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男教师入职心理个案研究

2013-08-15东北师范大学殷文洁邱智德

当代学前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幼儿园

■东北师范大学 殷文洁 邱智德

幼儿园男教师作为幼儿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幼儿男教师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入职前后真实的心理情况。对于刚刚入职的男教师,他们的心理适应程度严重影响到他们日后的职业心理健康和他们的教学质量,因此对幼儿男教师入职心理的研究不论是对男教师本人发展,还是对幼儿园发展甚至对整个学前教育界发展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笔者选择了一名学前教育本科出身,有四年一线工作经验的幼儿园男教师(以下简称Z)进行访谈。Z 出生在山西省平遥县一个农村家庭,毕业于S 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公立幼儿园J 幼儿园,担任小班的副班老师。他在一线工作较久,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Z入职心理的描述与其入职前后经历的叙述,不只是呈现其个人的故事,我们更期望能够从中获得对幼儿园男教师入职心理的深刻了解和帮助有相同心理体验的幼儿园男教师克服心理困难,更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一)大学毕业季的憧憬和期待

Z来自于山西省平遥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高考调剂他进入了S 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四年的本科学习结束后,Z 一心想留在山西太原市,但是由于许多工作单位都对专业有所要求,Z面临了找工作的困难,最后他选择了进入J 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

Y(笔者):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

Z:当时临近毕业,工作很不好找,去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好一点的工作单位一看我们的专业就说专业不对口,拒绝我们,肯要我们的都不是正式编制,大多是临时工,要不就是解决不了我们的户口问题。J 幼儿园是公立园,当时又可以解决我的编制和户口,而且现在学前教育似乎越来越受重视,男教师平台也比较好,我在大学时就有人跟我说本科出身的幼儿男教师几乎一年一提升,往往五年左右就会提到园长或园长助理的职位,当时我想我也不比别人差,也许能在幼儿园里干出一番事业,所以最后就选择进幼儿园当老师。

从与Z 的交谈中我们能够看出Z 在毕业之初虽然是无奈选择进入幼儿园,但是他对自己的职业仍抱有很高的期待。他憧憬着在幼儿园里体现自己的价值,开创自己的事业。由于当今幼儿男教师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幼儿男教师工作之初就会得到园长和社会的特别关注,甚至会较快地得到提升机会,尤其是本科出身的男幼儿教师往往会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样的例子和言论对幼教专业男生心理有很大影响,让其对未来工作产生许多憧憬和期待,而且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所以一部分幼教专业男生毕业后会选择进入幼儿园工作。

(二)初入幼儿园的失望与孤独

Z怀着满腔的热情进入幼儿园,他渴望在这里开始自己的事业。他第一天进入幼儿园,园长就让他担任小班的副班老师,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他。

Y:能不能具体讲一讲您第一天工作的情景和心情?

Z:我第一天的时候心里还是挺兴奋的,刚去园长就让我去小班当副班老师,初进班里感觉还不错,第一天我没有上课,不过我是新来的就抢着帮忙,我尽量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和他们的性格,希望第二天上课让他们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关注,并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行教育。晚上我还很认真地备课,准备第二天上课的教具。

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Z发现在工作中现实与理想是有一定差距的,面对这种差距他对幼儿工作产生了失望的情绪。

Z:幼儿园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很少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学习的东西,比如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在游戏中教学,教学要考虑儿童最近发展区等等。她们往往都是按照幼儿教材进行教学,很少有主题式的教学,而且我也发现幼儿园具体工作的实施很难与理论结合,因为班容量较大,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幼儿园的教学都是按教材来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很少,况且每天的工作都千篇一律,很容易厌倦。在幼儿园许多教学工作都是自己觉得怎么方便怎么来,很多规章制度都是给家长和外人看的,对幼儿园工作觉得有点失望。

虽然觉得失望,但是Z 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事业理想,他想要像那些成功的案例一样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进而得到肯定。因此,他积极努力地工作,将自己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努力抓住一些零散的时间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对他们进行教育,他想要在这里开辟自己的事业。

来自外界的困难Z 能够很好的应对,但是对于来自自身的困难他却觉得很难解决。初来到这个女性的世界,Z 老师觉得自己像个异类,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单,在这里他没有熟识的朋友,女老师们的话题他往往不懂也不感兴趣,他不知道可以和谁去倾诉,有困难也不愿意向女教师寻求帮助,他觉得心里非常压抑。

从Z的经历和多方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当男教师进入幼儿园后,他们都发现幼儿园现实的工作与他们理想中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偏差。这是因为:

1.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不只是单纯的为幼儿上课,而是还要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工作琐碎且需要极大的耐心,许多男幼儿教师因此觉得工作乏味无趣。

2.刚入职的男幼儿教师往往对幼儿工作怀有极大的热情,他们迫切想要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当今许多幼儿园的课程都偏向于小学化,以教育幼儿知识为主,很少能够真正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的兴趣制定教学课程,而且由于班容量相对较大,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这些客观条件都造成男幼儿教师所学的理论很难在现实工作中实行。

虽然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会让幼儿男教师心理受挫,但是男幼儿教师初入幼儿园面对的最大困难却是心理上的孤单。从Z 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这个女性偏多的环境中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另类。男教师与女教师看问题角度往往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他们的兴趣更是不同,他们很少有共同的话题,这就让男教师在幼儿园中倍感孤独。男教师往往希望在女教师面前树立坚强、强大的形象,所以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或者困难向女教师倾诉或寻求帮助,这样,男教师的情绪无处倾诉和发泄,很容易造成心理的压抑和问题。

(三)现在的职业懈怠和动摇

现在的Z 已经工作四年了,在四年中他成熟了很多。在工作上他更有经验了,教学技能也更加成熟,但工作的热情却日益消退了。

Z:工作了四年,对于工作上的一些问题我都可以处理得很好,我的课也受到了园长的好评,但是我觉得自己对工作却越来越没有激情,幼儿园的工作往往以教学业务上的成绩来衡量教师成功与否,我一进来带的那个班我从小班一直带到大班,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抓住游戏和许多零散时间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确实比别的班的孩子们更有创造力,知识面更广,也比别的班的孩子更自信、更坚强,我相信未来他们一定也更优秀,但是这些都是内在的,很难考察,最后考察的时候只会考察我的教学过程和孩子们是否牢记教材上的知识,考察孩子们记了多少字和算术水平,我的辛苦很少有人发现和认可。

当工作的热情日益消退,曾经的理想也渐渐被现实打击,他曾希望可以因为自己工作努力、出色而升职,从而在幼儿园里开辟自己的事业,可是四年过去了,他依然是一个副班老师,这让他很受打击,他如今对幼儿工作产生了懈怠,甚至是厌倦。

Z:幼儿园的工作每天都差不多,工作又多又琐碎,时间也长,我天天像一个保姆一样照顾一群孩子,我很难再像从前一样那么有激情地去教育他们。我现在开始理解刚来时我看到的那些教师们的行为,理解她们为什么会禁止孩子们问问题,理解她们为什么游戏时间就让孩子们去疯玩,而不去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幼儿园的工作真的是太乏味了。

对于工作的厌倦也让Z动摇过曾经的事业理想,他甚至想要离开幼儿园去考公务员或者再回学校读研究生,但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毕业依旧面临找工作的难题,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转行也是极具挑战性的选择,所以究竟未来要如何选择他还是犹豫不决。

Z 对工作的态度变化也明显地表现在他的行为上,被他的园长和同事察觉。

Y:你认为Z 老师刚进入幼儿园时与现在有哪些变化吗?表现在什么地方?

L:变化肯定是有的,Z 老师的教学技能更成熟,能够很好地应对幼儿的一些突发情况,但是感觉工作不如刚来时那么有朝气和热情,上课也不如以前花心思,主题也不如以前那么新鲜有趣了。还有就是他比刚来的时候沉默多了,可能是园里男教师少吧,经常见他一个人出出进进的,也挺孤单的。

H:我觉得Z 老师现在成长了许多,教学技能也更出色,处理问题也更圆滑,也不再和孩子们一起疯玩了,但是想法也没有以前多了,也不见他再和以前一样经常翻看杂志和书籍了。

从Z 目前的工作心理和表现我们能够推测出Z进入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期,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Z 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这种热情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从而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终屈服于精力消耗,而且幼儿园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对工作产生厌倦,并考虑更换其他工作。

三、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访谈得出:

1.未入职的“准幼儿园男教师”在入职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期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前途和自己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社会和高校中关于“男性幼儿教师发展快,加薪多,前途广”的舆论广泛传播。

2.对于刚入职的男幼儿教师,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很容易打破他们的憧憬,进而打击到其工作的积极性。

3.对于男幼儿教师来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入职后的孤独。入职后的孤独往往让男幼儿教师无法忍受,最后离开幼儿园。因此,入职后的孤独心理成为男幼儿教师离园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

4.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男幼儿教师很容易因为幼儿园工作繁琐乏味,缺少刺激或者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没有得到期望的肯定而产生职业倦怠,进而产生离园的想法。因此男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男教师离园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

四、改善男幼儿教师消极心理的建议

(一)增加男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

当今许多舆论传言男幼儿教师升职快,加薪多,我们不排除确实有一些这样的案例,但是如果男教师因为利益的渴求而进入幼儿园,一旦发现实际与舆论不符,会很大程度地打击其工作积极性,甚至离开幼儿园,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日常工作中引导他们发现幼儿教师职业的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让他们真正喜爱幼儿,热爱教师这一行业,发掘他们在幼儿教师岗位上的闪光点,满足男幼儿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多渠道、适当、适度关注男教师心理

对于刚入园的男教师,幼儿园应通过多渠道对其心理进行全面关怀。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有关调节职业倦怠方面的讲座,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男幼儿教师初入园之时,可以不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外出踏青、聚餐等活动,帮助男教师快速融入到幼儿园教职员工当中。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找刚入职的男幼儿教师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与不适。

(三)积极鼓励和组织男教师之间跨园、跨地多形式的交流

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界可以积极推动跨园、跨城市的男教师们进行积极交流,可以成立专门的男幼儿教师交流联盟,同城幼儿园也可联合起来,定期举行促进男教师交流的茶座会,组织打篮球、踢足球、攀岩、自驾游等活动,让他们快速熟悉起来,帮助男教师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

此外当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为男幼儿教师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现在互联网上就有一个名为“一枝秀——中国男幼儿教师联盟”的网站,全国各地的男幼儿教师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在网上找到自己的盟友。

(四)男幼儿教师自身对职业倦怠的个体努力和自我调节

面对职业倦怠,男幼儿教师首先应正确认识它,勇敢面对它。其次,男幼儿教师还要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为不适当的自我期望而产生挫败感导致职业倦怠。再次男幼儿教师还要正确分析问题,正确归因,不要把问题全部归因于外界和不稳定的因素,要从自身寻找稳定的因素,如个体努力程度、个人能力等。此外,坚定的职业理想是男幼儿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拥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可以帮助男幼儿教师在面临挫折时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轻易产生动摇,怀疑自己。

幼儿园需要男教师,让更多的男教师进入幼儿园并扎根幼儿园,已成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当务之急。关心男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为其营造快乐融洽的工作氛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男教师消极心理,有利于男幼儿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工作。这不仅对男教师自身发展和幼儿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完善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也有长远的影响。

陈琦,刘儒德.(2007).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0.

盖振华.(2007).幼儿成长需要男教师——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原因的探究.山东教育:幼教版,1,48-50.

黄琦.(2007).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黄倩嫒.(2006).为幼儿园男教师喝彩.教育导刊:幼儿教育,7,44.

刘剑眉,杨龙祥.(2002).冷静透视幼儿园男教师现象.幼儿教育,9,6-7.

彭聃龄.(2007).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川,鄢超云.(2009).迷茫的幼儿园“准”男教师——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的经历引起的思考.幼儿教育,10,36-39.

于晓梅.(2005).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8(1),80-82.

赵宜君.(2010).个体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其自我干预.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4,64-66.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幼儿园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