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3-08-15王娟娟
王娟娟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师范,山西 吕梁 032200)
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在一个人的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科学实验表明,生命开始的几年是幼儿时期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给予适当的刺激,就能形成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在学前教育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对于学前幼儿的人格的塑造、儿童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这也经过了科学的实验证明,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职类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音乐专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操、音乐素质和实践能力,发挥音乐课程在幼儿教育培养方面应有的作用,应对高职类院校学前教育音乐类的学生课程进行改革。
一、高职类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鉴赏能力现状
(一)音乐鉴赏能力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
由于受到传统的注重技艺培养的思想影响,高职类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鉴赏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在实际的运用中就成为了音乐专业院校的降级,不能满足如今对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的要求。因此,如果对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追求技巧的掌握,那么高职类院校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会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因为他们都不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在音乐基础或是音乐学习等方面都无法与本科类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技能没有本科类院校学生深,也竞争不过他们。另一方面,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很大,如果失去了竞争优势,也没有与众不同的技能,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很难在岗位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高职类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为幼教人才的培养而服务,重新确定新的而且能够反映职业技能特点的培养目标。音乐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如今市场对学生的要求,加强音乐素养、感受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音乐艺术情操的培养;而且还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具备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音乐鉴赏的艺术素养。
(二)音乐鉴赏能力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是目前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课程设置与社会的实际要求脱节。即使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基础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高职类院校尤其是学前音乐鉴赏能力课程这一方面的改革进度较慢。如今强调素质教育,更加强调音乐的特殊功能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价值有偏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注重音乐的娱乐功能,他们认为音乐是用来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的,主要是为了消遣。所以,学生在选择自己所听的音乐时,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大部分的学生喜欢的是摇滚或是流行的歌曲,追求感官的刺激。对于那些古典含蓄而且有内涵的名曲就会有抵触的情趣。比如在古典音乐鉴赏课上,大部分学生不是睡觉,就是看杂书。
(四)被动学习的态度
因为音乐鉴赏能力是一种无法定量测评的方法,所以很难对鉴赏能力进行考核。而且大部分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基础薄弱,更不用说音乐素养。有的学生甚至对于基本的音乐常识都不清楚,对于音乐家和歌手都分不清。在学生们的眼中,课本中的音乐家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所以学生对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再者,由于流行音乐的影响,许多学生更加喜欢流行音乐,对于学校中的音乐课程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五)缺少音乐氛围的熏陶
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比教育的影响更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如果父母喜欢音乐,那么这种对音乐的爱也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如果经常听高雅的音乐,学生对于音乐的素养也会无形中提高。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忙于工作,而且有些父母很少会听高雅的音乐,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买CD时也很随意,不关心CD的质量,因此这些父母很少会考虑到CD中的歌曲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老师缺乏积极性
由于艺术情操的培养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无法进行一个定量的衡量,这就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懈怠,不重视对学生音乐艺术情操的培养;另一方面,音乐艺术情操的培养要靠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领悟能力也不同。虽然教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发现学生没有一点进步,于是失去了信心,疲于应付学生。
(二)老师对教学目标缺乏理解
由于高职类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重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技巧,但是对于艺术熏陶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师对于目前对学生的培养重点不是很明确,而且教学目标还存在一些误解,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会音乐技巧,但是对于艺术情操的陶冶方面则是软肋。
(三)音乐鉴赏方面缺乏创新
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但是到了真正的课堂,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让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消减了一大半。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复那些传统的古典音乐,要知道现在的学生追求的是新鲜和潮流,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单一
对于艺术情操的培养,大部分教师认为这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和顿悟,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提供的就是传统的乐曲,上课了就通过设备放给学生听,但是学生是真听了还是假听了,教师不得而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应如今音乐教育的发展,应该被淘汰和废弃,但是依旧还在高职类院校中沿用。
三、加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社会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教师。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由于音乐教育在目前高校中的地位比较低,所以要想加强音乐方面的建设,就需要提升音乐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力量。首先必须加强重视,尤其是领导的重视。领导是一个企业的领头者,只有先引起他们的重视,才能提升音乐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尊重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不同的学生对音乐领悟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权利,形成一个学校重视教师、教师重视学生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氛围。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也要加强现代技术方面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地教学生怎么唱歌。
(二)合理设置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设置在不断地完善,但是音乐审美能力直接与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还是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技能教育。传统的技能教育过分地强化了技能的作用,依靠的是单纯的音乐知识,造成的局面就是学生喜欢音乐但是讨厌音乐课的尴尬局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音乐可以让教师失去了兴趣,学生又如何会学好音乐呢?所以,如今的音乐教育应该提倡的是一种融合式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而要将趣味性和审美性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环境中全面掌握好音乐技能让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音乐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
(三)因地制宜地创造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
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鉴赏能力,只有依靠对好的作品的鉴赏才能提升。勇敢面对音乐课程的挑战,对音乐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加和删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仅改变了学生以往对音乐课缺乏兴趣的现象,而且还能在“流行”的音乐中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古典、流行和抒情等歌曲的特点,将优秀的作品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将教学寓于美、情、乐之中。
根据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音乐课程之间的联系,将教材用好、用活,在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因此,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编写者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让学生喜爱音乐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爱音乐的同时,能够更加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这对教材的编写者来说是一个较高的挑战。在教材中要尽量使用简谱教材,在音乐的选择中,要介绍音乐的背景,比如与音乐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的地位不应该是传统的作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搬运工。教师可以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比如可以举行音乐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生肯定希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学生表演之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诚恳的意见,这样的指点会比课堂上的直接改正效果要好得多。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提高。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作为合格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根据个体的差异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上,让学生在一种充满爱、充满创造的意识氛围中陶冶成长,音乐鉴赏教学才更富有活力。
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提高音乐技巧,还要注重情感的交流。
[1]叶伟.浅议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改革[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2]蒲欢.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能力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2).
[3]杨程程.浅谈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改革[J].音乐天地,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