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研究——中国大庆的探索
2013-08-15周幼曼
周幼曼,康 珂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贸易与竞争的一般原理。该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当地同其他地区竞争的比较优势。当地产业的发展应使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集中生产并输出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指出,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1]然而,比较优势并非静态,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建立之初的比较优势,如果资源型城市对这一比较优势形成“路径依赖效应”,没有及时转型,那么一旦资源趋于枯竭,资源优势就会转化为“资源诅咒”。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城市因资源开采而兴盛,后来又因资源枯竭而衰落,在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教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世界难题,中国大庆是一座因石油而生的资源型城市,曾经取得辉煌成就,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但最终也将面临资源枯竭与城市转型问题。今天的大庆油田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大庆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从全球视野,以战略眼光谋划城市长远发展,在资源型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未雨绸缪,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主动促进城市转型,为世界资源型城市转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的理论分析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随着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深,资源型城市都将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衰败的困境。要保持城市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谋求产业和城市的转型。从理论上看,资源型城市转型至少面临三大难题。
(一)资源型产业具有长期边际报酬递减特征
生产者根据成本收益分析进行生产决策,当边际报酬为零时,生产收益最大,最佳产量由此确定。对一般产业而言,边际报酬递减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对于石油、煤炭、矿产等非可再生自然资源产业,边际报酬递减不仅是短期规律,而且是长期特征。即使技术进步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开采成本,抵消边际报酬递减效应,但由于资源枯竭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当开采到一定程度时,增加或保持产量要付出极高成本,而且最终会走向减产。从企业视角来看,富矿或开采成本较低的矿产总是优先于贫矿或难于开采矿的开采,但随着好矿的持续开采,资源品位下降,单位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也逐渐下降。企业进入减产期后,开采成本上升,产量下降,生产收益递减,最终将由于开采成本高于收益而停止生产。大庆油田自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6年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从1976年到2002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持续27年的高产稳产,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已经创造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从2003年开始,大庆油田产量开始下降,且采油难度越来越大。2012年,大庆油田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0%、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超过80%。
(二)大量沉淀成本使资源型产业转型困难
沉淀成本又称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已经付出且无法收回。它一般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承诺的投资成本无法通过转移价格或再出售价格得到完全补偿的那些成本;二是指契约安排下权利承诺,一旦终止无法得到补偿的那些利益,也会产生沉淀成本。前者可称为经济性沉淀成本,后者可称为社会性沉淀成本。[2]对资源型产业而言,一方面,投入企业的资产和劳动力由于具有资产专用性和劳动力技能刚性,在企业退出某一产业而进入另一产业时,很难随企业被带入所进入产业继续发挥作用,难以回收投资成本。如矿产地质勘查开采以及加工所投入的物质资本专用性较强,只能用于提供特定的生产和服务,从原产业退出时难以回收。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的时期形成的。当时国有企业是整个计划体系的一个生产车间,目标是产量最大化。为追求数量指标,国有企业往往不惜高投入、高消耗,很少考虑成本问题,导致大量经济性沉淀成本形成。另一方面,是大量社会性沉淀成本。由于技术较为落后,资源型企业要雇佣大量人力进行生产。例如改革开放前,生产同等数量的钢材,我国钢铁企业的工人数量是日本钢铁企业的数十倍。当企业改制和技术升级时,必然要裁汰大量职工。随着资源日益减少,企业生产也趋于萎缩,导致更多的工人下岗。这些下岗职工由于年龄、技能等原因,很难再就业,安置成本非常高。例如,我国煤炭城市阜新在转型过程中就遇到大面积下岗失业问题。进入21世纪后,阜新因煤炭资源耗尽造成15.6万职工下岗,30万家属生活困难,严重影响当地的稳定和发展。
(三)主导产业衰退产生负扩散效应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从国家范围来看,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由当地的比较优势和全国地域分工体系格局决定。主导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主导产业兴盛会刺激投资、吸引人口迁入,诱发新的经济活动或派生新的产业部门,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整个城市繁荣兴盛,这是正扩散效应。然而,如果主导产业衰退,则会产生负扩散效应,引起相关产业全面衰退,导致整个城市衰败。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一般是资源开采和加工,其他产业多为服务于主导产业及职工生活的相关产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城市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紧紧依附于资源产业,缺乏一般城市的多元和开放性,因此城市功能单一,经济系统脆弱。美国城市底特律的衰败破产为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敲响了警钟。底特律以汽车产业闻名于世,一度是美国第五大城市,繁华之时被称为“美国的巴黎”。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汽车产业江河日下,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重创底特律汽车工业,汽车产业的衰落导致其他相关产业随之衰落。整个城市失业率不断攀升,社会治安混乱,大量人口纷纷搬离,房地产崩溃,财政出现危机,走向全面衰败。底特律在2012年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悲惨城市”。2013年正式申请城市破产。底特律由盛而衰的原因很多,包括城市盲目扩张、族群问题等,但主导产业衰退产生负扩散效应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和最直接的诱因。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产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发展薄弱,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更大。
二、大庆城市转型的经验
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如果不及时转型,就必然盛极而衰,中外都不乏这样的例子。作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代表,大庆城市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未雨绸缪,主动进行城市转型,而非坐等资源趋于枯竭时才被动转型。大庆避免走油尽城衰的老路,克服转型中的难题,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新式转型之路,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一)主动发展接续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早在20世纪90年代,大庆就超前谋划城市转型问题,在石油经济盈利较高,形势还比较乐观的情况下,主动发展接续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1992年,大庆着眼城市长久繁荣,辟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多年来,大庆在保持原油高产稳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高端服务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五大接续产业”,打造石油化工、现代装备、汽车制造等5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集群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工程、文化创意等1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重点产业,发展1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骨干企业,构建高科技、低碳化、开放型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已形成以石油工业为基础,五大接续产业为支柱的“1+5”产业格局。近年来大庆加快发展金融、旅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城市充满活力。经过多年发展,大庆的非油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油与非油经济比例从建市之初的82∶18调整到2012年的46∶54,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中名列第一,实现了由单一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二)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坚持改革开放是大庆成功转型的根本原因。前苏联石油城市巴库衰败的根源就是计划经济的束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巴库只是苏联大工厂的一个车间,巴库人的任务就是执行命令、生产石油,既无动力,也无机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为大庆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促进了大庆主动转型、全面发展。在经济领域,大庆支持中直大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大企业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在行政领域,大庆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务公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社会领域,大庆大力改善民生,实现了由社会建设滞后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进步,高水平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综合救助体系,使社会管理更加科学有序,社会更加和谐安宁。在文化领域,大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居民创作热情,图书、出版、音像等单位企业化运营,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在农村,大庆在全国率先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利益,全面完成128万顷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和土地整治奠定了基础。在对外开放方面,大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行产业招商、论坛招商、会展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招商方式,积极引进外部投资,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启动建设出口加工区,涌现出一批外贸骨干企业,2012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5.03亿元、增长19%,增幅均居全省前列。通过创新外资利用方式,积极推进企业在外资市场上市融资,全市境外上市企业19家,累计融资近百亿元。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入选“2012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三)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最直接的原因。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3]大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围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强化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一是注重基础研究,大量引进科研院所。截至2012年底,大庆累计引进高等院校8所,引进培育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81家,创建省部级以上检测中心10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5个、中试基地4个、重点实验室4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8家。全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746项,通过鉴定验收科技成果1691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75项,累计取得专利授权14,1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17%。二是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培育创新主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庆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方企业、石化企业、石油企业。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加强百年油田建设,通过科技进步找资源、控含水、增效益,自主研发的高度分散剩余油定量描述与精细采油配套技术,实现了储层精细描述、剩余油定量识别和精细高效挖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石化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促进石化扩能增效。对于地方企业,大庆通过实施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建设等科技扶持项目,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点品牌培育、创新型企业试点等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注重吸引和培养人才,为产业升级积蓄人力资本。大庆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出台《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建设适应大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大军。目前,全市科技人才达到13.1万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0家。大庆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重视城市经营与生态建设
大庆因石油而生,是一个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地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庆油田政企不分,全市的生产生活以石油开采与加工为中心,不注重城市经营与生态建设,造成城市居住环境和面貌较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大庆越来越重视城市经营与生态建设,坚持系统化顶层设计城市的理念,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实现了由矿区向都市的历史性演变。大庆市政府对城市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承载功能大幅提升。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备,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通过实施“东移北扩、南进西拓”战略,推进新城建设,拉开了组群组团特色的城市框架。经过多年改造建设,大庆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300平方公里,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成为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三城”品牌于一身的地级城市。生态建设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修复自然生态与优化城市生态同时进行,推进“植树、复草、治水、净气、降噪”五大工程,实现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硬化、畅通“五化一畅”。坚持“政府调控、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对污水、废气、噪音、垃圾等城市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目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超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曾经污染较重的油城如今成为湖泽水系相通、森林草原相隔、园林广场相拥,湖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全国魅力城市”,大庆人的幸福指数达92.8%,位居全国前列。[4]
(五)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只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每一个在这个城市生活、奋斗的居民活得有尊严、有希望,城市才能吸引人才,才能兴盛。有的资源型城市只注重生产,不注重民生,结果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在资源耗尽时人口纷纷迁离,导致城市衰败。注重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是大庆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2012年,大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425元和11,500元,提前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大庆成为全国42个相对富裕城市之一。大庆着眼构建“大民生”格局,实施富民、素质、创业、健康、安居、保障、畅通、环境、文化、平安“十大民生工程”,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99%,在全省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大庆市政府从细微处关心弱势群体,在城市建立了基本生活、就医、就学、就业、住房、供热物业、法律援助、数字电视收费、医疗保险费用补贴、物价调解补贴“十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在农村建立了基本生活、燃煤、就医、就学、殡葬服务、法律援助等“六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城市低保标准在东北三省最高。大庆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尊重人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立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保障民生问题通过民主机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大庆城市转型的启示
大庆的探索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从大庆的实践来看,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完成五个转变。
(一)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如果不及时形成新的比较优势,那么优势就会变为劣势,曾经丰富的资源反而成为“诅咒”。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优势这一概念,指出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要素的作用日益减少,竞争优势才是一国财富的源泉,“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5]低层次的成本优势很容易被模仿,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包括高级技术所有权、在单一产品或服务上的差异等,关键是创新能力。大庆在转型过程中实现了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形成“1+5”产业新格局,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由单一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确保城市基业长青,推进城市成功转型。
(二)从经营资源到经营城市
矿产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原始资本,如果城市只注重资源开采,那么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只注重经营资源,不注重经营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污染较为严重,人文、生态和居住环境都比较差,难以吸引人才,聚拢人气,城市随着资源耗尽而走向衰败。50多年前,油井打到哪里,大庆城市就建到哪里。而近20多年来,大庆以系统化顶层设计经营城市,使资源产业成为城市产业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经营城市,实现了由矿区向都市的历史性演变。“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成为大庆新的名牌,大庆入选中国魅力城市,获得中国人居范例奖等殊荣,成为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三城”品牌于一身的地级城市。今日之大庆风景优美,设施完备,宜居、宜业、宜游,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树立了榜样。
(三)从追求产量到以人为本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发生大面积饥荒,遇到严重经济困难。当时的大庆是一片荒原,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设施,大庆油田是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创业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发建设的。老一辈石油工人满怀对新生共和国的热爱之情,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一心想为祖国献石油,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创业史,留下了宝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发展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在新时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大庆精神的时代新内涵。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回报职工。在转型中,大庆市政府恪守“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构建“满足基本民生、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的大民生格局。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气魄,追求“劳有丰酬、住有宜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更高目标,倾力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城市更有活力,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从计划思维到市场意识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由于资源型城市大多位置偏远,较为封闭,企业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从政府到居民都存在一定的计划经济思维,缺乏市场意识,等、靠、要的意识较重,像大庆这样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主动谋求转型的城市较少。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破除计划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入、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吸引外来投资和人口,促进城市经济、文化走向多元和开放。大庆未雨绸缪,主动发展接续产业,超前谋划城市转型的发展理念值得其他资源型城市学习,其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经营城市、改善民生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五)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的大趋势。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资源型产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城市转型必须顺应历史大趋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唯有如此,才能建设美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修复自然生态与优化城市生态同时进行,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经济,定位于建设“绿色油化之都”,推动城市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有效促进了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2]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6):58-6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98.
[4]谢冬,张继祥,李飞.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解读(下)[N].黑龙江日报,2013-03-31(01-02).
[5]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李明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