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养生运动与动物之关联

2013-08-15蒋敏夏政美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湖南永州宁远县岭头源完小湖南永州4250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名称武术动作

□ 蒋敏 夏政美(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湖南永州宁远县岭头源完小 湖南 永州 425006)

1、动物与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

《尚书》记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可见在旧石器时代,祖先就会像百兽之形了,原始社会出现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模仿各种动物动作的舞蹈,在《尚书》中北称为“百兽舞”,其中很多动作被后来的武艺吸收,形成五花八门的象形拳。《庄子·刻意》中记载:“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说明春秋时期古人已能模仿熊攀树自悬、鸟飞翔伸脚等动作。《淮南子·精神训》有“凫洛、暖、鸱视、虎顾”之说。汉代民间流行“沐猴舞”、“狗斗舞”、“六禽戏”、“五禽戏”。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导引图》中,绘有四十四个人物运动的图像,其中便有熊经、鸟伸、鹞背、猿滹、龙登、螳螂、鹤口等图形。晋代葛洪创编的龙导、虎引、熊经、龟咽、莺飞、蛇屈、猿据等引导名目,与后来的象形拳拳术套路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还有在五禽戏中的虎、鹿、熊、猿、鸟;太极扇中的白鹤亮翅、黄蜂入洞、金鸡独立等;八卦掌中狮子滚球、狮子扑球、狮子张口、白蛇缠身、狮子抱球等。

2、传统养生运动与动物相关的动作名称的特点

2.1、生动形象

在传统养生中如此多的内容中,包含了如此多的动物名称,这些动物名称非常的生动形象,注重动作的形神统一,如太极扇中白鹤亮翅、黄蜂入洞、哪吒探海等,形象地表达了动作外形与过程。而在注重动作规格的现代武术动作命名中,相应的白鹤亮翅为虚步亮掌,黄蜂入洞为进步刺扇,哪吒探海为转身下刺扇,而在八卦掌中金鸡撒膀、猴子摘桃、麒麟吐书、白蛇缠身、燕子抄水等等。这些动作名称都是一种整体感,有意境、有内涵,很形象的表现动作神态的优美,并表现出动作的要求与要领,如燕子抄水,燕子给人的形象就是轻盈,因此这个动作要求轻盈,凸现出的是柔,而我们知道燕子抄水是从高空俯冲而下一抄即起,提示我们从提膝到仆步再转弓步的过程要一气呵成,动作圆滑连贯,并且强调了该动作的重点在仆步转弓步的同时,左掌前抄的动作,因此在运用动物动作来命名更加的生动形象,吸引人。

2.2、美的追求

武术产生之初是用于原始的抒情、欢庆以及祭祀活动。武术也有着表演的功能,而表演给人的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美也逐渐成为了中华武术的出发点和最高境界的追求,武术动作形态、服饰、动作名称之美。在武术的形成过程中,武术跳出了自身的限制,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将动物结合于养生并赋予其美的含义,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燕子抄水、白鹤亮翅、金鸡独立、乌龙缠腰等等,从字面上我们根本不能看到武术的身影,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却能够通过它来感悟武术的形与神,并由此把我们对的美追求引向更高层次,使我们在欣赏武术的同时感悟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让人们留恋于这种美的感受,把人们带入那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审美最高境界。

3、解析动物出现于传统养生运动内容中的原因

由以上可知,动物名称频繁在传统养生的运动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又给人们在传统养生上带来什么优势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探究动物名称出现于传统养生内容中的原因。

3.1、动物自身存在的特点的影响

原始民族最初是由狩猎的部落构成,而原始狩猎者在与自然进行搏斗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动物,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也多为动物。那些最具活动性的动物生命活力、动作的灵活性与攻击性、不同寻常的叫声等最为引人注目。因此人类在认识到动物的攻击力的同时也看到了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就成为了人们的追求,他们选择生命力较强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和活动特点进行了对自我的养生追求。

西汉董仲舒在 《春秋繁露》记载了仿猿之气象的养生行为,“猿似猴,大而黑,长前臂,所以寿者好行其气也。”晋代丹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引《玉策记》说明了人们模仿猿猴进行养生的原因,“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猿……千岁变为老人。”到了汉末神医华佗根据前期对养生的经验,创编了五禽戏,通过模仿虎的扑动前肢、熊的伏倒站起、鹿的伸转头颈、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锻炼身体,至今为止五禽戏仍是现代人们养生的方式,人们除了模仿动物的神态动作进行养生外,还发现了长寿动物并努力在模仿长寿动物的呼吸方法,如长寿动物中的龟,到现在的龟息大法,都是人们根据动物的本身存在的优势来进行养生以达到所追求的效果。

3.2、武术产生的渊源的影响

我们知道武术的雏形是在搏斗中形成的,其中军事战争是促使武术形成于发展的催化剂。在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最初武术的发展一直都没有离开动物的存在,与动物在搏斗和“田猎”使得武术在形成之初就与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传统套路的形成与发展中,其源头之一就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行为,所以以动物行为命名的动作术语在各种传统拳种里几乎均可以见到,到后来甚至出现了很多以某一动物命名的拳种,如猴拳、蛇拳、鹰爪拳、螳螂拳等等。

3.3、“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至今仍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它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认同与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土地的依附性,而且较之西方国家来说是封闭的、闭塞的。因为人类当初不能超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恐惧与依赖,所以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处事方式,因此选择与大自然亲近,融合的道路,而不是去尽力改变环境,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中国人普遍相信,“天”和“人”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依赖、互相模仿和互相感应的关系,所以人一方面应当仿效“天”的构造,模仿“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因此武术的发展将人们对自然的恐惧和依赖转化成了武术动作,使用这些术语得以与大自然相通,将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于武术动作,表达人们对和谐的追求。于是在武术动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跟动物相关的术语,其中传统养生中的太极拳、八卦掌等等中的螳螂捕蝉、勒马回头,雏燕凌空、白蛇缠身、黑熊反背等等,而所有这些术语都归结于中国这个大的农业社会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总结,追求和谐的结果,李力研在《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也中提到:当时的人们在某种哲学的暗示下已经悟到了人应该像动物那样不受阶级社会中任何礼法的约束,在天地之中顺其自然,听任自由、自得其乐。

4、发扬传统养生的作用,使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由于环境恶化、人口增多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人们在不断追求着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使得传统养生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中老年人,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练习太极拳、太极扇、五禽戏、八段锦等等这些传统养生的项目,他们都希望通过这些锻炼来改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要继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传统养生项目,了解在传统养生内容中相互的关系,使之更好的为我们生活服务,已达到最好的效果。

[1]施芹.论武术动作名称所蕴涵的传统文化信息[J].体育文化导刊.2007,(9).

[2]刘安兵,谢坚.传统武术动作名称命名的教学方法提示[J].体育与科学.2005,(11).

[3]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

[4]单建新,郑勤.传统武术动作名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4).

猜你喜欢

名称武术动作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