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武松杀嫂看《金瓶梅》中武松形象的颠覆

2013-08-15李丽华

关键词:王婆西门庆金瓶梅

李丽华

(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金瓶梅》的故事情节是从《水浒传》中武松与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中派生出来的。细比较两部小说中对于同一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发现,《金瓶梅》对《水浒传》在许多细节上有大幅度改造,而这种改造和差异对探讨《金瓶梅》的创作主旨、社会习俗及审美变化等都是极有意义的。

下面以武松杀嫂为例看武松形象的颠覆:

一、《水浒传》中的武松

《水浒传》中武松当初就把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三人都杀了。《金瓶梅》却不让武松一下子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先写西门庆与李外传在酒楼喝酒,武松误将李外传打死,让西门庆轻易地逃脱,让他们逃过了大难,然后武松被发配、流放到别处去。这就为西门庆、潘金莲故事的展开、发展,赢得了从从容容的六七年时间。而潘金莲在武松回乡之前,早已被娶到西门庆家。直到第八十七回,武松遇赦回来,才杀了潘金莲和王婆,而西门庆早已由于纵欲过度死于潘金莲之手。

《水浒传》中武松从东京出差回来之后,发现哥哥武大郎死了,嫂嫂已经改嫁,心中分外疑惑,经郓哥点破真相,就到县衙里告状。然而,西门庆买通官府,官府不管,武松便决定自行了断此事。

武松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为人处世极有心计。在景阳冈酒家时,酒家告诉他,景阳冈上有猛虎,官府有榜文,客人须结伴而行。武松不相信冈上有猛虎,猜疑半夜三更是要谋财害命。打虎的过程更是沉着应战,巧用方法,懂得步骤,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斑斓猛虎”,此例古今中外恐怕绝无仅有。这不仅彰显了武松的高强武艺,沉着英勇的英雄本色,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脑清醒,善于把握时机的精明的武松。

《水浒传》中,武松严惩潘金莲、西门庆、王婆,替哥哥报仇雪恨的情节描写,充分显示了他有勇、有谋、有理、有节、谨慎周到的个性特征。

1.首先进行细致的调查取证。武松先找到了验尸官何九,调查哥哥的真正死因。他知道何九游走江湖,老奸巨猾,不容易对付。武松在酒楼设宴款待何九,酒已数杯,但见武松揭起衣裳,飕地掣出把尖刀插在桌上,捋起双袖,握着尖刀,威逼何九叔说出武大之死的真相。在武松的威胁下,何九交出了武大被杀的主要证物,即证明武大中剧毒而死的几块焚烧留下的黑骨头,以及在验尸过程中曾经接受的西门庆贿赂的一锭十两银子。由此,武松顺利地了解到了此案的基本情况。

2.找曾经和武大去茶坊里捉奸的卖梨子的郓哥。郓哥家穷,小小年纪就得养家糊口,没时间陪他们吃官司。武松一见面,就先送给他五两银子,又请他吃饭,并答应事后再给他十四五两银子做本钱。有了这些优厚的条件,郓哥痛痛快快地把他知道的事情抖搂出来,使武松对案情有了更多更详细的了解。

3.带两个证人到县衙去告状。武松因打虎被知县大人重用,而且刚刚替他监送车仗到东京,本想知县大人会为他主持公道,不想知县接受了西门庆的贿赂,驳回了武松诉状。

在自己的复仇不能够依靠公权力的帮助以及法律去实现,而只能通过个人私下报仇时,武松开始使用策略。他展开了有理、有据、有序的取证及报仇行动。

4.自己动手,严惩凶手。武松的精明、有心计、豪气在这个环节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他既要筹谋策划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为兄报仇,又要在法律上最大限度地行之有理。

武大断七那天,武松安排人购买了酒肉和水果,把街坊四邻全召集到家,对外宣称要答谢众邻,实为让他们担当重要的人证。武松又派士兵把前后门看守起来,屋里的人准进不准出,谁不当证人都不可能。七杯酒后武松提刀大喝让众位做证!然后,从后脑勺揪起来金莲,用刀抵着身,追问金莲与王婆,潘金莲惊得魂魄都没了,只得从实招来,把那天放帘子打着西门庆起,以及做衣裳通奸,以后怎么踢了武大,设计下药,王婆怎么教唆拨置,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潘金莲招了,王婆也招了。武松让邻居将这些全部记录了下来,并让潘王二人在供词上签字画押,同时让所有邻居也签了字画了押。至此,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完全证明了武大郎死于潘金莲、王婆、西门庆合伙毒杀的事实。随后,武松挖出了潘金莲的心,祭在武大灵前,并用刀砍下了她的头,提着奔上狮子桥酒楼,与西门庆大打一场后,将西门庆抛下酒楼而杀之。武松留下王婆未杀,更显出武松的心计。因为王婆死罪难逃,官府早晚杀她,只是暂留下她做一个见证。

5.投案自首。主犯已杀,供词、证人、证物又一应俱全,县官只得按法律程序上报,最后王婆判了剐刑,武松只“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

这里的武松做事有条不紊、张弛有度、粗中有细、前后算计了当、智勇双全,无怪乎金圣叹说武松是天人、上上等人,施耐庵说武松是“说开星月无光彩,道破江山水倒流”。

二、《金瓶梅》中的武松

武松杀嫂故事在《金瓶梅》中就变成完全不同的版本了:

1.武松自始至终只找到了一个证人,卖梨子的郓哥。而郓哥充其量只能证明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以及西门庆照武大郎心窝踢了一脚,对武大的死却丝毫不知情。

2.关键证人验尸的何九由于害怕三天前就跑得不知去向。

3.关键证人王婆,武松竟然无法应付她。

当武松找到王婆,她从容应对:“你哥哥四月二十头,猛地就害起心疼病来,病了八九天,求神问卜,什么药不吃到?医治不好,死了。”

王婆又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晚上脱了鞋袜,明天早上不知道还能不能穿。不是很正常吗,哪个能保你常没事?”

当武松问起嫂子时,王婆又道:“她少女嫩妇的,又没钱过日子,就嫁到外地去了,很远。只留下你哥哥的这个丫头,教我替他养活。专等你回来就交给你,也了我一场事。”[1]147-148

武松听罢,沉吟了半晌,竟然无话。

拿王婆没办法,潘金莲找不到,何九寻不着,骨灰更是无影踪,真正有效的证据没有获得一个,武松的英雄形象大打折扣。

4.官府的态度。县太爷说:“你也是个本县中都头,怎不省得法度?自古‘捉奸见双,杀人见伤’。你那哥哥尸首又没了,又不曾捉得他奸。你如今只凭这小厮口内言语,便问他杀人的公事,莫非公道忒偏向吗?”[1]151

5.武松在狮子酒楼发现了仇人西门庆,却又让他逃之夭夭,溜之大吉。还得不偿失地误杀了李传外,最后被保甲拴到了县衙,落得个可怜、可悲又可笑的结局。

秦以后我国就建立了户口制度,作为掌管治安与刑侦的“巡捕都头”,武松不可能不知道西门庆所居之地。况且,西门庆不是一般的小商人,连十五六岁的郓哥都晓得西门庆的厉害,武松对西门庆应有充分的认识,但他没有进行任何调查取证,仅仅凭着猜疑、假想,就直接、主动、莽撞地选择了犯罪。

至此,在西门庆面前,武松竟成了弱者。武松不但诉讼无门,更让仇人逍遥法外多年。

6.其后在县令面前,武松更一改英雄豪气,居然乞求从轻发落。

武松向陈文昭求告:“青天老爷,小的到案下得见天日,容小的说,小的敢说。”[1]159这样一副低三下四的奴才相,哪里还有一点儿正气凛然的影子;武松含冤送配孟州牢城时,央托姚二郎看管迎儿:“倘遇朝廷恩典,赦放还家,恩有重报,不敢有忘。”[1]160这哪里还有丝毫与朝廷作斗争的造反英雄的气概?

7.武松先骗娶潘金莲再瓮中捉鳖虐杀,更非英雄好汉所为。王婆也随潘金莲一起被杀,不如《水浒传》将王婆交官府严惩更为有理有节。

三、思考及结论

《水浒传》中天不怕地不怕正气凛然的武松形象在《金瓶梅》中荡然无存,被彻底颠覆,武松早已不是我们在《水浒传》里认识的英雄模样了。

《金瓶梅》作者笔下的武松已蜕变为一个屈服于封建官僚和朝廷、苟且偷生、品格懦弱低劣、全无反抗意识的庸夫,而且头脑简单、幼稚莽撞、执法犯法,复仇之举也显得寡廉鲜耻,欺诈暴戾。武松形象由天人降为凡人。

在《水浒传》中,“在读者的心目中,武松是水泊梁山的完人:他武艺高强,但从不乱打乱杀;他性格威猛,但处事谨慎,从不逞强耍蛮;他能喝酒,却极少发酒疯;虽是起于草莽,却行侠仗义,忠君报国;而且见微知著,了身达命,善始善终。像武松这样全面发展的人物,在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头领当中的确是不多见的。武松的武艺高强,除了打方腊时折断一只手臂,他一辈子还未见输给谁。”[2]121-122

《金瓶梅》和《水浒传》中武松形象截然不同,除了因为《金瓶梅》是封建文人的创作,《水浒传》中武松是民众创造的理想英雄外,还在于两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不同,展示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世俗现实,一个浪漫传奇;一个男欢女爱、争风吃醋、柴米油盐,一个快意恩仇、替天行道、草莽英雄。从《水浒传》到《金瓶梅》中武松形象的变迁,充分展示了元末明初到明中叶社会信仰及民众审美的改变。

[1]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91.

[2] 佘大平.草莽龙蛇话水浒[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王婆西门庆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于哭笑中寓深意
——浅谈西门庆交际圈的哭笑百态
王婆酿酒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西门庆与冬至饺子
可怜可恨说王婆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卖瓜的“王婆”原来是个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