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手术治疗
2013-08-15涂之远
涂之远,朱 勤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65
左半结肠癌梗阻的传统治疗方法主张分期手术。一期结肠造瘘,二期切除病变及消化道重建;或一期切除病变,肠造瘘,二期消化道重建。造瘘口及两次手术都给病人带来极大不便,精神负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左半结肠癌梗阻是否可以一期切除并肠吻合是外科医师探索的课题。我们治疗组在2007年—2013年间对部分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病人实施了一期切除吻合术,获得理想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病人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51 岁,最大89 随,平均年龄78.3 岁;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8例,直肠上段癌10例。术前肠镜诊断2例,其余为急诊术中探查中确诊,22例均病理确认。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腹部平片及CT 均诊断肠梗阻。3例CT 提示结肠肿瘤。
1.2 术前准备
22例病人均为急诊入院。常规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腹部平片,腹部CT,血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无法行常规肠道准备,仅肥皂水灌肠。胃肠减压,禁食。输液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使用抗生素。术前谈话,讲明肠造瘘的可能性。
1.3 一期手术指征
须完全符合以下条件:腹腔内无严重污染,感染,积脓;吻合肠段无严重水肿;吻合肠段血供良好;剩余结肠冲洗干净;吻合口远端肠道无转移癌灶。
1.4 手术方式
用无菌塑料圈保护切口以防污染,遵循无瘤原则探查腹腔,探明梗阻部位及性质。小肠扩张明显影响探查和操作的可先行减压。②在肿瘤远端游离结肠,距肿瘤5-10 cm 切断,远断端夹闭待吻合。切除含肿瘤肠段。③将近端结肠移至切口外,接入无菌条状塑料袋。塑料袋远端自身打结关闭,冲洗后肠内容物将收集于此,可防止污染然后切除阑尾,置入20 号导尿管,大量生理盐水经导尿管冲洗,边冲洗边挤压小肠,结肠,至冲洗物清洁为止。结扎阑尾根部荷包缝合,浆肌层缝合数针。若肿瘤近端结肠不能移至切口外时,则改用纹软管套入结肠,布带结扎密封;纹软管远端接塑料袋;洗中避免肠内容物污染腹腔。④行结肠吻合术,11例行全层间断内翻缝合,11例吻合器吻合。⑤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置引流管于盆腔或吻合口周围7-10 天。大网膜覆盖吻合口。⑥术毕扩肛。未做预防性造瘘。
1.5 术后处理
术后禁食时间较其他肠道吻合术延长,6-7天。胃肠减压3-4 天至肠蠕动恢复。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抗生素,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况。
1.6 结果
22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现吻合口漏,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愈合3例,切口再缝合愈合4例。切口未感染者平均住院12.5 天,切口感染者21 天。
2 讨论
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手术方式有二种,即一期切除和分期切除。一期切除包括切除肿瘤经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吻合,全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回肠—直结肠吻合术,或Hrtmann 术。分期手术是首次做近端造瘘,待结肠有效减压后再切除肿瘤,重消化道。.以往认为左半结肠细菌多,血供差一期手术容易出现吻合口漏和腹腔严重感染,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处理多主张首先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结肠肠吻合。但二期手术使病人治疗期延长,生活质量下降,增加肿瘤发展扩散,失去根治机会,二期手术生存率较一期手术生存率下降[1]。随着技术进步,理论更新,外科医师不懈努力,探索左半结肠疾病伴肠梗阻简便的治疗方法,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成为可能,成功报道陆续出现[2-4]。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许多病例是可以一期切除吻合获得良好效果的。我们认为,只要剩余结肠血供良好,水肿不严重,腹腔无严重污染和积脓,剩余结肠彻底灌洗干净就可以实施一期手术。结肠灌洗是关键。吻合口或盆腔放置引流是必要。是否预防性造瘘不同医师有不同观点,本人认为满足上述条件就没有必要。
有许多报道比较这二种手术方案的生存率,目前还得不出结论[5]。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1]邱成志,周志平.大肠癌并急性梗阻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0):680-681.
[2]熊昌庆,黄茹.术中结肠灌洗在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6,34(4):520-521.
[3]黄向阳.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手术治疗[J].四川医学,2004,25(9):1007-1008.
[4]王东平.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一期手术治疗[J].中原医刊,2006,33(22):58-59.
[5]Yuan-Tzu Lan,Jeng-Kai,Jiang,et al.Obstructive Left-Sided Colorectal Cancer:A Comparison between Primary Resection and Delayed Resection[J].J Soc Colon Rectal Surgeon,2006,17(3):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