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升格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途径研究——以临沂大学为例

2013-08-15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临沂升格实力

朱 丽

(临沂大学费县分校,山东费县 273400)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见“提高文化软实力”已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一、文化软实力与大学文化软实力

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教授。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相对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以文化和意识形态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让别的国家不由自主地跟随你。也就是说,文化软实力强调的是一种柔性的力量,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它是靠文化的吸引和精神的感召,这种潜移默化的吸引和影响,具有极强的渗透力。[1]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创造和引领着国家、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极其重要的部分。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由大学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等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超越物质存在的文明濡化力、人格塑造力、集合凝聚力、发展扩张力、科技研发力、品牌提升力、价值认同力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合力。大学文化软实力是隐性的,反映的是一所大学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2]哪所大学文化软实力强,哪所大学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就强,就能吸引更多的大师和优秀学子,就有聚集人才的优势,就能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就具有发展的潜力,在林立的高校竞争中处于优势,并且形成良性的循环,不间断地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新升格本科高校面临的竞争压力

新升格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文化积淀不厚,学校升格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师资队伍急剧膨胀,科研经费增加,专业结构大力调整,学科种类增加和管理制度颠覆重建,造成了学校管理跟不上,教师素质、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学术研究层次低,官本位思想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优良校风、严谨教风和浓厚学风的营造。[3]

许多新升格本科高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因太过重视现代气息,片面追求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塑造大学应有的沉稳、恬静和大气,不能突出学校的特色、个性,大多没有形成真正的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没有独立的制度规范,缺少象征学校的文化符号,整个学校缺乏凝聚人、鼓舞人的精神核心。

临沂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10年11月更名,作为一所新升格本科高校,与其他新升格的高校一样,以上问题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毫无疑问是大学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直接考量着每一所大学的发展前途。临沂大学前有名牌高校、重点高校的影响,后有一些著名院校的二级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以及其他一些高校的影响,只有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存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临沂大学必须学会在发展中求生存,在改革中谋特色,在创新中增实力。

三、新升格本科高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1.新升格本科高校要充分发挥硬实力对软实力的促进作用。

大学的硬实力,是大学凭借自身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和物质资源条件等所形成的、可以进行量化的办学实力。硬实力对大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高校的硬实力是打造软实力的基础,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仪器设备价值、图书藏书量、实验场馆、运动娱乐场所、餐饮住宿等。这些硬件设施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大学发展与繁荣的物质基础。

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是高校对外的一张名片,能够反映这所大学的的文化品位与精神境界,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校园的建筑、景观和布局设计,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情感性,并且散发出深厚、高雅、和谐的气息,体现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优雅美观的自然环境,合理完善的规划设计体现学校特色;完善校园的绿化、美化、卫生环境使校园园林化、公园化;建设齐全、完善的文化设施,配备完善的教学办公设施、科研实验设备、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等,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必需的场地和条件;同时在校园里修建文化长廊,摆放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雕塑作品,并发动组织师生员工为学校建筑、湖泊、道路等处拟散发出浓郁书香气息的名字,从而与精心设计的园林绿化完美结合,为师生提供较好的舒适的学习、生活条件,使广大师生都能安心、专心地学习和工作。[4]

临沂大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实力,在临沂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了新校区,校园面积是目前国内单体校园面积最大的大学,其中图书馆、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都是目前国内高校建筑面积最大的楼体之一。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420万册,电子图书300多万册,建成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这些硬实力都是推动学校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2.新升格本科高校要提升教职员工自身的素质。

大学有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准确的办学定位,如果没有高素养、高效率的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和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教研人员,在高校的竞争中也很难取得优势。新升格的高校通常会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管理、教学和服务人才,但不可能全部引进而把原来的教职员工换掉,既然做不到,则需提升现有教职员工的素质,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学校新的变化和要求,胜任自己的工作。

当然新升格大学文化软实力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要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大学必须结合员工的业务特点和管理实践,有计划地逐步提升全体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体现大学办学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其文化修养往往左右着大学文化的发展进程。大学的管理者首先需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革新传统管理方法,引进新的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机制,科学管理。大学管理者要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发挥学术参与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人才激励评价考核、内部监督制约等科学的运行机制。[5]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的素质都是体现一所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如果教师的文化素养在适应和传承大学文化的同时,更注重通过自身文化素养的升华来对大学文化进行创新,那么这样的大学文化无疑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力量,也成为大学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内在动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都过硬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大学软实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临沂大学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学校升格以来引进985、211高校和国外知名高校的高水平博士接近70人,同时鼓励本校教师积极攻读在职博士;积极培养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一所大学有几位、十几位在外界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就可以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并为大学带来良好的声誉;积极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报告、讲学,给学校带来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派教师到国内兄弟院校、一流大学以及国外相关院校进行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6]真正建立起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激励机制,以业绩为导向,能者上、庸者下。继2011年暑假管理岗位竞争上岗之后,2012年暑假临沂大学进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全员竞争上岗,一大批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晋升到了更高的专业技术岗位,特别是8名处级干部辞去“官职”当教授,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2012年11月《光明日报》连续对此事进行了深入报道。为进一步加强中青年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创新,临沂大学在2012年3月到6月期间举行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3.新升格本科高校要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品牌。

大学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塑造品牌的过程,新升格本科高校要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大学需要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能立于学林不败,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办学风格和品味,并演化成为大学特有的社会文化气质。西方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注重学术的牛津大学,倡导实践的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综合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正是这些独特的个性,吸引全球无数学子趋之若鹜。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著称,清华大学以学风严谨著称,复旦大学以兼容并蓄著称,浙江大学以求实创新著称。[7]

大学文化建设一定要注重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融入现代文化的先进元素,突出自身特色,体现独特个性。如果高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个性不明显,这样的高校文化是不会有多大吸引力的。与此同时,地域差异和地域文化特色也会对该地大学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身处地方,高校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历史情况,围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宗旨,体现自己办学特色,将学校建设、学校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如地处革命老区的高校可以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进行革命历史和学习英雄事迹的活动。[8]

做好发展定位,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临沂大学身处沂蒙老区,是老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办学历史,围绕为地方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综合性品牌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五年强特色、十年创一流”的总体战略,制定了“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实施了红色育人和国际视野培育两大育人工程。与此同时也确立了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沂蒙,面向山东,辐射全国。

临沂大学更名后,把沂蒙文化融入校园精神,凝练形成了具有鲜明老区特色的校风、校训和校园标识,把感恩老区、回报老区、责任担当写进了校歌,把厚重的历史文化写进了校训和校园标识,把沂蒙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9]

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已被众多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发展所证明。在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和渐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临沂大学作为新升格本科高校,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办学竞争力,应该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1]甘雪梅.论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10-12.

[2]周倩,吴宏亮,乔丹.大学文化软实力:中国语境与建设取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61-66.

[3]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文化软实力内涵的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8):26-27.

[4]刘湘玉.软实力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03-105.

[5]杨毅仁,刘树道.文化力是一流大学竞争的软实力[J].高教探索,2009,(1):37-40.

[6]李运庆.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现途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8-62.

[7]谭文华.高校“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途径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6):22-24.

[8]田九霞,徐春艳.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创建的多维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6-129.

[9]丁凤云.临沂大学更名两周年汇报会上的讲话[EB/OL].http://xcb.lyu.edu.cn/ReadNews.asp?NewsID=2221/2012-12-07.

猜你喜欢

临沂升格实力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实力抢镜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