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参与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初探——以成都市校园网球开展为例

2013-08-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课后备网球

网球运动是一项用球拍隔网对击球的对抗性项目,是一项高雅运动,修养和素质是其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同时具有动作舒展大方、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强的特点,并且其安全性相对较高;经常参加网球锻炼,能培养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及判断、反应等心理素质,可以改善和提高人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网球运动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具有可调节性。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近年,李婷、孙甜甜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金牌;郑洁、晏紫澳网冠军,李娜法网女单冠军,这使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与网球相似的兵兵球、羽毛球在我国的发展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

1、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陈海(2007)认为人才选拔不够科学、选拔规模、数量小,培养资金不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培养系统不够科学,体教结合失衡,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

魏晓银(2012)提出“进行网球启蒙训练的年龄较晚是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主要问题”,加大网球运动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提前青少年网球的启蒙岁数,让更多的青少年能较早的接触网球,喜欢网球,进行网球训练。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四川省青少年网球的研究比较少,通过对以上专家学者观点的总结,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人才选拔主要依据教练员的经验,网球普及面不够造成网球人才数量不足,培养经费不足,教练员的科学训练化水平不高,培养系统可持续性较差,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成材率。

2、学校参与对于成都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2.1、“学校参与”机制的建立

教育部于2011年5月24日颁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积极探索“体育、艺术2+1项目”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提高学生文体活动水平。随后,成都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在成都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网球的通知》。首先,现在处于“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初级阶段。其次,我国对于具体内容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因此四川省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项目。2005年以来的试点经验可见,校园网球深受学生的热爱和家长的关注,这为校园网球的普及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学校参与”机制的实施

学校参与培养机制要达到“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优势,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同时,应该加强学校、教练员相互之间以及与有关科研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指导。不断提高各级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促进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而且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发展。

2.3、“学校参与”机制的优势

学校参与培养机制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和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学校参与培养机制能得到家长的重视,有利于学生网球兴趣的培养,同时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发展体育爱好,有利于青少年网球人口数量的增加,有利于“体教结合”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建立以培养兴趣为主、以课余训练为辅的培养体系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成都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试点小学开展情况的分析

3.1、相关概念

校园网球是指在学校内的标准网球场地或学校操场上,按照网球教学评估体系开展,由学校教师组织为主、网球专业培训机构为辅,采取趣味训练、基础训练、竞技训练等方式,以培训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为主的运动项目。校园网球文化课是指以校园网球运动项目为切入点融合了网球文化、网球礼仪、网球心理、网球知识、网球营养、网球写作和网球绘画、网球英语等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网球培训中得到熏陶,心理得到锻炼,学会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好学上进及爱国爱民的一种艺术与体育的融入式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短式网球是一种海绵球,整体全部用海绵制成,直径体积与正规网球相近,但重量比正规网球轻得多,大约14克左右。网球拍短,而且重量仅相当于标准网球拍的1/3,适合儿童力量弱的特点,所用场地也是标准场地的1/3。

3.2、成都市短式网球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赵铭洋(2009)指出,80%以上的专家学者和体育局有关领导、校领导、校体育教师持肯

定态度,物质条件相对成熟,此外,到2009年三所试点小学的成功开展经验。这样的环境氛围更加有利于校园网球文化课的推广与普及。

朱婉宁等(2011)提出,“校园网球文化课”的开展得到多方的支持并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对教师和教练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校园网球文化课教材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校园网球的推广与普及。

朱世霞(2012)指出,校园网球在成都市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校园网球丰富了学校体育内容,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丰富了学生的体育课,并且为其他地区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教练员或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开创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上课模式,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交流空间,促进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壮大。

彭翔(2012)认为,应尽快将短式网球纳入国家网球规划,校园网球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大纲中,规范学校短式网球教学设计,以利于短式网球与硬式网球的衔接。

从以上学者和专家的研究中不难看出,成都市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校园网球文化课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校园网球文化课的实践推广中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符合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体育教材需要不断地完善。

3.3、开展”校园网球”的现实意义

在学校开展常规网球课教学,会受到场地、器材、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制约,要在全国小学修建标准网球场是不切实际的,但短式网球不仅拥有网球运动的全部内涵,而且具有安全、不受场地限制、易掌握等优势。

3.4、“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的开展情况

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立足于“体教结合”教学模式,开展“二条主线”、“三纳入”、“五统一”和“一会”的网球文化课工作模式。

3.4.1、二条主线

第一条是以《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知识性为内容的启蒙主线,推行义务普及教育。第二条是以技术性培养为主线,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性的提高培养。

3.4.2、三纳入

(1)纳入学校教学计划,(2)纳入课时,(3)纳入期末学生体育成绩考核。

3.4.3、五统一

(1)统一的教学大纲,(2)统一的教材,(3)统一的考核标准,(4)统一的教学器材(5)统一的考核评估办法。

3.4.4、一会

“校园网球文化运动会”是以传播网球文化为中心的校园“立体”网球赛事,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均可参加的综合性运动会。

3.5、网球进校园试点工作的优势

网球进中小学体育课是网球进校园试点工作的标志性特征。在各级学校的授课内容中,不仅有网球基本技能和网球运动规则的教学,同时还包含有网球文化的教学。因此网球课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成都市目前网球进校园的试点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大。截至2013年4月底有67所小学,数十万名学生在体育课中接受短式网球知识及技能的启蒙和培训,在体育课中接受标准网球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二是覆盖面广。2012年,在每个区市县确定3所中小学进行网球文化课的试点。

三是“一条龙”。网球进中、小学,能使网球运动有持续性发展的土壤。青少年可以在学习阶段不间断地接触到网球,根据兴趣爱好,为他们参与网球运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是开创性。

(1)开创性地探索网球进入学校体育课的体系建设路子,寻找体育与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2)革新网球课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

(3)抓活动,搭平台。举办中小学校的“运动成都2010年成都首届校园网球文化运动会”。运动会既设置了迷你网球的竞技项目,又设置了激发网球兴趣的网球趣味赛和网球艺术体操表演的项目,还设置了以网球文化为题材的作文、诗歌、摄影、绘画、剪纸等,比赛项目广泛动员和吸引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一块参加,互动同乐。把趣味性、知识性、竞技性和大众性有机结合起来。

(4)克服困难,坚持探索。网球进校园试点,无先例,无经验;无教材,无师资;无设备,无资金。一切从零开始,困难重重。民间的查理网球俱乐部则为该课程的开展提供包括教练员、器材、教材在内的多项支持,陈林教练意志坚定不怕困难,自筹经费,坚持进行了六年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获得了体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与支持。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校园网球的推广到现在为止主要是在学校内的标准网球场地或学校操场上,按照网球教学评估体系开展,由学校教师组织为主、网球专业培训机构为辅,随着校园网球的普及和推广网球人口不断增加,这也对场地提出更多的要求。

4.1.2、现在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从事67所试点学校的推广教育工作,每个学校都有专业兼职教练员志愿者,有的教练员兼顾两个试点学校,今后随着试点学校增加势必会增加教练员的需求量;同时,“学校参与培养”后备人培养模式的发展完善对教练员的知识水平、指导经验和科学化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现在教练员大多数是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执教经验欠缺。

4.1.3、试点学校现在统一用“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创始人陈林教练编撰的教材上课,同时,业余训练中成都市拥有针对青少年培训的机构较少,教练员欠缺。

4.1.4、“短式网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网球兴趣,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为网球人口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2、建议

4.2.1、大力宣传终身体育观念,使更多的家长走进网球运动,实现体育教育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培养。政府加大对学校全面教育的资金投入,各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企业、财团等合作,拓宽经费渠道,减少政府压力,增加场地数量,优化训练条件。政府尤其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2.2、随着校园网球的普及和推广,教练员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加强教练员的培训,为教练员提供相互交流、指导的机会,加强与国外教练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此外,制定管理教练员的规章制度,定期考核,考核应多元化,鼓励教练员进行科研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提高教练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4.2.3、政府加大力度推进青少年网球培训机构建立的进程,使青少年网球爱好者得到良好发展;为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网球爱好者开展夏令营等针对性的集训活动,为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4、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的培养体制,此培养体制使体育教育和业余训练贯穿于受教育期间,促进“校园网球体育文化课”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有利于“体教结合”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以学业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球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球文化学习氛围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球友谊赛,比赛成绩不与升学挂钩,避免忽视文化课学习现象的发生。

[1]陈林.什么是校园网球[EB/OL].http://www1charlitennis1com/view1asp id=99,2008-06-131.

[2]吴兆祥主编.网球运动[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3]朱雄.“学校参与培养”我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机制的探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74-175.

[4]郑一材.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网球学校培养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5]陈海.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

[6]魏晓银,周娟.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1(35):86-87.

[7]魏晓银.对四川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8]宋全征主编.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9]赵铭洋.成都市小学开展短式网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0]朱世霞.成都试点小学校园网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

[11]彭翔.成都市小学短式网球发展现状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2.

[12]朱婉宁等.成都市中小学“校园网球文化课”的发展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1(2):70-74.

猜你喜欢

文化课后备网球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