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闲暇哲学家起源

王 芬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哲学真的离我们如此遥远吗?笔者认为,哲学如同空气,虽飘渺却无处不在,虽抽象却并非遥不可及。哲学孕于生活,我们乐于享受生活,为何却不愿提及哲学?生活有了哲学,生活才更智慧,所以学点哲学是有好处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指出,哲学(Philosophia)是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一个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意为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所以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更加地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人都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学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可事实往往是,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越无法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是不可替代的

何为哲学的不可替代性?简单地讲,就是每当我们在讨论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必须得从头讲起。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理论更替是可以用一个新的理论去代替另一个理论的,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然而哲学却并非如此,正如柏拉图替代不了苏格拉底,而费希特也替代不了康德。打个比方,在音乐上,只听现代的音乐而不听贝多芬是不行的;在文学上,只读郭沫若而不读李白、杜甫也是不行的。 因此,读懂了康德不代表了解了费希特,熟悉了柏拉图也并不意味着就走近了苏格拉底,因为每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不可替代的,要想认识哲学的全貌,那就必须一个一个地从头学起。从头学起并非重复,因为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哲学是充满个性的理论性学科

哲学并非艺术,是充满理论性的一门学科。然而,虽然每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带有强烈思辨色彩的理论体系,但是每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就像其个人的艺术品一样,已经深深打上了属于他的烙印,谁也不能替代谁,是专属的个人作品。

以我们正在探讨的问题为例,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最早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进行了思考,并得出了哲学应当关注的不是“天上的事物”而是“人间的事物”;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多次提及哲学的对象,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哲学对象并做过充分探讨的人;在近代,霍布斯是较早明确提出哲学对象的问题并且做过具体研究的哲学家,他的观点是,哲学的对象就是生成的、可比较的、能组合和分解的物体的生成和特征、原因和结果;黑格尔则认为哲学以最高意义上的真理即神为对象,此外它还处理自然和人类精神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神的关系。所以说,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不同的,哲学是需要署名的、有个性色彩的“艺术品”。

(三)哲学是充满理论性的实践性学科

哲学是否具有实践性?笔者倾向于肯定的答案,而且认为实践性的哲学应当有两类形态。一是作为一般原理性的实践哲学,一是分门别类的具体学科的实践哲学。该到“终结”传统思辨哲学的时候了,但这并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哲学的实践性并非不要思辨、不要理论。因为实践不能是任意的、盲目的,它还需要传统思辨哲学的指导,理性、本质、绝对、基础、知识等等是不能抛弃的。将规律神秘化、绝对化、宿命化是不对的,但完全否定、抛弃规律也是不对的。重视差异性、不确定性、流变性是对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同一性、确定性、稳定性。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非是相对的,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哲学,才是超越传统的、更有活力的哲学。

明白了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探讨一下哲学的起源问题。

二、哲学的起源问题

在起源中,存在的显然性曾在无意识的当前性中。哲学的开端大约是在2500年前,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神话和宗教的思想了,哲学就根植于此。但是哲学并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虽然起源很难清楚地说明白,甚至绝对不可能通过任何一种知识来了解,它们只在多义象征的微光中可感觉。在哲学审思中,我们可能成世界近起源和目标”,但是要想最大限度地接近哲学的起源,绕不开的就是哲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哲学史。

(一)从悠闲中闪现的智慧

悠闲也可以称为闲暇。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讲,闲暇过多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然而从精神自由的角度来讲,闲暇却不是一件坏事——拥有闲暇的精神自由可以更多地从事哲学思考。尤其是在古希腊那样一个民族中,他们可以把这种悠闲的自由用于哲学的思考中。

(二)知识源于好奇

然而,闲暇只是哲学得以产生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许多人都拥有闲暇,而并不是所有拥有闲暇的人都会从事哲学思考的。就像埃及的僧侣们也很闲暇,但是他们似乎更愿意把他们的闲暇用于数学和天文测算的方面,是关于宗教和神学的思考,而非哲学。因为“闲暇”只是在做某件事情时的时间上的保证而非内容上的保证,产生哲学还需要加点别的什么。故亚里士多德才说,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 在古希腊,好奇是一种权利,只有充分享有闲暇的人才有权利好奇或者说是“讶异”。人们把“讶异者”又叫做“自由者”,因此,自由是哲学产生的第三个条件。

(三)自由交往的意志

古希腊的哲学家被称为“望天者”,他们抬头仰望天空,感叹人世间的纷争无度,但天体却能合乎规律地运行。 尼采说过,“哲学生活无所畏惧的豁达坦诚”,让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与众不同,他们拥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自由。而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看来,哲学最终的起源在于人们的交往意志。这种处于人的生存本身需要的交往,必须是毫无限制的,时刻保持着对自身和他人的开放,只有在这种自由、开放的交往中,生存才会得到完全而彻底的显现,哲学才能有成长的充分营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讶异、闲暇和交往自由是哲学的起源,由此看出哲学并不神秘,也非普通人看来的玄之又玄。其实,只要掌握了哲学的学习方法,哲学之门并不难开启。

三、如何开启通往哲学殿堂之门

叔本华说过,人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家,总是由于他自求解脱一种疑难。这疑难就是柏拉图的惊异怀疑……真正的哲学家,他的疑难是从观察世界产生的;冒牌的哲学家则相反,他的疑难是从一本书,从一个现成体系中产生的。因此在笔者看来,只要对生活保持好奇,对精神坚持自由,哲学离我们就不遥远。就这一点,法国哲学家福柯也曾强调说,好奇心对哲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要是没有了好奇,就会失去对智慧追逐的兴趣,只有对生活中一切陌生的事物、未知的领域保持敏感与好奇,人们才会离智慧越来越近。

掌握了以上原则,我们可以说,只要你愿意,条条大路通哲学。路很多,没有一条是有人规定好的,关键在于你自己走,只有自己去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就像笔者曾见有位仁兄学习开车,到处打听别人的经验,在一旁观察,把车辆转弯的角度、方向盘转动的幅度都测量出来,这样怎么能学会开车?最好的办法就是上车去多练习。就好像学习哲学,不要事先就去琢磨什么方法是最合适的,学习哲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去“做”、去实践。

哲学可以容纳一切,反过来说,一切又都体现着哲学。现实的情况是,哲学被遗忘了,没有哲学了,哲学面临着最大的危机。而笔者想说的是,生活不是缺少哲学,而是缺少发现哲学的眼睛。哲学会被暂时掩盖,但是决不会被消灭。总有一天,哲学的精神会再度苏醒,哲学的力量会继续发光,让所有人为之感叹!

[1]樊汉祯,武星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黄颂杰.走向实践哲学[J].文汇报,2004-9-5.

[3]鲁路.自由与超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4]叶秀山.哲学要义[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5]杨俊.哲学:生存之爱[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闲暇哲学家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
人在何时最清醒
船夫和哲学家
奥运会的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闲暇拾笔寄娱情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