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2013-08-15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
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 汤 宇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数学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提问
目前,有的高校教师在给学生上数学课的过程中,在课堂上还是以自己为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提问的对象大多都集中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有的学生被老师提问的机会很少,甚至一学期都没有被数学教师提问过。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题的机会更是很少。在课后数学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对于一些学生不是不想提问他们,主要是怕提问这些学生他们回答不上来,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有些学生提问,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等。
2.为了提问这一程序而提问,效率不高
通常高校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多数都是追求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有的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对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搞小动作或是打瞌睡的现象,然后通过提问来进行对学生进行惩罚,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提问的逆反心理或害怕提问的心理。
3.缺少提问的“支架”,忽视学生情感
高校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一时间的回答不上来,然后数学教师又缺少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及时地向学生提供帮助学生回答的问题的支架,在提问方式上,等待时间和反馈等方面随意性强,这样就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严重的现象还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障碍。
4.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谓的问题难度,是问题实施中学生应对机率,答案达标水平反映的问题操作和适度。高校数学教师在提出的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完全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认知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数学教师凭空设想来决定的,数学教师的评判让学生形成了认知的困难。这样就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认知水平,即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还阻碍了数学教学的进程,同时又破坏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很不利于数学教学。
二、数学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1.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和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数学教师搜集的教学内容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将注意力集中,对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所以,高等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要根据数学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然后巧妙的运用好数学教材,找好切入点,刻意的设计一些可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一些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目的。
2.问题要面向全体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高等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设计问题。让学习好、有自信的同学回答难一点的问题,学习不好的、缺乏自信心的同时又需要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会越来越感兴趣,会觉得还有更多的知识要学,学习不好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会有信心,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
另外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面子,不要都是提问同一个学生,要注意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学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有规律的提问,时间一长,学生掌握了数学教师提问题的规律,就会猜出下一个问题谁会回答,这样就会使其他的同学不注意听讲。所以说,高等数学教师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还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做到让全班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上数学教师提问的学习活动中来。
3.教师提问态度要和蔼
在课堂上,如果数学教师提问的态度语气强硬的话,就会使学生回答问题感到有压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恐惧的心理,不仅影响课堂气氛,更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态度要和蔼、让学生感到轻松的感觉。例如,在进行提问题的时候尽量使用一些我可以提问你吗等,这样委婉的语气。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要用一些表情、手势,这些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同时还要带有鼓励的眼神,让学生消除恐惧感,感到老师的亲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同时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另外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高校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虽然高等数学教学在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数学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学生就能够牢牢的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更能加强高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另外还能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与此同时,也发挥了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的作用和学生是主体的作用,最终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1]陈玉琨,代蕊华.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于漪,陈贤德.教师的修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张仁贤.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