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针灸学的贡献
2013-08-15于铁成张婵娟
王 兴,于铁成,张婵娟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黄帝内经》中近半数的篇幅论及了关于针灸的内容,诚如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所言:“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现将近年来对《内经》中针灸理论研究的有关文章研究整理如下。
1 《内经》揭示了针灸的渊源
《内经》揭示了针灸疗法的渊源,《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毒药者,亦从西方来。灸者,亦从北方来。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当地的气候环境、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疾病的性质综合影响促进了针灸疗法的产生[1]。
《内经》记载的病症很多,但用药物治疗的却很少,全部《内经》只有13方,《内经》治疗大多数病证的方法都是用针灸,作为针灸治疗的依据,《内经》对后世指导针灸临床有重大意义[2]。
2 《内经》中针灸的基本理论
《灵枢·经脉篇》规范了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路线,论述了经脉病证、诊断及治疗,同时对经脉气绝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和十五别络的循行和主病也作了详尽的阐述,强调了经脉在针刺中的重要性,奠定了中医经脉学的重要理论[3]。
《内经》体现的分部形式主要包括头、胸、腹、肢部。这种分部思想的来源可能与早期经脉理论尤其是足六经理论密切相关,对后期的针灸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针灸甲乙经》就有所反映[4]。
《内经》全书有关临证取穴和操作的论述非常丰富,足为后世效法的准则。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本身原则、整体原则、辨证原则、三因原则、标本原则[5]。
《素问·宝命全形论》为针灸大夫提出了5点基本原则,其中“知养身”“知毒药为真”和“知砭石大小”是基础,“知府脏血气之诊”是前提,“治神”是核心,是关键,针灸操作者唯有掌握这5项基本原则,结合病情虚实,能正确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才能取得良好疗效[6]。
3 《内经》中针刺的选穴配伍
在《内经》中,针灸处方的配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方法,而且内容丰富,切合临床实际,主要因为阴阳、五行学说在当时已成熟的运用在针灸临床中,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也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发病部位定针灸配穴的方法为后世针灸处方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
《内经》取穴的6种基本方法包括:以脏腑辨证定证型,取本脏腑经脉腧穴组成处方;按经脉辨证命名证型,取本经腧穴组成处方;以气血阴阳为纲,辨证取穴成方;奇经八脉,十五络(穴)各主病候,配穴广泛;五腧穴脏俞相关,取穴有纵行横向之分;根据部位间的特定联系取穴处方[8]。
《内经》以局部选穴,远部选穴,随证选穴为配伍选穴基本原则,其思想包括少而精,以经代穴,重视特定穴,顺应四时等。配伍处方多以经络辨证为纲,以循经取穴或仅刺某经而无具体腧穴名称为主,为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处方组成以单穴为主,多穴处方少见。多穴处方的组方规律体现了局部与整体兼顾,腧穴主辅有别,施术先后有序及刺灸方法有异的特点[9]。
4 《内经》中针灸的临床应用
《素问·咳论》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致咳原因复杂,临证宜辨证求因。并指出“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俞”“输”“腧”三字在古代音义相通。即临证可选用与本经脉相关的“背俞穴”“五输穴”之输(原)穴来调治病本之脏腑,使上逆之气以回纳。临床治疗只要遵经旨,用经络辨证,整体调整,定经取穴,可获立竿见影之效[10]。
《内经》中针灸治疗痹证强调辨证施治,补泻分明且针法丰富,另外具有治法独特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用“天人相应”之四时刺灸取穴法,行痹取穴还多采用局部取穴的方法如加风府、风门、膈俞、肝俞,《内经》治痹,还多以痹着之处“阿是穴”为主,对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痹证有不可估量的意义[11]。
腰痛为针灸临床所常见,《内经》治疗腰痛从经络分属之不同来论治。认为腰痛的病因多为寒气客于经脉,精气不通;负重损伤腰部,瘀血停着而痛;风邪入中,客于腰部而痛,由于各类腰痛所属经脉不同而产生14类腰痛。治疗上以祛邪通络为主,兼以扶正,辨明其所属经络,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而提高腰痛的治疗效果。
5 《内经》中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灵枢·本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针灸操作中的治神主要包括治医者之神,治患者之神,治家属之神[12]。
体质在针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病重视整体观,尤要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施治[13],从针刺这方面来说,不同体质的人针刺感觉、效果是不同的,更需要结合体质辨证施针。
《内经》中多篇对刺禁有专门论述,内容主要包括部位刺禁,穴位刺禁,操作刺禁,病者刺禁等。这类刺禁产生的背景包括重要脏器周围禁刺、针具相对落后、缺乏消毒措施、文献记载或师传经验等。从现代医学知识来看,刺禁理论确有一定的科学性,涉及到针刺禁忌、针刺注意事项及针刺不当造成的危害,不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针灸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14]
[1]孔庆爱,王悦,杨宝琴.《黄帝内经》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探要[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86-1887.
[2]林健峰.试述《黄帝内经》对针灸的贡献[J].医学信息,2009,22(5):805-807.
[3]叶志英.《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5):2-4.
[4]杨峰.《内经》针灸理论分部思想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1939-1940.
[5]张新渝,樊玲.论《内经》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6-7.
[6]司宽红.浅谈《内经》针刺五项基本原则[J].四川中医,2010,28(1):36.
[7]陈峰,俞中元,盛燮荪.试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学的贡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655.
[8]金肖青,盛樊荪,陈峰.试从《内经》取穴的六种基本方法谈针灸处方[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6.
[9]张夏毅,张天生,王海军.《内经》择穴配伍组方规律浅探[J].江苏中医药,2007,39(9):13-14.
[10]王黛.《素问·咳论》针灸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针灸,2002(增刊):159.
[11]赵欲晓.浅谈《内经》中有关痹症的针灸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1):45.
[12]陈欢.《内经》治神理念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9):54-55.
[13]王永刚.浅析三位一体的中医诊断思维模式[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4):246-247.
[14]徐晖,许银珊,刘清国.《内经》刺禁初探[J].山西中医,2007,23(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