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素质教育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的中美比较研究

2013-08-15李光胜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素质教育核心

李光胜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四川 泸州646005)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某一民族和社会成员在一起长期共同生活并交流交往,经过价值实践后,慢慢形成了该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反映本民族绝大部分成员利益和需要的、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即核心价值体系。每个民族、每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不同于其他民族与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精神进步的灵魂和旗帜。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和融入,这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的共识。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在科学阐述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以中美两国为例,具体比较在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为生存而学习》一书之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相继提出相关的教育理念,自此素质教育在全球铺展开来。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我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教育界的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加之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反而在他们后来的人生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高素质的要求。另外,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根源也是人的素质的差距。据此,我国的许多教育者开始研究如何借鉴国外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改革我们的教育,并提高人的素质。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教育即应试教育的对立面——素质教育在我国社会及教育界得到认可和确立。

《现代汉语词典》中,“素质教育”是这样解释的:“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进一步又解释道“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词语的解释,已经能够初步看出,素质教育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核心和重点。

从教育学的角度思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统一协调发展,其中文化素质是重要组成部分,着眼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这一阐述中可以看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强调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质就是素质教育。现阶段,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的教育,使这几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1\],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所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亦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因此在素质教育下,“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达到此目标,学生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要真正实现这一系列的“统一”,关键是如何把形成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决定》也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1\]。

如何与世界文明成果相结合,首先需要明确我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与别的先进国家譬如与美国的异同点。

2 中美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异同比较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虽然国情、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都不相同,但纵观两国在实施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

2.1 相似之处

首先,教育目标上,都强调“德育为先”。中美两国意识形态根本不同,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其对集体、社群的认同和归属感是一致的。中国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决心,有“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美国有“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什么,先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什么”的精神,都强调大学生要有为国家和社会献身的精神,要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又不能淹没和抑制学生在集体和社群中的主体性,以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做一个好公民和优秀的爱国者。

其次,教育内容上,强调“智育为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又是以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前提的。两国“都注意科学规划在总体目标一致情况下各个子目标的规定,针对年龄和学历阶段的差别,制定不同的大纲”\[2\],既让学生继承传统的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又吸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价值观,尤其注重弘扬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将其作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教育途径和方式上,强调德、智、体、美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还要避免硬性灌输,注重发展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及价值观辨析、选择能力等形式性的品质,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结合。

2.2 不同之处

首先,教育观念上的差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悟”的关系上。在中国,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始终强调打基础,非常注重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3\]总体来说是“学多悟少”。与此大为不同的是,美国注重培养创造力,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3]总体来说是“学少悟多”。这种巨大差异的结果是中国学生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国际社会的各种理论考试中从不输给外国学生,能拿到最高奖项,但不注重实践,不能学以致用;而美国学生基础知识可能会相对欠缺,但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拘一格,思维大大拓展,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不断推动实践向前发展。

其次,教育内容上的差别,集中体现在深浅程度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高中就分文理科,专科或者本科阶段就要选择专业,注意培养学生严格的态度、严谨的精神和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核心价值观,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任务。”\[4\]内容上很单一。这时,学生基本走进了象牙塔,专业以外的知识掌握相对欠缺,给以后的就业埋下了隐患。美国的教育则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注重广而博,注重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并扩展大脑功能,不仅中学没有文理之别,在本科阶段他们实施的仍然是基础教育,只是到了硕士研究生才开始分专业。内容上,美国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等方方面面,更加注重“心理辅导和隐形课程的教育功能,重视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之中,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对新生入学、学生活动、就业选择等方面给予咨询指导,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强调学校生活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2\]“一些大学还开设各种讲座和辅导课程,请有关专家学者针对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指导。”\[4\]

再次,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不同,决定了两国素质教育目的的巨大差异。今天的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国家。受此思想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美国则完全不同,它宣扬和奉行的是资产阶级的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受此思想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影响,在素质教育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除了强调爱国主义之外,他们更崇尚的是维护私有制的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培养出来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维护者。

最后,由于中美教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教育手段与方式的重大差别,集中体现在外显式和内隐式两个方面。我国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大都会直接提出教育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较多采用说理灌输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和典型示范等方法进行教育。这种加强显性教育的直接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确实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又很明显: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尤其是在外界环境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较大变化后,教育内容和事实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使得学生对教育的目的产生抵触情绪,教育效果难以持久。美国的教育方式基本相反,他们反对空洞的理论说教,不会直接向学生提出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而是通过长时间地开设宗教课、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等各式教育主题中,使他们在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中增进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认同。这种内隐式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和感染,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因而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认可,教育效果更明显,实效性更强。但其也存在缺点,即学生的基础知识可能不够系统,不够牢固。

3 影响因素分析

在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中美两国之所以呈现出上述那些差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每个时代也都有那个时代特定的核心价值观,虽然社会制度几千年来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文化影响的传承性和潜在性却始终存在。因为传统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价值观就是在今天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仍然值得倡导和大力宣扬。再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仍被世人所推崇,并且从“仁”的角度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处,这些正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所在。可喜的是这些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华夏民族的心里了,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人们,并渗透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必须承认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糟粕思想,这些糟粕思想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为糟糕的是它们形成的时间过于久远,负面影响根深蒂固,积习难改,短时间之内很难彻底清除,这与我们的现代化要求显然不符。如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人治思想”、“黄”、“赌”、“毒”等等,都给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众多的负面影响。反观美国仅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厚重的文化束缚,资本主义文化就是其民族文化,因此美国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思想开放,观念先进,内容新颖,方法手段独特,几乎没有羁绊。

其次是民族性格差异的巨大影响。中美两国国民的性格反差极大,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讲究中庸之道,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一般不会随便起来抗争。例如《国歌》唱到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就是最明显有力的证明。这一思想决定了在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理念、方法的创新不足,内容传统保守,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而美国是一个开荒建国的移民国家,艰苦的条件造就了美利坚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其性格开放洒脱,比较直接,正如美国作家斯坦贝克所言:“我们创造了亚美利加,而这一过程同时也造就了我们亚美利加的一代新人。”

总之,中美两国在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既有诸多相似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B].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00719/t20100719_497966.shtml.

[2]翁湘洁.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经验及启示[J].工会论坛,2010,(5):110-112.

[3]张文英.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55-157.

[4]龙一平,沈邵睿.论没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6):142-143.

[5]吴锦旗.当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J].学术论坛,2005,(11):53-53.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素质教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