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角看邓小平的人才现代化思想
2013-08-15吴少娴
吴少娴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并且要“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化,这对人才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以上缘由,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角重新审视邓小平的人才现代化思想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邓小平在1977年5月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 ”[1]40
(一)人才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现代化的技术和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运用这些技术和制度的人是否具有现代性。一个国家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管理办法、制度形式,但如果还是由传统的人去执行,那么无论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办法、制度形式,都无法发挥作用。
中国毫无疑问是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但是邓小平也不能保证他百年之后,自己制定的现代化路线一定能坚持下去。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传达了这样一种担忧:“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 ”[2]380所以,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担心的是缺少坚持现代化建设路线的人才,而不是担心现代化的路线不对。因此他强调要通过大力培养人才把中国的人口优势变成人才优势。
(二)人才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只有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实现经济上的大飞跃、人民生活的富足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大有希望。
党的基本路线确立之后,交由不同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是不一样的。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时指出“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 ”[3]38历史也证明,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只有干部选得好用得好的地方,党的路线、方针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选拔具有党性的现代化人才来“添砖加瓦”,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变质。
(三)人才现代化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
如果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邓小平认为从现实来看,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危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外交、外贸关系,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文明制度下,国与国的竞争不在硝烟迷漫的战场上,而在所谓的“国家软实力”方面。国家软实力是一种竞争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
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所以邓小平强调“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2]380,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四)人才现代化是应对高科技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核心力量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中国评论财富的标准要转换到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上来,而不能再局限在土地和自然资源上。知识、智力、创新能力的载体就是人才。高科技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只有主动应对挑战,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技竞争和国家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邓小平指出“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必须抓住人才,使用人才,没有人才保证,就无法真正抓住机遇,也无法用好机遇。”[3]12人才是一个国家在高科技时代兴旺发达的核心力量,只有培养一大批能当重任的现代化人才,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二、实现人才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邓小平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然要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具备现代化的素质和能力,符合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各项目标要求。
(一)政治立场坚定
邓小平认为选人用人必须讲政治条件,因为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能指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才,就只能依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人才。邓小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1]266-267所以邓小平指出中国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现代化人才,必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人才。
(二)专业能力夯实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未来国力的竞争是人才实力的竞争,更准确地说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竞争。邓小平强调“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1]262。 所以邓小平指出,建立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专业能力夯实的现代化人才队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三)思想观念解放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很多新事物和新问题,如果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人没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墨守成规,就不可能实现跨跃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改革开放引起的姓“资”姓“社”的争论,极大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针对这样的情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373进而他提出判断一个事物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所以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树立全球经济的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372。
三、实现人才现代化的具体途径
为了实现人才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邓小平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发现、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措施。
(一)重视教育,自力更生培养人才
邓小平培养人才的途径是多层面的,但是根本的途径是通过重视教育,自力更生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台阶,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但由于文革把知识分子放到“臭老九”的位置,加重了人才缺乏的境况。因此邓小平提出要树立“人才现代化,基础在教育”的观念。他反复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即使经费紧张,也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275并且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人才。
(二)任人唯贤,拓宽视野选拔选人
邓小平反对拉帮派、搞宗派主义的行为,因为“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 ”[2]301他强调“选人不完全是从党的系统里面选,视野要开阔一点”[2]315。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广开进贤之路,搞五湖四海,避免只在党政机关或周围熟悉的少数人中选干部,反对任人唯亲[3]32。另外,邓小平还强调选拔基层人才,认为不会深入到群众中去选拔人才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因为很多事实证明一些毛遂自荐担任工作的干部,很快就作出了成绩,比单是从上面指定的干部合适得多。
(三)更新观念,打破常规使用人才
邓小平认为使用人才要打破排资论辈、求全责备、盲目排外的习惯作法。其一,论资排辈“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1]225。他认为要破格使用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年轻人才,因为进行现代化建设最终还是要靠真正干实际工作的年轻人。其二,邓小平指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哪怕是有弱点、有缺点,只要有真才实学,也要放手使用。他强调人才难得,要抛弃个人恩怨,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因为“我们人才本来就少,决不能再浪费人才,我们经不起这个浪费。”[1]265第三,邓小平强调只要是爱国的、有事业心的人才,无论国内国外的都可以用。他“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 ”[2]378“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2]32
(四)以人为本,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尤其是技术移民有增无减。高技术人才带走的不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知识和智慧。这些高技术人才选择移居他国恐怕与束缚人才积极性的旧体制是分不开的。要实现人才的现代化,邓小平认为就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首先,要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高技术人才的收入,彻底改变付出与回报不相等的情况,对于有重大贡献的人才除了给予奖励,还可以提高工资级别。此外,要解决对专业人员的职称评聘问题,“要建立学位制度,也要搞学术和技术职称”[1]224。
四、邓小平人才现代化思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
邓小平的人才现代化思想以时代需求为出发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我们如何发掘和使用现代化人才提出了重要决策依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历史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监管力度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20年过去了,这一目标却一直悬空。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以及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在中央加大投入的同时地方财政也跟上步伐,杜绝“效率不高、奢侈浪费”的现象。在全成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和经济责任审计,从制度监督入手,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到位更能使用到位。
(二)加强干部队伍理想信念建设
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然而,现实当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消极腐败问题多发,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重障碍。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建设,更深层次地进行反腐斗争,建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
(三)切实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人才往外流、人才受不公平对待的现象。这些现象迫切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切实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机制,让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对应的荣誉和实惠,切实为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加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还要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导向,对人才的贡献进行量化考核,让有能力的年轻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深化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对工作能力、专业水平、职业道德进行科学评价。最终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可成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小康社会新局面。
[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