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卫勤分队医疗救治的能力建设
2013-08-15马万兵尤明春龚楚楚
马万兵,尤明春,龚楚楚
(解放军第455医院,上海 200052)
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是军队医院在战时为部队有效保障、快速恢复战斗力服务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多样化军事行动不断增多,对军队医院卫勤分队的医疗救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卫勤分队快速医疗救治能力的生长和增强,具有突出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反复性等特点[1]。应当充分认清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生长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持续提高。
1 打牢基础
卫勤分队快速医疗救治能力的形成和不断增强取决于多种因素。政治思想教育是灵魂,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石,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是筑牢医疗救治能力的根基[2]。
1.1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要牢固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培育高昂的战斗精神。通过教育,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军事斗争准备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强化“平时和战时接轨”意识,实现抓平时和谋打赢的紧密结合。
1.2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借助手术带教、教学查房、专家会诊、三基考核等途径,深入扎实地开展业务理论学习;严格制定实施业务学习制度,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质量和效果,进行严格检查、评判,严明奖优罚劣,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1.3 做好专业人才选拔 在构成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的几大要素中,人的因素第一位,要把军政素质较好,政治过硬的人选拔进来;同时要确保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卫勤分队队伍,在目前编制限制下,要专业互补,普通外科和肝胆外科的医师经过基本培训后,基本可胜任胸腹外伤的救治,而神经外科、骨科的医师在培训后,基本可胜任头颅和四肢伤的救治[3],因此外科可以由普通外科和骨科搭配组合,或肝胆外科和神经外科搭配组合。
2 强化训练
科学推进卫勤分队训练是军队医院适应新时期军事变革、有效履行新使命的重要手段[6]。为了达到切实有效的训练效果,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强化模块化训练和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2.1 提高人员素质 要严格按照实战要求,对卫勤分队的人员进行战救技术、卫勤组织指挥、现场抢救、伤病员后送、卫勤分队展开、撤收与转移训练,从心理、体能、专业技能、野外生存等方面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救治能力。
2.2 科学实施训练考评 要细化考核标准,结合医疗救治的实际和应急需要,逐条逐项查弱项补短板找差距;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重点考核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人装结合能力、卫勤管理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等,全面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2.3 着力突出模块化训练 根据未来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特点,以卫勤分队人员、装备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化编组,形成合则具备建制救治能力、分则适应机动保障的模块化编组[4]。在卫勤分队的模块化训练中,特别要加强伤病员分类与急救,以及野外急救手术等科目的训练。
2.4 强化信息化条件下训练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人装结合训练,要熟悉各类卫勤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掌握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利用技术。要掌握新型卫生装备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重视快速获取各种诊疗参数的应用性训练,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医疗救治的需求。
3 注重实践
实践是长才干、增能力的根本途径。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的持续增强,有赖于深入持久的正确实践。
3.1 抓实日常岗位实践 全面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优质高效地做好诊疗工作;组建卫勤训练中心,对医务人员进行基地化训练[5];依托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平台,对医护人员进行院前、院内急救方法和技能轮训。
3.2 抓牢应急任务实践 抓住“突发事件”“灾难救援”、大型军事演习等保障任务,贴近实战,练实功夫、练真功夫,全面锻炼卫勤分队,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3.3 抓活比武促进实践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技术比武,充分展示平时实践中的所练所会所能,在比武交流中学习、提升能力;扎实开展医院各科室间的业务竞赛,赛技术、赛服务、赛管理,促进医疗救治能力快速提升。
3.4 抓好科研升华实践 紧贴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保障需要,积极开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6]。选准立好科研项目,确认真正先进、实用的项目进行研究,创出高含金量的真成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用创新成果指导医疗实践,促升医疗服务质量,促增医疗救治能力[7]。近年来研制出的野战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器、骨折外固定器、野战麻醉车在抗震救灾、抗雪救灾、抗洪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增强了卫勤分队的医疗救治能力。
4 保持常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队的特点,导致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随着干部转业和人员流失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为此,要建立并完善医疗救治能力生成和提高机制,避免因为人员的缺失,导致救治能力的下降。
4.1 建立快速救治能力定期考评机制 对卫勤分队设立相应的定性、定量快速医疗救治“能级”标准,由医院机关组织实施定期考评。
4.2 建立快速救治能力动态检评机制 通过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时的伤病及时诊断救治、疫情及时有效预防等各种实际能力,在“动”中进行“实战性”的质量和效率检验、评判。
4.3 建立多级奖罚的长效激励机制 对于在医疗救治能力考评中,获全军、战区、分部范围优胜的,在遂行保障中充分发挥快速医疗救治能力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相应级别精神奖励的同时,绐予同等级别的物质奖励(包括经费、先进设备等);对于未通过考评的,要问责,限期整改,用严密科学的长效促进机制,推进卫勤分队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优质高效地良性运行。
[1] 荔万俊,朱平录.信息化条件下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建设理性思考[J].后勤学术,2010(5):27-30.
[2] 徐勤耕,凌卫明.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研[J].后勤学术,2009(10):80-83.
[3] 程正祥,尹曦华,曹小勇,等.军队医院平战时医疗救治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7):655-657.
[4] 张鹭鹭.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模块化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8):719 -722.
[5] 叶廖沙,张 波,程齐波.医院应急分队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48 -48.
[6] 高新云,何 坤,邢世强,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卫勤分队组建与训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7):649-650.
[7] 赵成江,易顺崇.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方法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3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