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的实效性与趣味性

2013-08-15温普芬

文教资料 2013年24期
关键词:政治课高三趣味性

温普芬

(富源县胜境中学,云南 富源 655500)

近年来,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高考内容和形式有很大改革,“3+x”高考和新的 “3+文综 (理综)”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对这种变化,高三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实现素质教育,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以便在高考备考中取得成效。

一、面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

平时我们都喜欢吃对自己胃口的食物,学生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老师的教学活动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所教的三个班都是普通班,对于普通班学生,要立足基础知识,不能有过高要求,他们本身不是祖国未来的研究性人才,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因此,要侧重在教材知识的把握。如何把握教材知识?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因为靠他们课外下工夫学习思想政治是天方夜谭。让他们记住教材知识,一定要保证在课堂上知识要不断重现,当然知识的重现不是同样的话反复说,因为这样容易导致教学的趣味性较差。知识的重现除了常规的:新课讲解—习题巩固—知识复习的模式外,还应通过讲授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例如,在讲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里运用的分析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质变就是矛盾的主次发生了转化;讲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要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征和意识的能动性特征;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时,要注意区分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在这些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中实现知识的重现。而对于快班的学生,成绩好知识面广,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感强,在骨子里有一股傲气,不甘心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他们要提前说明本框体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以方便他们自学,注意把知识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分析热点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思想政治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我们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其内部信息得到加工后,才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除了讲清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非常重要。

首先我觉得联系的实际,应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以提高兴趣。中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引入乡土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如讲高一经济学宏观调控中的市场经济的缺陷时,我就引用“掉渣烧饼”的兴衰为例。又如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三党性教育的重大课题,挑选家乡籍的先进人物,模范党员干部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

其次,有个问题也值得每位教师思考:思想政治课中理论联系实际时是不是应该总是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新课教学,面对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时,我们的关键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上我的课有用,有可以卖弄的地方。对于知识和热点的结合,我个人觉得不必放在主要方面,因为他们对社会热点不会感兴趣,国家主席是谁不一定知道,但知道周杰伦的生日,因此对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妨从学生习以为常的实例入手,让他们通过我的课掌握些课外知识。当然,这些实例的讲解要幽默,要拓宽他们的视野。如我讲“联系的条件性”时,就问学生:“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我和长白山的老虎有联系吗?”如果学生回答有联系,我就问……学生就很容易就掌握这一知识,当我复习时学生都还记得这个事例。讲“实践决定认识”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奥运会游泳项目和滑雪项目上很少有来自炎热非洲的运动员?自然科学中哪门学科最先产生?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让学生想为什么东方人大多保守、尊老、不愿迁徙;而西方人大多爱冒险、不在乎漂泊。这些都与他们的生产方式有关系。这些知识能很大地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自然他们听到后会在闲谈中卖弄,下次还会认真听课,慢慢学习兴趣就产生了。

再次,在联系实际时,要注意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如讲政治学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因为地缘政治是思想政治学中很重要的派别;讲“内外因时”,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内部原因和导火索;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结合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只能是空想的原因。这样既符合文综高考的要求,又让学生体会到这门学科的实用性。

但这要求老师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事实上思想政治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大杂家。多阅读些书报,就可以做到。

三、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和“主体”的作用

在教学上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觉得是教学方法上的最高境界,好似无招胜有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老师主导,你怎么主导?你有多少时间主导?我觉得为什么不能发挥老师的“主体”作用呢?在课堂上应该有学生和老师的双“主体”地位,这是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老师的“主体”地位不是老师一堂课讲到底,面对普通班学生必须让他们紧紧围绕在我的周围,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更应该根据高考的试题,了解教材中那些重要知识点在高考中是怎样考察的,重点考察什么知识点。如“实践决定认识”是重点,但高考怎么考?在高考中他往往给你一段材料让你判断是哪一种决定作用,因此在讲授这一内容时,要注意讲它们之间的区别。如高考题中,常能看到这种问法:“谈谈你对某种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要回答这个现象是什么?是好是坏?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问题光靠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四、创设有效情境,增强政治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或“注入式”教学模式,严重地抑制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广大高三政治老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用生动鲜活的场景或案例引领学生主动地走进学习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教学情境绝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高三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必须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吸引力,让思想政治课堂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自我完善,促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逐步进入佳境,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五、构建和谐课堂,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更有趣

思想政治课理性较强,教师如果只是把这些抽象的、系统的、深刻的理论归纳成文字灌输给学生,那么,即使老师付出了许多精力,也会收效甚微。胡锦涛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对于我们上好思想政治课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在高三复习课中,我尝试构建和谐课堂,使思想政治课更有趣,有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我做到了:首先,营造和谐氛围,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和谐美魅力,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力因素,重视教材内外的情感因素,使课程变得更富动态、更富生命力,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察觉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再次,善用幽默的语言,让思想政治课堂展示和谐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幽默语言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和润滑油,可以引起注意,培养兴趣,增加课堂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表达,则往往会使学生听后如沐春风,给高三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点色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最后,透视时政热点,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学习。高中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出发,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在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中,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与趣味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高三思想政治教师要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

猜你喜欢

政治课高三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高三·共鸣篇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我把高三写成诗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