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全局史观和大历史视野——史学研究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方法性商榷
2013-08-15李云鹏
李云鹏
以“精”“专”二字为指导我传统史学研究,常以对局部历史的具体考证和专深性探索见长。在学者们长期的探索积累过程中,大量的史学研究成果成功且准确的还原了宏观历史图景的局部细节,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对总体历史发展的全局性把握方面,现行的相关史学工作却显得极为有限且纵深肤浅,继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史学建设在历史演进整体表意上的理解性障碍,使得有关的史学科研多少陷入了一种深入洞穴不见群山,只见树根不见森林“专而不博”、“精而不全”的研究倾向和研究桎梏之中。正视传统史学“专”“博”割裂的固有缺陷,探索“博而至专”、“专而通博”的史学研究新路,则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在空间上的联系性及时间上的连续性,进而成功建立起专精史观基础上普遍联系和持续发展的全局史观,并最终鲜活且毫无遗漏的呈现出人类历史发展画卷的艺术全貌。
一、建构紧密联系的空间全局史观
从横向地理空间构造的角度来看,各级地缘区域内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来都是彼此紧密联系与不可分割的,任何固定空间范畴内文明、国家以及族群的历史演化都一般会受同一或其他空间范畴内文明、国家以及族群历史演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不同文明、国家以及族群之间紧密联动、相互塑造的互动史。并且,这种人类社会间的互动互构效用随着总体历史的不断发展而越发的突出和明显。然而,我国传统意义上以地理空间辖区为分界线相互区分的史学研究 (如国别史和区域史的研究),往往过度拘泥于其专注研究的空间主体,却常常忽视这一研究主体作为一个更为高级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与系统其他要素间的紧密互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变力对该空间系统整体以及其内部其他要素变化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造成了有关研究在思维及成果上的片面性,最终反而制约了其研究的价值深度。
以史学研究探析 “明清鼎革”为例。1592年到1598年爆发于东亚世界中、日、朝三大地缘实体间的“壬辰战争”作为一种由东亚世界总系统三大主体迅速互动产生的强大变量,实际上对东亚三国的历史发展尤其是以“明清鼎革”为代表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亚于国内治理意义的重大历史震动。具体来说,这场16世纪末期由日本新贵当权者丰臣秀吉基于其国内社会变化及统治矛盾而发动的 “征明侵朝”大规模对外侵略,以朝鲜李朝党争不断、军备松弛的腐败政治现状为有利契机,不断顺利推进并迅速扩大,进而将明廷卷于其中,酿成了涵盖东亚主要实体在内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此种马拉松式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迫使明廷用兵“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靡费数百万”,[1]8358其国力遭到严重损耗,一度到了“环视库房,一空如洗,所存库者,二百万耳”[2]786、“天下殷实之户比十年前十减其五”[3]139的尴尬境地。明末业已形成的社会危机越发严重,明朝的内部衰退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借这场战争对明廷军队尤其是辽东精兵的大规模牵制,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一改以往对明恭顺谨慎的态度,开始推进大规模军事扩张,大败以海西四部为首的九部联军,进而 “乘胜向北,斩级四千……军威大振”[4]4。而明廷制约其崛起的精锐有生力量则也在此次战争中也遭到了重大消耗:具有关研究显示,明廷初次出兵朝鲜用兵七万四千人,实际损耗两万五千人;第二次出兵朝鲜用兵十一万七千人,最终损兵五万八千人。[5]5138这样,有明一朝便逐步丧失了压制辽东以东的绝对军事优势,其对女真诸部的异动只能被动的采取羁縻政策加以安抚,以求边防之宁。这便埋下了女真族不断做大且取明而代之的重大隐患,进而促成了“明清鼎革”的最终出现。
另外,壬辰战争还对明清延续性的厉行海禁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场由岛国日本发起的大规模战争,使得中原王朝对来自海上的威胁越发警惕,终而达到了彻底实行海禁的地步。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德川幕府几番示均好不得要领,中日两国的官方接触长期处于中断状态,近世两国的相对隔绝状态得以形成。而与“明清鼎革”紧密相关的部分历史事件也与壬辰战争有着直接或间接密切联系。这其中以后金征朝(丙子胡乱)最为突出:壬辰战后,朝鲜深感明廷的再造之恩,认为这是“自开辟以来,未闻于载籍”[6]3856的大德,进而更加坚定了其“忠明事大”的长期国策。对后金对其取消明廷属国地位的要求以“宁以国毙,岂忍去正朔”[6]3317的言辞坚决予以回绝。后金遣朝使节,也同样受到朝鲜百姓 “观者赛其路,群童或掷瓦砾以辱之”[7]205的蔑视与驱逐。朝鲜这种拥明仇胡的立场经过壬辰战争的强化而越发的强烈,终于耗尽了女真王朝的耐心,从而诱发了清军断“明廷右臂”的大规模武力征伐,酿成了朝鲜史上著名的“丙子胡乱”。
总的来说,“壬辰战争”作为一种由不同地缘主体间通过东亚世界整体体系互动产生的全局性作用变力,对以“明清鼎革”为中心中国历史的局部演化产生了导向性的重大影响,并且也为东亚三国历史的具体研究提供了额外的整体性观察视野,因而具有远超其本身意义的历史研究价值。如果三国历史的相关研究者从传统的本体空间范畴史学研究的方法出发,仅仅关注和探究专一的固有领域,则其相关成果很可能会陷入孤立和片面的状态之中。因此,成功跨越和驾驭中、日、朝三国互相联系的内部史料,重新从东亚历史发展的宏观整体出发,探析三国相关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中著名的“明清鼎革”作为组成东亚世界的一个组成局部,其所拥有的具体功能及其演化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整体变化的外发作用力,三国国别史研究的完整视野才有可能得以最终展现。
二、建构不可割裂的时间相继史观
从纵向时间轴的视点来看,人类历史的发展又总是处于因果相继、环环相连曲折前行的总体状态之中。任何时间概念上的局部历史作为组成总体历史的具体环节,既具有可供单独研究的独立体系与完整结构,又具有总体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阶段性特征,并且其总是处于一条前后相接、不可割裂的历史因果链之中,是这条完整因果链的某一环节。因此,如果忽略总体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及社会历史长期运动的积累性要素,仅仅孤立割裂的思考和观察特定时期的局部历史,其结果无疑会是单调片面且缺乏说服力的。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在某一时间区域内的任何短时变化都必定是其内部事物渐次解构进而向前发展的结果。[8]2故而,如果人为地割裂和忽视历史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将不同质的历史时期机械区分开来,跳跃且断章取义式的对之加以研究,人们便不可能理解历史发展的演化性意义,以史为鉴的实用目的也便无从谈起。
另外,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还是一个受多重矛盾和条件影响制约的极其复杂的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轴常常会受到多种偶发性干预变量扭曲作用的持续干涉,进而变得曲折回环和动荡多变,但无论这些偶然性的多重干预变量如何作用,人类历史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演进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如果研究者将研究的视野过度局限在作为细节的局部历史发展上,则其很可能会被这些细节的扭曲成像所欺骗,进而丧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总体属性的合理把握,造成误读、误判历史的严重后果。近年来,人们对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必然性的质疑,便是这一研究弊病的典型体现。长期以来,有关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相关研究都密集集中在以苏联史为代表的阶段性历史区间内,形成了一种将苏联史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倾向,并随之产生了以苏联历史发展曲折起伏并最终消亡的演化曲线作为标准,描述和阐释具有全局属性社会主义总体历史发展的潜在思维定势,这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必然性的大面积否定,而这种否定则无疑是武断的。因为其完全忽视了整体历史发展的复杂曲折性,看不到总体历史进程的宏大全局,因而并不具备合理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力。
我们知道,西欧资本主义从萌芽到形成再到彻底战胜并取代封建旧制,经历了种种挫折并且耗费了数百年的漫长时间。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范例。法国社会资本主义体制从发端到完全确立,经历了两个帝国、三个王朝以及五个共和国[9]26的复杂历程,在此期间内,无论是封建王朝的短时复辟还是类似第二帝国的倒行逆施,都不能否定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创建的历史必然,因为,法国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已经被总体历史的长期发展彻底证明。同理,1917年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创举,其距今更尚未超过百年之界。因而,以这一短时历史区间内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偶然性挫折为依据,做出有关于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必然的终结性判断是极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由此,只有树立起长远视域下发展的大历史视野,我们才有可能科学而准确地洞悉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实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历史的总体发展是一部在空间上相互紧密联系;在时间上因果相继连续不断的宏伟画卷,其既具有丰富精深的诸多细节可供人们挖掘钻研,更具备宏大曲折的总体表意需要人们认知明确。因而,只有将历史发展的局部细节与总体历史发展的宏观全局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完整的全局史观和大历史视野,历史研究的价值才可能真正得以体现。
[1]日本传[C]//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董其昌.神庙留中奏疏会要[C]//南炳文、汤纲.明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4]魏源.圣武记[C]//开国兴龙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
[6]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蒋菲菲,王小甫,等.中韩关系史古代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8]刘金才.町人伦理思想研究——日本近代化的动因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李云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J].唯实.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