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理论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013-08-15李萍
李 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 430074)
1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赏识-发展”教育的简称。赏识是指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个性人格的基础上,用爱心去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受教育者主动积极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这里的全面发展既包括智力发展,也包括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 赏识教育理论依据
赏识教育是建立在众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主要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有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期望效应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等。
2.1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内心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随着生物进化而逐渐弱化的本能或冲动,称为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强调,人的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基本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学生在学校的知识学习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行为。但是,如果学生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专心学习的动力就不足。赏识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关心、重视,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心,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成就,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能产生认知需求来认真学习。
2.2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从而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率。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互补。这和赏识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一致的,也是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对赏识教育富有启迪意义的重要条件。
2.3 期望效应理论
“期待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暗含期待的效应。当一个人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赞美时,便感觉受得了社会的肯定和集体的重视,由此获得心理满足,从而提高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唤起其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心理效应,促使他朝着赞美者期望的目标发展。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关爱与积极的期待,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努力,达到学习的目的。
2.4 自我效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的主观判断。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和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的影响,概括讲,学生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学生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及情绪唤醒有关。学生的自我效能形成后,影响他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韧性,影响他们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及新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效能理论启示我们,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和遭到失败,不要一味责怪,要帮其分析原因,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败,要鼓励学生迎难而上,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耐挫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难度的教学任务,让不同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
3 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学生相互赏识及学生自赏等三个方面,对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进行阐述,以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其个性的发展。
大多数高职学生在高考中经历了失败的挫折,在中学阶段,英语基础较差,到了大学,又不得不通过四、六级考试,尽管他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也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收效甚微,长久的失败经历导致他们倦怠情绪,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降低,而且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既有优势智能又有弱势智能,因此不同学习环境所表现出学习效率也就不同。赏识教育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的不同,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把某些特征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寻求全体学生最优发展。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鼓励学生不断向上攀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重拾对英语学习兴趣。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其主动性和挖掘其潜力。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们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欣赏、赞美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关心、重视,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成就,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其主动性和挖掘其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教学法施教。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积极参与如分组讨论、分组练习对话、辩论、表演、演讲、模拟讲课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欣赏差异,允许失败,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发现自己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3)开展丰富的教学竞赛活动,实施群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期望效应告诉我们,赞美、信任和期待能改变人的行为,当获得他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他变得自信、自尊,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需要在一定情景中,进行交际才能习得。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设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如演讲、辩论、唱英文歌曲、模拟讲课等,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交际,达到英语学习的目的。在竞赛中,为了赢得比赛,小组各成员被寄予厚望,这种期望和信任激发参赛者的热情,激励他们战胜对手。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协同作战,为赢得比赛而努力。在这些竞赛活动中,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被接受,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合作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优势互补,互相帮助,有利于共同提高。评价自己和同学的竞赛成绩,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当然,竞赛活动也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估他人,培养自我意识和合群、利他的社交品质及社交技能,使他们尽快适应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社会。
(4)通过各种教学展示,以激励和科学客观的方式评价学业,培养学生高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和自赏能力。
心理学家库珀斯密斯的研究发现,高自我评价的学生更富创造性,更为自信,学业成绩也较好;而低自我评价的学生性格比较孤僻,行为习惯不良,学业成绩不佳。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高考有一种挫败感,英语基础薄弱,自我评价很低,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布置一些促进学生自我激励的形式多样的创新作业,展示他们的顶岗实习报告等,并对他们的作业和报告给以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的鼓励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成功的喜悦提升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即提高他们自我效能感,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由于就业岗位的前沿性、基础性、群众性,要求学生重在参与过程,重在体验实践。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时,更多地使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前后发展水平之差,即学生身心发展的增值。发展性评价有助于更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也使学生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己,亲历劳动过程的感受,心灵的体验,劳动带来的精神的愉悦感、幸福感,提高了自赏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信心,激发英语学习的动力。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期望效应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理论是“赏识教育”最主要的理论基础,“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与赏识教育的核心意义是相符合的。“赏识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动力,调动其主动性和挖掘其潜力,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同样,“赏识教育”也增强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高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赏识教育”以情为纽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总之,“赏识教育”有效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素质,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和今后就业做好必要的准备。
1 赵兴民,张秀伦.赏识教育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3)
2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3 钟晖.高校赏识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刍议[J].韶关学院学报,2007(5)
4 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 罗伯斯.G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