阅图书资料只能在白天工作日时间,和高校图书馆基本一周白天晚上都开放相比,省级党校这方面确实不如。

2.学术讲座有待丰富

省级党校的讲座主要是针对来党校参加培训的干部学员,讲座内容主要为政府高官的政策宣讲、理念宣传以及外请教授的时事分析、领导科学等,侧重于对政策的分析、经验的传授以及管理的提升上,而对于学术理论探讨、学科前沿报告的讲座(论坛)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3.学术交流有待丰富

省级党校的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比较少,这对组织或参与学术交流产生一定不便。校内层面正式的有研究生会每学期举办的学术沙龙,但参加者涉及各个专业研究生,主题范围大,讨论共性小,难以深入。校际间主要为参加各类所在学科的年会和少数论坛。校与校之间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沙龙)还有待丰富。

(二)学术氛围有待提升

1.学员学术氛围有待提升

省级党校的学员大致可分为参加培训轮训的干部学员、在职的学历研究生学员和全日制脱产的学位研究生学员,三者生活学习在一个校园内,虽各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但前两者每期人数都在四五百人左右,势必会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影响到学位研究生从事学术科研的积极性。

2.学位研究生人数有待增加

省级党校的学位研究生一个专业一般招2~4人,同个专业3个年级人数加起来可能还不到10人。一个导师可能只带1~2个学生,导师之间研究方向可能不大相同,不同导师的研究生之间研究方向可能也有差异,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的共性可能就更少了。

(三)纯学术研究有待加强

省级党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教学、科研和咨政,其中科研又是与教学和咨政紧密相关的,这使得党校教师的科研主要以实证型研究为主,以解决党和政府理论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主,而对学科内纯学术的理论研究则较少。

三、完善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在课堂教学上注重研讨与实践

学位研究生是省级党校培养的最高教育层次人才,对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不能套用党校主体班和在职研究生班教学模式,也不能采用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大力借鉴高校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党校自身优势发展。一是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开放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实行个人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讲授式教学与课堂研讨式教学相结合;二是采取请进来(外请报告)与走出去(社会调查)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相结合等,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广泛地阅读专业书籍,加强对其在思想方法与科研方法上的指导,既重视培养研究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课堂教学双向评估制度,一方面提高研究生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以利于教师充分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另一方面实行学生对每学期课程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不计名问卷评估,通过双向评估增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和相互促进[1]。

2.在学术研究上注重多方位参与

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是衡量省级党校研究生教育及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省级党校的学位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要忌浮躁心态,忌弄虚造假,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踏实做学问,多方面参加科研锻炼。一是要能撰写有一定水平的综述,能充分反映自己对本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通过发现本研究领域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确定自己要研究的重点难点。二是能撰写课题申请活页(书),以此初步掌握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整体框架,为自己下一步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及以后读博或工作阶段申请课题或项目打好基础。三是能撰写咨政报告并在咨政期刊或党校报上发表,学会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成咨政对策建议;四是能独立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这要作为审核学位研究生能否进入毕业环节的标准之一,这也是省级党校严格坚持国家标准不放松的一个重要指标。

3.在学位论文上突出创新与质量

学位论文环节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学位研究生是否合格、培养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要注重质量,严格把关,重点突出创新与特色之处。一是要重视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选题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属于学科前沿的课题,题目不宜过大和空泛,导师应把握研究生的选题方向;二是建立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学位论文的完成,至少需要经历一稿、二稿和终稿的写作过程。对学位论文增加中期检查环节,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保证,凡中期检查达不到要求的,推迟答辩。三是要严格审核学位研究生的答辩资格。要求研究生不仅各门功课合格,思想品德优良,还要审核发表论文情况,对学位论文进行查重检验和创新性评价,学位论文通过导师审核外,还要对其实行严格抽检,对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必须进行修改,否则不予以评阅和正式答辩[2]。四是学位论文答辩必须要邀请一位校外专家参加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严格规范答辩形式,把握答辩质量。

(二)充分挖掘党校教育优势资源

党校系统拥有高校系统不具有的一些优势和资源,因此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坚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应结合党校自身的优势突出党校特色。

1.在思想建设上利用好党校优势资源

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理论功底深厚、专业基础扎实、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党性修养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在思想建设上要要突出“党校姓党”的原则,在理论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原则,注重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党性上注重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省级党校的全日制脱产学位研究生,3年时间生活学习在党校,经常参加党团组织的各类座谈会,经常参加在党校举办的中央全会精神、省(市)委全会精神的宣传讲座,在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上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在学科建设上要注重优势特色

党校的自身因素决定了省级党校在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发展上特有的优势与条件,省级党校的学位研究生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应努力突出此特色,建立具有党校特色的学位研究生学科体系。如重庆市委党校的学科建设,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着力于重庆地方的党史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执政党基层领导与政策研究、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以及邓小平建党思想研究等,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和社科特点,在重庆市社科界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政治经济学专业着力为区域经济理论、区县经济发展与管理以及企业改革与管理研究,具有较强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特点,有着很强的地方针对性,尤其是区县经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有着实践指导性,对于培养本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注重地方政权法制建设研究和中国地方行政法制建设研究,突出了其专业性和地方性,发挥了党校自身特点和优势。行政管理专业注重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公务员制度研究、地方政府管理研究,以及城市和区县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在科研建设上注重实证与咨政效果

省级党校的科研实力在本省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这不仅在课题申请数量还是论文发表数量上都能反映出来。省级党校的科研侧重于实证型研究,尤其是以党和政府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问题研究为主。研究成果对于咨政和干部学员教学培训都会产生比较强的效果。党校的学位研究生是党校科研的一支重要的辅助力量,在科研上应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注重对本省域及地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多参与到区县地方的实地调研中,多参与到机关部门的座谈实习中,通过实证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数据分析转化为政策建议。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在数字资源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数字资源信息库建设力度。一方面通过购买更多现有成熟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像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校内自有数据库建设,像毛泽东思想研究数据库,中共党史多媒体、时政专题等数据库。二是建设党校间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省级党校之间可大力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本省域内社情数据库并实现在省级党校间横向共享;省级党校(行政学院)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之间可建立数字资源分享平台;省级党校与地方党校(地级市、区县一级)可建立基层社情数字共享平台。

2.在学术科研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在学科书籍、学术期刊上做到及时更新并满足教师和研究生的增订需求。二是制订《党校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著作、教材、论文、调研报告等科研成果以及学术会议(论坛)获奖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这既能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完善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建设。三是在学术会议、学术论坛上多给予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其中包括:校内层面各类讲座、沙龙,以及研究生会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校际层面像行政管理等专业与重庆大学等高校对应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省级层面像重庆市行政管理年会、重庆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重庆市经济学会和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等,以及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论坛。

(四)加强部门统筹

1.加强研究生部与各教研部之间的统筹

一是建立研究生部与教研部的双培养模式。省级党校学位研究生虽隶属于研究生部,但从专业学科及科研方向的角度来说,学位研究生与各教研部的联系反而更为紧密。因此,建议建立研究生部与教研部的双培养模式,建立教研部对对应专业的学位研究生的责任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部和教研部对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管理与科研培养统筹机制。二是让学位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各教研部的教学科研咨政中。安排学位研究生在导师和教研部的帮助下,参与其他教学班次1至2门课程的教学,以提高研究生的助教、助研、助管能力;鼓励学位研究生除了参与导师的科研外,适当参与到教研部其他老师的科研当中,既锻炼丰富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好地辅助教研部和教师工作。

2.加强研究生部与教务、学员处之间的统筹

一是统筹党校干部学员培训和学位研究生教学。省级党校干部学员培训和学位研究生教学各有特色,干部学员培训侧重在实践探讨、实地调研,课上就具体政策和案例以及学员自身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学位研究生教学侧重在学术探讨、理论研究,而在政策和案例分析上则缺少实际经验及相应调研。通过加强研究生部与教务、学员处之间的统筹实现学位研究生与党校干部学员在教学环节的优势互补,既能提高党校干部学员的理论分析能力,又能提高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研究水平同时拓宽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加强研究生部与学员处之间的统筹,利用党校干部学员的优势和资源,为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的调研和实习机会,进一步增强和拓宽学位研究生参与及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和机会,同时也使专业相对比较冷门的党校学位研究生能在各种实习实践中锻炼能力,具备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的相对优势。

[1]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EB/OL].[2006 -05 -26].http://yjsy.ccps.gov.cn/docs/dfyjs/193.aspx.

[2]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提高党校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EB/OL].[2006-05-26].http://yjsy.ccps.gov.cn/docs/dfyjs/190.aspx.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学位党校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太原市委党校元旦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