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013-08-15张媛
张 媛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1 地基与基础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容易忽视因建筑物沉降所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因为实际上整个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将会一起发生沉降变形,共同受力,如未考虑因此产生的附加应力,对底板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有可能会导致地下室底板承载能力不足而开裂。尤其对于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时,其影响则更为显著。对于总沉降量较小的工程,可考虑在地下室底板与持力层之间采取褥垫处理措施,当然,是否采用,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另外,对于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应考虑高低两种不同水位对地下室底板的不同影响,求出包络图,再做配筋设计。
(2)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在室外地坪之下的结构部分,外轮廓形状应尽量简洁,这样有利于建筑防水的施工。尤其对于柱下承台的形式,更为明显。此时,由于柱下承台的影响,基槽地模形状很复杂,有很多的阴阳角和放坡,即加大了防水施工的难度,有加长了施工时间,都不利于保证质量,并且还增加工程造价。对于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大家考虑反承台法,即统一地下室底板和承台的下皮标高相同,承台需要加厚部分向上作,然后地下室内部作滤水层和覆土等地面做法。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基槽地模形状很简单,方便施工,利于施工质量得保证,同时也缩短了施工时间。并且,内部的覆土重量也平衡掉了部分作用在底板上的水浮力,减小配筋,这种自相平衡的思路最科学。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物的抗倾覆能力。
(3)地下室底板和外墙配筋计算时,往往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分析,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有富余量。建议: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砼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间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
(4)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设计问题,有的基础设计锥体斜面坡度大于1∶3,该锥体部分砼很难振捣密实,现场施工往往是砼自然堆上,采用铲子或抹灰刀拍捣成形,其锥体部分的砼很难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因此建议优先采用阶梯形独立基础,利于施工,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5)柱下独立基础之间的拉梁,如同时又是首层维护墙的承重梁的时候,不应该再简单地按拉梁进行设计。而且在考虑荷载时,要考虑梁上皮以上土扩散角之内的土重。
2 上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框剪结构,剪力墙的布置要均匀,不要出现单肢刚度过大的剪力墙,以免应力过于集中,一旦破坏,将构成严重影响。而且,与之相关联的基础,连梁等构件的设计难度都会加大。刚度较大的第一级别的剪力墙(同一级别的剪力墙是指刚度相近,比值小于2时的墙肢),其墙肢数不应少于4肢。另外,当遇到中震时,我们应考虑第一级别的剪力墙进入塑性后,还应有小级别的剪力墙来维持建筑物变形不致过大,产生次生灾害。这就是多道设防的概念。但当遇到大震时,小级别的剪力墙也进入塑性阶段后,建筑物基本已经破坏了。此时,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设计有选择地让梁破坏,从而保证柱子的完整性,来保证建筑不倒,或缓倒,以争取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这就是我们说的延性设计。
3 钢筋混装土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
(1)结构裂缝。对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的结构构件之间刚度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这就容易造成一些结构中形成相对刚度薄弱区,就是在这些相对薄弱部分及结构的截面突变处,易出现结构裂缝破坏,如建筑物墙角处及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板端处。
(2)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它的形成是由于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随着温差而发生热胀冷缩,这种裂缝常出现在建筑结构的屋面层。
(3)构造裂缝。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构造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模板的滑动、混凝土浇筑时未充分振捣等。除此之外,支架下沉、脱模过早,混凝土养护工作未做好也会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构造裂缝。第四,收缩裂缝。混凝土结构在养护过程中会逐渐的硬化、碳化及脱水,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即使达到28天龄期也不会停止,这一特性是水泥基混凝土的固有特性,再加上混凝土硬化时发生化学反应再失掉一部分水分,因此整个过程中均有混凝土收缩的现象出现,此时就会形成各种收缩裂缝。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合理简化结构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对复杂的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简化,运用概念设计理念,对实际存在而又被忽略的变形及受力要在计算配筋时加以考虑,对于结构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可根据经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
4.2 结构的尺寸设计要适当。
前文已经提到温差及材料的变形均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当结构的尺寸过长时,结构因温差及材料的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就会越大,此时建筑的墙体与楼板易出现横向裂缝,经统计发现,结构的应力与其长度呈非线性关系,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保证结构的尺寸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以防止或减少结构裂缝的出现。
4.3 结构的形状及布置要尽量规则。
结构的形状及布置不规则时,由于各方向上结构的刚度不一,因此产生的变形也不尽相同,在结构的刚度薄弱处易出现问题。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保证结构形状以及结构布置的规则性。
4.4 对板类构件裂缝控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易出现裂缝的屋
5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密切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责任重大。而且结构专业是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专业,我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这也是我把我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写出来的原因,希望与同行们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1]贡金鑫,魏巍巍.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赵国藩,金伟良,贡金鑫.结构可靠度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