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2013-08-15傅林奇
傅林奇
(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出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奋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但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广大共产党员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出现。
信仰危机是指社会现实在精神层面的反映,是信仰者原有的信仰全面失落与崩溃的一种心态。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有多种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同理想“幻灭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贬低或者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发挥的作用,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不足以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难题。而且部分共产党员距离人民心目中马克思主义者的形象越来越远,更加剧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丧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坚定,无疑会阻碍着我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二、概念的界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不仅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事实上,由于当时空想主义思想与宗教神学思想的流行,使得“理想”、“信仰”这些词语变得有特定的内涵了,为了划清理论的界限,强调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保证无产阶级不对自己的理论产生误解,马克思、恩格斯甚至有意回避了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列宁发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这两个概念。他在为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所写的介绍文章中以及给波利斯·克尼波维奇的信中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1]这是这个词语的首次提出,是一大理论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的革命先驱也明确地在正面的意义上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根据斯诺《西行漫记》的记载,毛泽东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则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2]
从上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词的多种用法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可以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来分析。首先,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熟知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并且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知”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首要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仅包含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理论和知识,更包含着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折射出了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一种信仰的树立,只有对它理性的认识是不够,还需要有深刻的内心认同感,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现实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就使得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抱有天然的“亲切感”,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情”的层面。再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漫长和艰难的发展历程,这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所具备的旺盛和坚韧的生命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可以解决现实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意”的层面。最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的反复检验,我们也需要在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情感皈依,坚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信仰,使其成为我们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行”的层面。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视作是一个“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系。
三、理论的挖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理论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的很多著作都是通过唯物史观,不断地揭示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这其中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看来,“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而且“人靠自然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恩格斯也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4]
其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认为“个人是完全由社会决定的……个人在分工中所处的关系……已经使个人成为社会决定的人了”[5]。马克思著作中还有诸多类似的表述,如“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6]。
最后,马克思也分析了人与人的关系。他将社会定义为“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且“只有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马克思还认为,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8]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泉还体现于他关于“人的发展”的论断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社会发展阶段,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这一观点有充分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实际上,人的发展形态与社会发展形态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应于“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对应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而共产主义社会对应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是一种不完全、不自由的和畸形的发展,因此他把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294实际上,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就是指未来高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
也就是说,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断,是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形态相对应的。这也是我党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所在,因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一旦社会发展,个人也要随之发展。
四、结论的夯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事业,没有任何现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攻坚克难。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经历史证明的、科学的、现实的、崇高的信仰,“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460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真正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才能凝聚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而奋斗。所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其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具有相对独立性。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有着能动的作用,并且这种社会意识不会立刻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虽然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封建迷信思想、落后思想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出现“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况,旧的信仰与社会存在有着不同步性,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时代创新对人的信仰造成的一些旧信条的改变是进行制度变更的前提。因而,一个经济时代中技术和经验相互作用不仅伴随着制度变更,而且也伴随着有关社会信仰的改变;另外,为了克服旧信仰的阻力并孕育一套新的更适合的价值观所需的努力和时间部分地说明了每个时代的时间长度。”[10]
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人民的价值观、世界观趋向多元,国外敌对势力也加紧了意识形态的渗透,一些腐朽思想开始侵蚀人民群众,如何应对信仰缺失以及腐朽落后信仰的侵蚀,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我们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否定其他的信仰,而是说在“在一元信仰主导下,多样信仰和谐共生,它既保证主导信仰的价值整合功能的发挥,又使得各信仰能够独立地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是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各种信仰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在满足个体的信仰选择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导信仰的整合作用,使得各种信仰都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1]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一项复杂、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在党的带领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共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而努力。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思想前提,是凝聚全国人民力量的法宝。正是因为其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因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
我党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证实,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坚定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我党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恩经典著作中的无数经典论断,也不只是我党四代领导集体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各种理论思想,更是一种时刻指导我们行为的“活的”价值标准和追求。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和力量,让马克思主义不仅存活于纸面和口头,而是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内化为一种精神信仰和力量,让我们身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
[1]列宁全集: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6.
[2]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M].http://www.baidu.com/link?url=BDdMaCYEMhBV3otbVKIuFaCcpahTZqjkgl-pa6li97fYubel0-HRwdiNpxMr0RVbhmn2dnonMdpjHjCwKeqk7k-D8yyJC-S8rLQEzJBBElY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2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1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9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0]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5.
[11]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