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校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2013-08-15许清君
许清君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科研处)
大连市委党校的科研包括教学科研、学术科研和咨政科研。它是党校工作的基础,它与教学工作一起构成党校培训的两个轮子,对党校教学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一、教学科研直接服务于教学任务
教学科研,既包括服务教学任务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研活动,也包括将教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活动。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忽视将教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活动。相对来说,服务于完成教学任务的科研活动已具备雏形。
1.用需求调研提高服务教学的针对性。自2000年起,我校逐步建立了需求调研机制,根据不同系统、不同类别,以及干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需求调研,通过组织人事部门了解组织需求,通过干部所在单位领导了解岗位需求,通过干部本人了解个人需求。平均2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市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组织了专家队伍认真分析调研情况,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确定干部对培训的真实需求,形成需求调研报告,为制定教学计划提供翔实依据,同时通过《市情研究》,将调研成果反映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得到了市主要领导多次肯定性的批示。目前我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确立,与近几年重视需求调研是分不开的。
2.用课题研究成果丰富服务教学内容。研究成果进课堂是科研成果较好的转化形式,也是对研究成果最直接的检验。一是继续坚持由教学设计出题目、科研出文章、研究成果进课堂的研究方式。2012年为我校结项的17项大连社科联课题和19项校级课题,有12项是教学专题。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校内主体班次的课堂上讲述达20多次,同时通过宣讲团在社会上宣讲,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鼓励教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省社科基金课题。三是注重市级校级课题的申报,特别把市委市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作为校级课题立项的原则。这些研究项目都是当前的热点与难点,也是各级干部关注、思考的问题,每一项成果都是一个很好的专题内容。
3.用学术研讨扩大教学服务形式。我校不定期举办小型专题研讨会和学术沙龙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员就有关问题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使学员把握学术前沿,了解党和政府最新政策动向,并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从2011年首次尝试邀请中青班学员参与学术研讨会以来,我校组织学员参与的研讨会、学术沙龙近20次。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的结合,扩大了科研服务教学的空间,创新了科研服务教学的形式。
二、学术科研夯实教员理论基础间接服务教学
学术科研是党校科研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我校经过一系列的学术科研改革已经形成了自身特色,强劲地支撑着教学的各个环节。
1.抓学科建设,强化基础工程。学科建设是我校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加强教学科研咨政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我校本着“求真务实、遵循规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项目牵动、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1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采取开放合作、团队攻关,力求通过学科建设项目牵动,统筹教学布局、科研立项、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制度完善等各个环节,在“学科引领、统筹协调、形成特色”中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2.抓学科前沿,探索拓宽教员视野。我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要向学员介绍与本专题相关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学员的需求。对教员的要求就是理论素质要高,教学能力要强。为了让教员掌握学科前沿拓宽横向和纵向视野,我校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激励教员“走出去”参加国际研讨会。二是有计划地送教员到上级院校进修。三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员到党政机关等单位挂职和实践锻炼。
3.抓“精品工程”,造就教学科研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创始人梅贻琦先生曾经讲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党校要担当起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任,必须造就一批党性强作风正,科研教学出精品的“大师”。我校通过制度修订体现科研导向,突出科研“大项目牵动战略”和整合战略。成功地解决了教研人员教学科研与所从事的专业不相符和“张冠李戴”的现象,已经形成精品科研创造的动力机制。
三、咨政科研接“地气”,为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对地方党校来说,咨政科研就是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发生在本地并被学员所熟悉的现实案例。
1.关注招标课题。我校积极组织申报承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招标课题,加强调研期间管理,确保课题按时保质结项,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招标单位提供理论支撑。仅2012年就有17项大连社科联的招标课题结项,其中6项被市相关部门采用。全市咨询委评选了20项优秀咨询报告,我校有4篇,占五分之一,赢得了招标单位的好评,也为我校教法改革提倡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来自我市改革开放前沿的鲜活案例。
2.重视校级课题。对于所有立项的课题,要求课题组在扎实调研基础上完成有针对性研究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并在专家组交流评议提出意见后形成以对策建议为主的浓缩稿,刊登在《市情研究》或社科联的 《决策咨询》等内部刊物上,呈交各级领导作为决策参考依据。相应的专题课也进入了主体班次的课堂,充分发挥了思想库作用。
3.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同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推荐教研人员参加各类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随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