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德育时效性的心理学思考

2013-08-15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孙丽婷

电子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价值观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孙丽婷

高校德育是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受教育者,目的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得道德价值体系。德育教育的成功不仅与学校、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受教育者的的意志、情绪、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到校的德育实效性,谈谈下面粗浅认识。

一、德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高校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使受教育者形成普遍的,完善的人格。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种基础的社会人文科学。首先,从理论上讲,两者都是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的社会化过程为研究内容的,这样在研究对象上两者形成了交汇点。其次,高校德育和心理学相互发生作用。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而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会对其本人的心理活动起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在学生产生认知偏差或者已有的价值体系和新的价值教育相冲突候,高校德育者要把握其中的心理因素,分析造成认识不协调的各种因素,然后施加适当的教育影响,予以必要的帮助,提供可能的条件,使教育者的认知系统趋于平衡。

二、影响德育教育的心理因素

高校德育的教育对象是人,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德育的内容离不开人的心理,意识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包括动机、兴趣、理想等理性特征,又包括情绪、情感等非理性的心理特征。它们对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监督、调节、支配作用。

(一)需要,欲望在个体道德体系形成中的作用

需要是有机体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激发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动因,是价值意识的深刻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面临着大量的信息,而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它只能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实践证明,主体选择信息的客观依据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和欲望进行选择。因此,主体优先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是与其特定的欲望和需要密切相关的[1]。一旦主体发现对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时,其便会对这种客体产生很大的兴趣,促使主体对客体产生稳定、集中的注意力[2]。”由此可见,以欲望、需要为核心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是个体道德体系得以形成的深刻基础。

(二)情绪,情感在个体道德体系形成中的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无不掺杂着复杂的情绪、情感体验。情绪不仅对个体道德体系起着动机的作用,并且对个体行为起着维持和强化的作用。首先,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或者说情绪,情感是人有意识活动的动机之一。可以满足个体的需要和兴趣的某种客观对象符合主体的某种欲望和需要,就能诱发主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出主体与该客体构成现实的主客关系。反之,则持有否定的态度,就会产生疏远的情感心理。其次,情感作为与个体道德体系相联系的一种情感因素,对个体的行为起着一定的维持强化功能。只有正向,积极的情感才会放大个体的需要,才能使个体的实践活动具有方向性并且具有持久性。

(三)意志在个体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意志是人自觉地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3]。它是在需要,欲望,情绪情感等价值心理的基础上,把他们的内容综合成为有目的的活动,并使之向一定的方向转化。意志在此活动中的作用主要变现为:第一,认识过程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促使认识过程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认识广阔而深入,并有一定效果。第二,意志起到强化主体正确行为、形成稳定行为习惯的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个体在认识活动中清楚行动的目的,从而达到活动结果的作用。因此,由于意志对个体行为支配作用的长期性和经常性,从而使得个体行为既符合内在欲望的需要,又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它就能指导并推动一个人经常练习、重复和强化一定良好的行为,最终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个体道德体系的形成[4]。

三、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个大学生作为我们祖国的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正处于由半独立半依附向完全独立的阶段发展,也是其个体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将社会倡导的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如何让大学生将学到的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时,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知道,在个体道德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人的需要,情感等心理学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心理因素的调控作用,从而有助于使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高。

(一)高校德育教育要以“以人为本”为理念

人是理和情的统一体,除了对真理、价值的追求,人还追求真挚的情感。尤其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之中,做到心理相容、情感相通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将学生作为主体,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使教育合理化。也只有基于这一理念教育才能产生更大效果。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体现以人为本,关键在于能否以高尚的、诚挚的、炽热的情感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另外,由于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环境,社会经验,家庭背景等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并处于复杂的变动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尊重人的个体心理差异,做到因人施教,才能真正体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取得实效。

(二)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机制是通过他们的心理机制起作用的。社会存在的多样性的价值观,如果与大学生个体内心的价值追求一致,个体就乐意接受并巩固它。否则就会产生矛盾。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能力即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自身的要求。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活动。

(三)与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交流

情感体验是主体在外界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唤醒或者激活状态的反馈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成功的20%归于智力,而80%决定于非智力性因素。情感在非智力性因素中起着基础性的动力调节作用。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社会规范系统和人性升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重视隐性课堂教育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自身实践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表面的,零碎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理性教育不可缺少。但大学生是一个情感和理智的综合体。如果只对其进行理性的引导,会使他们对教育产生逆反的心理,甚至拒绝教育,那么教育将丧失了它的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个体道德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隐性教育的作用。而隐性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价值观,这可以起到显性教育所达不到的一些效果。

[1]沈建建.论价值观的心理学涵义及其本质[J].新余高专学报,2005(10).

[2]宋广文,杨克瑞.价值观及其教育的心理学探讨[J].教育科学,1996(2).

[3]李建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途径和方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4]李建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途径和方法探析[J].理论纵横,2007.

[5]张国华.当代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能力培养(笔谈)[J].2006.

[6]王勤.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