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们刚从教的日子之2 爱与责任同行

2013-08-15冯英杰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杰教研员班集体

冯英杰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科研中心教研员

1991年7 月,我师专毕业,被分配到家乡的县一中工作。

那一年,我18 岁。

我学的是美术,决心心无旁骛地把美术教学抓好。然而,开学前第一次教工大会上,校领导宣布:“冯英杰,初中美术,并担任初一(41)班班主任。”

听到工作安排,我不禁瞪大眼睛,有些诚惶诚恐。我?一个刚走上讲台的美术教师,担任班主任,能行吗?那一刻,周围不同的目光向我投射过来。我赶紧镇定下来,告诉自己,这种突如其来的工作安排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考验?不就是当孩子王吗,有什么好怕的?

新生报到那天,我早早来到教室,迎候前来报到的学生及家长。怎知,当得知一个刚刚毕业、毫无管理经验的美术教师,将担任班主任时,不少家长眉头紧皱,疑虑重重。有些家长听到这一“不幸”消息后,甚至通过各种门路,将本来应来我班的学生“转移”到其他班去了。最后,其他三个班的学生均达到六十多名时,我手下才四十多个“兵”。竟然提前进入“小班化”教学了!面对这种局面,我暗暗鞭策自己:“冯英杰,要相信自己!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优秀!”

在班级第一节班会课上,我便把自己的决心向孩子们宣泄得淋漓尽致。我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六个大字——“有志者,事竞成”。这六个字,不单单是说给班上四十多个孩子的,也是我对自己立下的誓言!

没有经验,可以用热情去弥补;没有人气,可以用风气来带动;没有信任,可以用爱和责任去培植!我决意和孩子们一道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青春不需要低调。我带领学生用绚丽的色彩设计好第一次墙报,以励志的书法作品去布置教室。我提醒同学们要跑好第一次晨操,做好第一次值目,写好第一篇日记,上好每一节课,从第一次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我利用一切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研究他们,更尊重他们,力争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互助友伴。我主动到任课老师的家里,诚恳听取他们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他们能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班上的数学老师也是位新分配来的外地人,每每周末,我便约他到家吃饭,平日也带些红薯、米面到学校和他一起做饭,时间久了,他也很感动,说:“英杰,你放心,你的班也是我的班,咱俩要共同把班级建设好!”

我一直认为,作为学生,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立德不朽,塑造内在的精神品质比获取知识更重要。为此,和孩子在一起时,我常常谈到“正”,学风正,班风正,做人更要正,要有正气,要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劲头。我也常谈及爱、善、真、美、平等,谈到纪律与自由,在这些方面,我和孩子们一样,即知即行,皆为快乐的学习者。

当然,任何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都需要舍得付出,除了精力、时间上的付出,还需学会宽容和包容,要能承受来自各方的误解、埋怨,甚至刁难。第一个学期过后,在学习方面,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精神面貌蓬勃向上。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中,我们班均名列前茅,学校颁发的“流动红旗”基本上就“固定”到了我们班。有位学生家长偷偷对我说:“你们班不像原来想象得那么弱呢?”

再后来,一旦有新的转校生或留级生,校领导总会向学生家长推荐说:“去41 班吧,那可是个优秀的班集体!”初二结束时,我们班已经成为同年级中人数最多、人心最齐的班集体,而我本人也光荣地被县教委评为“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从北方小城调转到深圳工作,也由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转变成一名新区的教研员。角色变了,但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没变。我常常告诉身边的年轻教师:“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付出了爱与责任,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创造奇迹!”

猜你喜欢

英杰教研员班集体
Observe modern design works and tas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我爱我的班集体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燕赵英杰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除夕之夜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