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现象分析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2013-08-15刘晓华
刘晓华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退缩行为问题
人际交往中退缩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担心自己主动与人交往时遭到拒绝或受到心理伤害而回避与人交往的不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因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包括人与人之间互相认知、吸引或排拒、合作与竞争等。交往是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人们自我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人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自尊心与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加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心理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一种“失落感”。这种自卑心理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动机不强。高职学生中大多数人基础差、底子薄,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热情,究其原因在于高考成绩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报考学校与专业时的选择自由,使许多学生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学校就读,因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在生活中表现为人际交往中退缩行为普遍。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端正认识、调整心态、自我调适,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准确把握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退缩行为的表现,采取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因人际交往退缩行为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查表明: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退缩行为具体表现为:①自我封闭,不想见人,没具有稳定关系的朋友;②经常独处,却又在一个人独处时感到不安;③对异性有很强的防范心理,不相信异性,拒绝和异性保持正常的交往;④极度敏感,担心别人在自己背后说坏话,缺乏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和能力;⑤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不相信别人,不主动和人沟通。⑥能够正确认知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希望有一些能谈得来的朋友,交往意愿强烈,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等等。
二、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自身生理缺陷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
生理缺陷是指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或功能的丧失和畸形。在普通学校(含高职院校)就读的生理缺陷学生通常只属于轻度的生理缺陷,比如脱发、口吃、先天的高度近视、身材矮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造成的肢体残疾等。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不高,但人际交往退缩心理程度较重。采取科学的心理干预策略,帮助他们改进人际交往的方式,避免人际交往退缩行为,对这些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2.特殊的成长经历的负面影响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
部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被人欺负或被人伤害的经历,就会对人际交往存有心理阴影。在新的环境中,他们依然采用旧的思维行为模式,尽量不和别人交往,避免因人际交往可能带来的伤害,并由此产生心理定势,拒绝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所谓心理定势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而起动力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如需要、情绪、价值观以及已养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等,都可构成心理定势,它将不自觉地甚至无意识地对人的人际交往活动发生影响,过去人际交往失败的经历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这部分学生特殊的成长经历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退缩行为。
3.青春期心理特点导致的人际交往退缩行为
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影响着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是: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常常依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看待、认知自己,如果得到的信息是肯定的,能够建立自尊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如果得到的信息是负面的,又会自我评价过低、自卑,不敢与人主动交往,出现人际交往的退缩行为。如果在这一阶段学会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将有能力应付一些由于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
三、解决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退缩行为问题的心理干预策略
1.自身生理缺陷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
自身有生理缺陷的人,出现了人际交往的退缩行为,科学的心理干预策略重点在于引导当事人分析自己对自身生理缺陷的看法,让他们有机会宣泄自己的负面消极情绪。引导他们认识到克服人际交往退缩行为不是把主要力气花在如何掩饰自己的生理缺陷上,而是注意分析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感受。主动体察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能感觉到的接纳、平等、宽松的氛围,这种感觉的体察越深刻,越能帮助当事人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改变消极退缩的人际交往模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注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给那些有生理缺陷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高职学生以人文关怀,营造真诚、平等、尊重、宽容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觉察到这种人际接纳而改善自己人际交往的固有模式,体察被充分地接纳、平等交流,建立信任关系的心理感受,打消对人际交往的疑虑,在安全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解决因自身生理缺陷而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心理问题。
2.特殊的成长经历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
过去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可能会造成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导致当事人对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人际交往的自信心。这种自卑心理让当事人对人际交往缺乏安全感,体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人际交往退缩行为,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影响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他们回避人际关系,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在家庭之外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不愿出风头,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都会感到害怕。
特殊的成长经历导致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心理干预可以采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以减轻或改善症状或不良行为的心理咨询技术。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后,帮助当事人制定行为目标。它注重的是行为的更改和克服,而很少关心潜意识或深层次的内在的精神症结。要摆脱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困扰,首先要指导当事人了解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引导当事人不要过度纠缠人际交往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具体描述分析要达到的目标行为,选择完成多个目标行为的顺序,指导当事人了解建立良好人际交往模式的方案。在实施方案之前,首先指导当事人学习放松技术。放松技术是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以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消除紧张的行为训练技术。具体的行为训练步骤:①选择一位自己认为最值得信赖的同学来倾述内心因人际交往退缩行为带来的烦恼,并注意体察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行为训练中,要求当事人记录自己的感想。②养成和室友保持联络的习惯,不拒绝班级同学和自己人际沟通的活动。③乐于助人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还是应对人际交往退缩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关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快乐,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主动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分享助人的快乐,能够有效地增强自身的价值感,抵御人际交往退缩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
3.青春期心理特点导致的人际交往退缩行为问题的心理干预策略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指出: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认识、完成自我评价的。这一特点在青春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青春期心理特点导致的人际交往退缩行为问题的高职学生的认知进行干预,需要运用认知疗法,该疗法旨在重新构建对自我和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从而解决人际交往退缩行为问题。认知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信念,经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心理咨询老师引导当事人分析认知过程,了解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及产生的原因,列出相应的合理信念,应用这种方法合理地看待人际交往。其中特别强调合理调整生活目标、积极暗示和自信心的重建:①合理调整生活目标。人际交往的痛苦与快乐并不完全由客观环境的优劣来决定,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过高的期望导致经常的失望,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生活的目标。②学会积极暗示。如对自己说,“我很快乐,人际交往中我无须看别人脸色。”“我很勇敢,我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我所遭遇的人际交往的困难。”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③自信心的重建。重新树立信心,寻找自己的价值。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不会过分地顾及别人,过分地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改变认知,树立信心,寻找自己的价值,就会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任何挫折,走出人际交往退缩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惑。
[1]张泽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苏连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