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探索
2013-08-15肖志军马茜茜
颜 涛 刘 蓓 肖志军 马茜茜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中国共产党是共青团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党建立共青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共青团在青年中卓有成效的工作,协助党实现其奋斗目标。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党和团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共青团的基本工作特征和方向,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共青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巩固党的基层组织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迫切要求。
一、“党建带团建”的提出及其内涵
高校共青团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和活跃,最具青年影响和创新精神的组织,是维护高校稳定,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保障。要保持高校共青团的正确方向和坚强战斗力,党建带团建显得尤为重要,是新时期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地党组织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各个方面探索党建带团建的有效形式,使基层党建和团建相互促进,进一步夯实党的青年工作基础。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按照“五个有”的标准,创造性的采取了“联创共建”、“两学一研”等多种方法,建设了一大批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的“五四红旗团委”,使基层团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培养和推荐大量优秀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
“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建”首先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要善于把握新形势,真正把培养教育青年,造就新一代合格接班人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努力创新工作理念和机制,不断改进青年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使党的事业永葆青春。“建”也包括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切实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紧密围绕学校中心任务,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和组织覆盖、活动覆盖、服务覆盖,有效汇聚广大青年学生的力量,成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正能量”。“带”主要体现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通过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工作发展、优化工作条件这“三带一优化”,指导和帮助团组织搞好自身建设,发挥团组织的应有作用。“党建带团建”尤其要重视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要选优配强、从严要求,帮助团的干部“养成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的作风,查实情、说实话、干实事的作风,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官的作风,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团组织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转型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医药院校共青团不仅要深刻认识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新一代青年特点和需求变化,更要主动把握传统中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专业特色抓团建,激发当代中医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传统医学的现代化而奋发努力。学校党组织也要从保证中医事业特别是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高度,充分重视共青团在青年学生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好这项工作。
1.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社会经历转型期
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中国社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改革开放初期享有的“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后发优势等已逐渐稀释,发展贡献逐步减弱,经济增速逐步放慢;另一方面,一些深层矛盾日益凸显,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日益累积。要破除这些障碍,保持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进步,就必须推进新的更加深入的改革,调整不适应发展的机制体制,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复兴之路。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利益冲突,激烈的思想论争和制度变革,无疑将极大地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极大地考验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团干部应着力增强自身理论功底和全局理念,从顶层把握政策思想;团组织应着力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准确把握青年动态并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广大团员青年应着力增强改革意识和法治观念,既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也能包容改革。
2.中医遭疑“伪科学”,传统医学经历现代化洗礼
近年来,中医频遭质疑为“伪科学”,究其主因一是其用传统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易堕入玄学批评;二是中医实为经验科学,建立在大量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诸多观点至今仍缺乏严格的科学证明。但上千年的医学实践早已证明其价值,而且中医的整体理念、辨证论治等还颇具现代观点,在中国百姓中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所以,我们既不能放弃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学,但在变革、发展传统医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将其理解为单纯对抗“西方化”,核心理念应是中医的现代化,是中西医的互补交进。从上世纪末开始,业内出现了一系列对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的革新之举,如中医哲学观的新创造,分形经络的提出,藏象分形五系统等等,开始破题中医现代化。中医药院校是中医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共青团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干事创业,要通过校园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中医现代化的意义、革新的思想、主要的路径、取得的成果、青年的作为,鼓励中医青年学子主动参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进程。
3.大学告别“扩招热”,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
2009年,全国高校扩招基本告一段落,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重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各院校频推教改计划,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强调思维创新和技能训练,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等等,越来越多的将团组织传统活动项目和活动阵地纳入“第一课堂”范畴。在此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一方面要更加强调对课堂教学的支持,围绕服务青年,服务成长开展工作,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如何转换固有思维,服务学生切实需求,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拓展活动阵地,创新工作方法,补位不越位,不断增强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世界迎来“云时代”,青年深度体验数字化生存
20世纪的上半世纪,由于现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我们惊呼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今天的人们正越来越多的讨论移动互联、云计算、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能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变化:可穿戴装备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顾问,分布式处理为每一个家庭配备家庭医生,远程医疗可能大幅提升诊疗水平和行业集中度,微型机器人会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微创手术,大数据处理也许能从个人行为习惯预测疾病的发生……变化的当然还包括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医疗教育的实施方式。当前,学校团组织主要面对的挑战来自于网络传播的颠覆性,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都可能制造舆论,都必然影响大众以及事件相关人,都有机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教育和受教育不再是单向传递和反馈的一次性传播过程,而成为一个极具开放性、互动性、延续性的传播循环。
三、当前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高校党组织在高质量地完成自身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培养和造就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各高校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学校党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迁,各种组织都会面临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是根本性的冲击和破坏,“解构”、“重构”、“再造”成为组织长期的使命和挑战。当前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大部分也来自工作环境的改变,如果党团组织不能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既往的经验和优势反而可能成为发展的阻碍。
1.高校团的工作的目标定位
高校党组织赋予了共青团所担负的工作职责,确定了团组织的年度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有这样一些定位:
①“救火队”:共青团主要负责了解青年动态,协助各级党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②搞活动:负责开展学生课余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生活。
③素质教育:通过实施素质拓展项目,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④志愿者:组织重要庆典和大型活动的学生志愿者,展现学校形象,减轻工作负担。
学校团组织的职责构成一般包括了上述几种或全部,在新的形势下面临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管理方式改革和校内外公益组织、专业培训机构以及新兴社会企业的多重挤压,传统的活动阵地、特色项目、工作绩效和干部作风都受到一定的冲击和质疑。面对新的局面,学校团组织应重新辨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真梳理并明确自身目标定位,主动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保持团组织的朝气活力。
2.基层组织建设的虚化、僵化、弱化问题
与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相似,团的组织建设同样存在越到基层越乏力的现象,如组织覆盖不到位、支部活动单调数量少、理论学习走形式、支委影响不如班委、对学生需求回应不及时等等。近年来,各高校大力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在学生寝室、社团、项目中建立活动团支部,开展红旗团支部创建活动、团日观摩活动、素质拓展认证等,使团组织的覆盖面更广,活动项目更加贴近青年成长要求,但层级管理过于僵化的问题依然存在,组织功能在网络空间有弱化的趋向。这主要表现在,新媒体特别是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的兴起,极大地吸引了青年学生的参与,学生在线时间明显延长,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学校团组织的自办网页仅有宣传展示功能,学生访问数量极其有限,线上和线下活动脱节。另一方面,学校团组织也缺乏必要的资源随时了解网络动态,更无法对学生行为和诉求做出及时回应,学校实体的管理层级划分导致信息传递链条过长,不仅效率不高,也容易出现信号失真。
3.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包括党团联系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任用机制等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安排。随着高校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各个高校纷纷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责权关系,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此外,高校在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力度上也是最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校院两级重视程度不同,学院一级不仅经费有限,对团的工作的认识也不到位,团干部流动性大,工作以完成学校团委任务为主,且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传统的精品项目,使各项工作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4.教育方式和活动形式日渐老化
团组织开展学生活动的主要方式过去以各种竞赛为主,对学生的教育集中在主题团日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团校培训等渠道,越来越难以适应青年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和现代传播方式的变化。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偏重于约束,对校外合作方的选择主要诉求是提供赞助。有一些学校设立学生文化素质讲座、论坛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专业能力,促进思想交流作用非常明显,但邀请的讲座专家往往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而且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以上问题的出现其实都和工作方式的陈旧有很大关系,对各种校内外的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没有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工具的作用。
四、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途径探索
1.以服务青年成长为导向,澄清中医药院校团组织工作目标
高校团委作为离广大团员青年最近的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是值得学校各级党委重视和利用的资源。作为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参与者,高校团委应走入广大团员青年中去,广泛征集其对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的意见。高校各级团组织的设置应开发多种组织形式,并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构建“班级团支部、社团团支部、公寓团支部、网络团支部、活动项目团支部”等形式,以班级团支部为基点,依托全方位、网格化的组织设置方式联系青年,感知青年,进而赢得青年的认同。通过这样的“走入”,探索出青年们广泛接受的工作方式,用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引领新时代团员的思想政治方向。
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最根本目标带动广大团员青年的全面发展,最终的工作接受者是团员青年。毋庸置疑,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行业的需求和团员青年自身的需求。首先,团组织的活动应更加生活化,贴近广大团员青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归属感;其次,积极倡导有目标导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开放协作、充满现代意识的成才理念,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再次,专注做好共青团组织最擅长的工作,创新理念方法,打造活动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意识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学生的共同培养。
2.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1)建立“党建带团建联系人”机制
自我教育不是对学生的放任教育,而是充分体现学生同样作为教育主体地位的主动性教育。学校可以在党委学生工作部设立专门的学生党建指导站,一方面统一协调各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选拔那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到各团支部担任“党建带团建联系人”,根据各分党委/党总支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基层团支部的日常活动、推优入党和民主评议等工作。联系人应成为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第一时间发言人,必须及时反馈学生思想动态,在同学面前敢于亮出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学生党建指导站可以组织师资力量对联系人进行定期培训,从理论上、实践上正面回答青年学生的关切和疑问,促进党团员的共同进步。
(2)建立党团活动结合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的党团活动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状况并不理想,党团活动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活动阵地和资源不共享,党团交流很少。有的学生党支部主要工作就是发展党员,活动很空或者基本没有;而团支部的活动要么很“死”,要么很“乱”,缺乏必要的规范。学生党支部的活动与团组织的活动可以更加注重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尤其可以大力开展党团员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真正体现以“带”促“建”。
(3)建立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党建带团建专项考核机制
学院党建带团建工作不仅是指导分团委/团总支开展学生活动,因为活动的覆盖面毕竟有限,还是应当重在建设。学院对团组织的建设规划,团干部的使用管理,安排师生党员参与和指导团组织建设的情况,经费的投入情况,取得的具体成效等等,应逐步设立比较科学的考核指标,纳入对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3.以创新服务为重点打造活动平台,增强党团组织的吸引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代的党建带团建工作者应该借助新的宣传方式,新的工作平台,新的工作理念来吸引新一代的团员青年。
第一,以服务为先导,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发展大局”为己任,开发服务新项目,拓展服务新途径,协调校内外部门和机构集中为大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志愿服务、实践信息、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就业辅导、维权受理等多种服务;。
第二,以专业为特点,加强团干部的专业能力建设,组建服务团员青年的高素质团队。团干部要破除个人包打天下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专业分工和团队协作的力量,通过事务中心、宿舍工作站、在线服务平台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要有意识培养青年团干中的党建理论专家,能够协助外聘专家开发更加贴近青年的教育课程,并及时跟踪评述热点问题。
第三,以学生个案为基础,追踪学生成长历程,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以专业学习为例,从入校的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到学习障碍突破和学习路径选择,到专业实习实践和就业技能训练,形成比较完整的指导体系。
第四,团组织也要擅于借船出海,应擅于借助公众信息平台搭建宣传教育阵地,如飞信、QQ、微信、微博等工具,拓展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