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波参与治疗焦虑症2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8-15李志宏
李志宏
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 113000
我院对部分焦虑症患者进行了脑波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的焦虑症患者23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焦虑症[1],初次发病、首次住院、住院日在20d以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构成情况如下:治疗组127例(男63例,女64例),18-44岁,平均(28±4.3)岁,病程1-3个月,平均(1.7±0.4)个月;对照组 103 例(男 41例,女 62例),17 -45岁,平均(28.3 ±6.2)岁,病程 l-3 个月,平均(1.6 ±0.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间有均衡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日剂量为20mg。治疗组使用脑波治疗加帕罗西汀治疗:⑴治疗环境与治疗用品的准备:①治疗室的环境应整洁舒适,光线柔和,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②治疗用品有(WL-HA-2)脑波治疗仪、脉冲电极、治疗眼罩、音乐耳机、治疗椅,特制音乐治疗光盘等。⑵操作程序:①检查治疗设备是否完整有效,用品是否齐全。②让患者躺在治疗椅上,取半卧位。嘱患者微闭双眼,戴上治疗眼罩、耳机。上肢的神门穴、大陵穴或内关等经络穴位配用治疗电极,用低频电脉冲进行穴位刺激。③嘱患者全身放松,安静地体验与感受治疗程序的变化。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治疗仪器上选择不同的治疗程序,如"放松程序"、"调整程序"等。⑤每次治疗50min,1次/d,20次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试SCL-90量表。疗效指标以SCL-90量表总分、总分减分率、各类因子分改变情况进行评定。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 果
对两组治疗前的-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焦虑症治疗前后SCL-90总分平均值变化
表1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后SCL-90的总分、减分率均都有明显变化,但其减分率的比例有明显的区别,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l/2和l/3。
焦虑症SCL-90量表各因子变化,见表2。
表2 焦虑症SCL-90量表各因子变化
表2显示,除偏执因子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讨 论
此研究结果证实脑波治疗这一理论中的大部分论点,不支持改变患者思维能力观点。此项治疗的对照观察是在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的前提下进行的,作为一线用药,帕罗西汀疗效明显,有代表性[2]。其不良反应小﹑服用简便﹑依从性高的特点,是造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分减分率比例区别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脑波治疗比单用药物治疗对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和消除疲劳更为有效,对其它因素有可能与单用治疗药物并无明显区别。这提示了脑波治疗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神经症、情感障碍、更年期综合症、考生考期综合症﹑人际关系敏感等类疾病,而对焦虑症只是一种辅助治疗。这也证实,临床上对该项治疗的配合使用,可缩短患者的病理性体验,对疾病的痊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排除脑波治疗作为一种暗示效果。
脑波治疗应用于临床仅仅是起步,使精神疾患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目前尚缺乏更多的参考资料[3],其应用范围和机理还有待于同道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107.
2 潘康月,留小玉,等.帕罗西酊,文拉法辛及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18.
3 吴敏等.脑波治疗仪治疗神经症30例.上海精神医学,1993(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