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项目化教改的探索—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8-15徐素琴
徐素琴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难题[1]。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是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本课程组对该课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进行了诸多的探讨与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教学模式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通过实训→基本理论→实训→提升理论→再实训→强化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提升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通过项目化教学“以任务为引领,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 的教学模式,它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2)“教、学、做”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型教学模式,实训为主线,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学习、强化。结合学校高职课改,努力探索与推进岗位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引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设职业教学环境,积极开展以工作任务为引导的实践性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项目的实施一气呵成,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模式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的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室为中心的转变。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依据项目,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完成,把操作要求与习得的相关知识紧密结合,端正工作与学习态度,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 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的单纯教师讲授的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的动态教学特色,采用综合教学法、四导教学法、四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应用相应的教与学的技巧、并融入人性化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动”起来,从内心迸发出一种学习的激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四导教学法是指“领导”、“引导”、“指导”、“辅导”。 四级教学法是指“准备(讲解)”、“示范(操作)”、“模仿(个体)”、“练习(全体)”。根据《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所具有的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教学内容
将可摘局部义齿制作过程重新序化、按照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任务转换为6个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项目1 支架弯制;项目2排牙及蜡型制作;项目3 装盒、去蜡、填塞及热处理;项目4 出盒、打磨、抛光。项目5铸造小活桥的制作;项目6肯氏牙列缺损分类的模型设计及蜡型制作。项目1-4是胶连式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过程,项目5-6是铸造式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过程。其中又包括若干子项目,各子项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
以任务排列上前牙12为例
教学内容:子项目:排列人工牙,已经完成两次实训任务,第一次的任务是上颌中切牙的排列,较简单;第二次的任务是下颌磨牙67的排列,稍有难度。经过两次训练,同学们在理论和技能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次任务:排列上前牙12,难度继续加大。要求学生在已经完成 支托卡环弯制的上颌模型上排列人工前牙12。
3.1 任务导入(教师讲解,学生观看)
(1)介绍本次实训任务:在已经完成 支托卡环弯制的上颌模型上排列人工前牙12;(2)演示、讲解上前牙排列的要求。
渗透点:培养学生美学素养。
3.2 学生排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分4组进行,每组11人,每组一名指导老师。
(1)各组老师再次强调排牙时的注意事项,巡视、指导学生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技能稍差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2)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排列上前牙12。
渗透点:培养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安全意识。
3.3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1)各组老师组织学生将模型集中在一起,通过学生互评,每组分别选出一副好的作品和一副差的作品;(2)在所有选出的作品中,通过教师点评,再选出两副好的、两副差的作品;(3)对照标准模型,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的办法,进一步学习上前牙的排列要求。
渗透点: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知识总结(师生互动、总结)
在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共性问题等)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提高。
(1)正面观:两侧切牙的牙体长轴与中线对称;(2)垂直向:离开 平面;(3)面观:与牙弓弧度一致;(4)切面观:与邻牙颈部突度一致;(5)咬合关系:无早接触点。
3.5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前牙缺隙过宽如何处理?(2)前牙缺隙过窄如何处理?
渗透点:以病人为中心。
4 教学效果
本院自2002年招收口腔工艺专业以来,已培养近600名工艺专业学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的好评。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连续三年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一批“有发展潜能的高技艺口腔工艺人才”已活跃在江、浙、沪地区的义齿加工行业,近40%的人成为行业技术骨干、部门主管。
(1)行业专家评价。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委员会委员景建龙等校外专家评价:“该院的教学改革思路为如何培养口腔技师人才提供了宝贵经验,其课程建设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先进水平。”
(2)兄弟院校对我院本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思路给予了肯定,对学生的实验作品给予好评。
(3)校内督导评价。该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素质良好,备课认真充分,教学活动严谨,理论讲授生动,实践带教熟练。
(4)口腔高级修复工职业资格考试2008年通过率83% (76人/92人);2010通过率100% (89人/89人)(2009年国家停考)。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今后努力 。
4.1 项目化教材的编制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农一浪主编;参考教材是《可摘局部义齿学》赵军、张宁宁、钟伟译及《口腔修复学》徐君伍主编,这些教材都仅适合传统教学,在这些教材中实验课程为理论课程的附属。而一件可摘局部义齿从开始模型设计到试戴完成所包含的技工步骤达到lO-20步之多。很多操作都是不可重复和不可逆性的,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求学生有更娴熟的操作技能。因此实验室操作对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极为重要,实验课比例较重(与理论课比例为7.7:1),所以应根据专业性质、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自编教材,使得讲述的基本操作方法、操作程序与生产实践情况完全一致,充分配合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目前我们的自编教材还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应该加大投入,争取在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这一环节充分完善。
自编教材的编写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包括:知识链接,技能要求,项目作业。知识链接就是要为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而扫清理论障碍,主要是学习完成该项目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在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后,可以根据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课下加强有关问题的巩固练习,从而布置本节课的项目作业。我们是通过另外搜集历年修复工考试的题目,按章节整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得实训内容能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训练习,学起来很轻松,从而达到本项目工作任务的最终目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从形式上来看,根据每次的项目任务,我们可摘组的带教老师分步骤精心制作模型,制成课件,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实训评分标准及标准图例,以便于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4.2 材料和设备的更新
材料落伍、设备陈旧。主要体现在铸造支架的制作上。我院的茂福炉和立式喷砂机是2001年购进的,电解抛光机和高频、中频铸造机是2003年购进,包埋料失效,电阻炉不灵敏,电解机形同摆设,喷砂机几乎无法工作,每次上课几十人在排队等着喷砂,这就影响了我们最后作品的质量。这些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添置设备。
南京时代义齿技术研制有限公司主要为南京市口腔医院临床工作,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紧贴临床的需要,淘汰了钛合金、纯钛义齿的制作,大力开展维它灵铸造,义齿薄、轻、亮,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另外引进了许多进口仪器和设备,使工艺更加精致和准确,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众所周知,口腔材料的每一次革新,都对口腔医学、工艺技术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能及时更新材料和设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3 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于大形势的变化使得我们由原来的口腔临床医生的培养转型为口腔技师的培养,师资也几乎都是由临床老师经过简单的培训转型为技工老师。所以应定期组织年青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实践、顶岗工作、鼓励年青教师参与行业研讨会等各种专业活动。选派青年教师到义齿加工企业、实习医院等实训基地带生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分批选派年青教师到相应高校学习、深造,接受行业或国家相关部委组织的专业人才或师资培训。
4.4 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1)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才能守到花开。(2)义齿制作技术要求学生“心灵手巧”,但更要求细心精确,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前辈们的经验总结。(3)应加大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职业素质的培养,活动义齿的设计应做到人性化、合理化、艺术化,使修复体更加符合人体生理功能和美学需求。(4)要掌握技工室的全部操作流程,然后在某一岗位上有所侧重、精通,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蒋桂梅.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