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调查
2013-08-15郭素萍
郭素萍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资料分析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该研究采取分层抽样法,从重庆、陕西、山西、江西、黑龙江、江西六个省市中,随机抽取了九所高校。这九所高校既有重点院校,也有普通高校。对这九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QQ访谈,每所高校发放1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收回838份有效问卷。其中收回女生问卷387份,男生451份。在问卷调查中,分别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评价方法、课时安排、开课时间六个维度进行了调查。在问卷分析中,除开放式问题外,其余都采用了五点评价法,每个选项赋予1-5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满意度也越高。调查数据输入电脑,并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满意度
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需求被满足后的一种愉悦体验。通过对问题“你对你们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上过该课程后的情绪体验。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9%的学生回答“非常满意”;15.6%的大学生回答“比较满意”;30%的学生选择“一般”;45.4%的学生反映出对课程的不满意。这样的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问题,课程实际效果与学生心理的预期效果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2.就业指导课程诸因子满意度比较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评价方法、课时安排、开课时间六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的均分值为2.8.低于平均分3分,说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整体满意度低。各项维度的得分排序为:课时安排>评价方法>开课时间>课程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方法。
3.理工科学校男性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的男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可能原因有:一是在入学门槛上,不少女大学生由于分数或者填报志愿的原因被录取到工科院校,但她们对所学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选择非专业就业。二是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再加上有些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女生想要顺利就业,比男性又存在着更大的困难。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就业指导课程在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加剧了女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不满意度。
4.在课程开设时间上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所调查的九所学校中,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时间都集中在大一至大三,课时分配也不同。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一接受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因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对自己的专业、职业、自我性格、特长等都缺乏了解,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目标和生涯发展更是模糊。通过大一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可以让学生提早做好就业的思想准备,以便规划好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的发展。临近毕业时才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这时候学生处于就业的盲从阶段,面对复杂的学业、择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无法理性地分析和做好应对。
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对策研究
(一)优化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在国家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要求中,教学内容涵盖知识、态度、技能三个层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大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能够正确协调国家、社会和自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了解自我、职业、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做好正确的职业选择和规划;具备各种通用技能、职业探索和生涯决策技能。但目前高校的课程注重就业形势、政策的宣讲,而忽视情感、态度的养成;注重短期求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生涯规划与决策技能的养成;职业信息提供多,创业提供信息少。以达到国家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为目标,我们必须优化课程内容。以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为核心,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在择业过程中考虑国家利益,选择去西部、农村、基层去锻炼自己。以培养生涯决策能力为主要任务,通过课程内容的传授提升学生的生涯成熟度。以培养创业能力为重点,注重创业素质、法制等内容的传授,让学生不再只有创业的空想,而是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科学地去创造自己的事业,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别人就业开辟好的道路。
(二)丰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程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中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需改变以往的单一的语言讲授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专业性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名人成长故事、优秀毕业生创业经历中获得新的体验和认知。模拟式教学可以通过师生角色扮演、模拟面试,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求职的过程,提早做好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调适。网络教学可以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测评和就业辅导,弥补教学中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的缺陷。
(三)改革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依然把考试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这样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更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要想全面地去考核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学习的收获,必须把对知识、态度、能力的考核全部囊括进去,运用各别谈话、心理测试、社会实践、成长记录等多种形式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应延续至学生入职前后的始终,评价主体也不仅仅是代课教师,应该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的真实成长历程。
(四)优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规定:“专职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就业指导人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指导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而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由学校行政人员或者学生管理工作者组成,他们虽然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心理发展动态,但是对社会用人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因此我们应该拓宽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招纳更多的人士融入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把专业课教师、心理工作者、辅导员、校外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等结合成就业指导课程的专业队伍,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1]刘文浩.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刘治军.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