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3-08-15杨雨婷
杨雨婷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肥 230000)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体现了我党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和执政思维的升华。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著作中对生态问题有所关注和解释,这些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闪烁着时代的光辉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长期以来,人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换取经济的短暂发展,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掠夺自然、征服自然、超越自然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恶化,生态危机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在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关系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中逐渐发展完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而且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3]所以,认真学习和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深刻把握其中深意,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保护生态,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容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是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曾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4]也就是说,人自存在就是属于自然界的,随着自然界一同成长变化。“破坏自然就等于破坏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5],如果人不善待自然,而去恶意破坏自然中的发展规律就会给生态带来消极反应,相应地,生活在当中并属于其中一部分的人类也将自食其果。人类和自然界的相互统一还表现在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来源,它既给人类的自然生存提供了生活资料,让人类得以维持生存和基本的生活,同时它还给劳动者提供了生产资料,保证着人类繁衍和哺育下一代。马克思就曾把自然界比作人类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6]离开了自然这个身体,人类也就无法生存,所以正是因为自然界的供给,人类才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没有了自然界,人类就缺少劳动的对象和工具,就无法得到生存的手段,甚至无法从动物界脱离出来成为“人”。
(二)人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人类生存在世界上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而是除了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7]。这种改造世界的行为就是实践。实践造就了人化自然和人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把提供自己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自然“人化”。因而,缺乏了自然界,也就缺少了劳动。人类从自然界脱离出来并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通过劳动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被自然影响着,同时也间接或直接地对自然界产生影响。然而,人类从事这样的活动并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并在规律的约束下合理地改造世界。“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8]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9]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一次对生态的破坏和颠覆,都是以牺牲人类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所以如果不采取措施弥补和挽救,随着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资源短缺等问题,人类最终会失去自己的生存环境。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现代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在私有制社会,个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眼前利益、社会财富和权力地位而开始争夺自然资源,放弃了自然环境本身的生长轨迹途径,而科学技术的应用,更使他们获得竞争的优先权,更加猖狂随性地展开掠夺和大肆污染,从而给人类自身带来不可言喻的后果。正如马克思曾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哀颓为另一方的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10]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更多的是被用于研究如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入侵和统治,如何更好地与发达国家竞争并取胜,尤其是一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一方面打着“人权”、“人道主义”的旗号,一方面却在积极开发高新武器,发动大量的入侵战争,给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伤害。
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工业,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种工业发展道路是对自然极大的、毁灭性的伤害,这严重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人和自然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随着生态危机的步步逼迫,资本主义国家也渐渐尝到违背自然规律的严重后果。而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又无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所以无法使人和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然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人类不再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没有节制地采掘利用自然,破坏正常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而是进行合理地调节和控制,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因而,生态问题从本质上就归结到制度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必须变革社会制度。
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大历史性的进步。”[12]在生态文明时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文明时期的神化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的依赖自然、工业文明时期的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长。生态文明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由于过度开发自然、换取短暂经济利益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13]。生态文明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若想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4]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在2012年的十八大中,党中央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放在新的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由此可见,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困境指明了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有着突飞猛进的增长,到2010年我国GDP甚至超越日本,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过度开发和浪费自然资源,加上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自然的承载能力越来越低,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和自然的破坏严重阻碍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处理妥当,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后退。
近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土地荒漠化加剧,越来越多的建筑用地由于供大于求遭到闲置;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以及浪费造成地下水的严重匮乏;石油、燃气等资源逐渐枯竭,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大量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人口不断增长使得资源供不应求,同时人类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这些触目惊心的现状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巨大困境。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走出困境,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加大科技创新,控制人口规模,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提倡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15],“实现发展—人口—自然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16]。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并指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只有坚持这个总布局,才能最终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纳入,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具体和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速度地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时,也为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自然和人为灾害频频发生,生态危机严重束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建设生态文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就缺少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发展也就不会可持续,更别提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按照五位一体的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为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生态文明建设困境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追求自己的私欲和眼前利益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人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地破坏自然,没有节制地采掘利用自然,破坏着正常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导致生态岌岌可危。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并指出人类不合理的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提及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9]507温室效应、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石油短缺等事实无一不验证了恩格斯的预言,启发着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但人类只有将生产与消费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才能实现过渡。”[17]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夸大经济效益,忽略生态效益,用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来换取经济的增长,造成了环境恶化,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困境,这些困境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面对着残酷的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我们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反思近代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的活动,自觉保护环境,养成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的意识,“把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当成自己应主动去建立对立面的统一关系的自然界,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18],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
(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曾提出“合理调节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11]207他认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对人或自然进行合理调节,依据自然发展规律来利用自然,使得社会朝着最有效的方向发展。当前,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也要合理调节人类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式。
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党章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发展循环经济,改变以前传统的发展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的践行。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这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直接相通的。”[20]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节约资源,避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和开发,使得效率更高,消耗更少;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变高,对不可再生资源加强循环利用,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所以,循环经济从真正解决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有助于我国最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有着许多理论和时代价值[21]。我们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包含的生态价值观并以之为指导,不断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之路,最终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
[1]网易财经.胡锦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EB/OL].[2012 -11 -08].http://money.163.com/12/1108/11/8FPK9AIV00253B0H.html.
[2]洪玉梅.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培育路径选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2).
[3]王江.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5]王维平,庄三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65.
[6]陶静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观照[D].合肥:安徽大学,2010:22.
[7]邓强.论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10):6.
[8]张风帆,李东松.循环经济的生态哲学意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8):1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7.
[10]李慧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27.
[1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
[12]刘芳,李娟.法律生态化:生态文明下中国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C].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09:116.
[13]腾讯网.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EB/OL].[2008-07-17].http://news.qq.com/a/20080717/000646.htm.
[14]曹云.十七大报告首提“生态文明”理念寓意深远[J].中国林业,2007(10).
[15]王资博.生态民生发展的重庆实践路径及启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4).
[16]李崇富,李建平.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2.
[17]谢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D].延边:延边大学,2011:36.
[18]倪志安,王培培.马克思时间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时间启迪[J].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59.
[19]新华网.科学发展观[EB/OL].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9921804/1.html.
[20]叶耀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41.
[21]常宗耀,关玲永.合目的性: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一个认识[J].探索,2012(6).
(责任编辑 张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