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2013-08-15余粮才
余粮才
(天水师范学院 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为满足一定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发展和演变的。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祖国腹地,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雄踞甘肃东南部,历来为陇东南军事、交通要冲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8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在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伴随着天水人民共同成长和发展的,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作用下,经过长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自我个性的文化,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保护、适当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天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天水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2005年天水市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至2013年,已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共摸排线索2508条,调查项目755个,走访传承人6340人,收集录音资料377盘,录像资料长度达56小时,照片资料7837张,制作分布图570张,登记珍贵实物5856件,抢救性征购珍贵实物517件,案头整理形成文字资料42册,约190多万字,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级名录体系。[2]张川花儿是中国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昊伏羲祭典、天水雕漆技艺、鼓舞(武山旋鼓舞)、秦安小曲、道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女娲祭典(秦安女娲祭典)等6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川花儿等28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州夹板舞等10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安壳子棍等283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也逐步建立,有2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2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83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本源文化在天水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天水市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她所表现的地域文化,实质上也就是本源文化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一些外来文化因素,如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天水民俗文化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水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
作为羲皇故里,这里有着十分浓厚的伏羲、女娲信仰,伏羲、女娲庙会十分隆重,伏羲、女娲祭典均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伏羲、女娲、轩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重要的节庆展会活动,在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历史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水地方饮食风味别致,特色鲜明,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天水的地方风情,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进一步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天水地处陇山以西,因气候、地理、土壤所限,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荞麦、豆类、糜谷等,这就决定了食物以面食为主。主要风味小吃如呱呱、酿皮、凉粉、猪油盒、罐罐茶、搅团、扁食、甜醅、清真碎面等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水的饮食文化中还凝结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如以天水伏羲八卦、瀛池玉鹅、仙人送灯、南郭古寺映明月等命名的菜肴,是根据古秦州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起名的,不仅拓展了天水菜肴的范围,而且还因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天水饮食文化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典范之作。
天水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建筑。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反映了天水在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科学技术水平,体现了城市历史的连续性与文化的传承。这些古建筑在做法、形制、结构、用材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格,反映了天水古代建筑在技术及艺术技巧上的造诣和成就,是祖先留给天水人民一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也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的丰富宝藏,具有永恒的价值。
从地域上来说,天水是西域乐舞与甘、青高原的羌族土风乐舞交流融会的重要地区,更是中原华夏歌舞杂艺与西域杂艺互为影响、孕化的过渡地带。如古朴而原始的天水夹板、武山旋鼓、秦安蜡花舞,荡气回肠的秦腔、秦安小曲,精悍实用的武术,张家川的花儿等,这些风格特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抒发着当地民众的理想与追求,更记载着这块黄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天水传统文化遗存丰富,民间工艺美术特色浓郁,灿烂多姿,品种繁多,流传广泛,地方特色鲜明,宗教色彩深厚。诸如天水雕漆、甘谷陶瓦塑、武山玉雕、秦安草编、天水软木画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绮丽典雅,精细洒脱,构成了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千博物馆。
二、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因此,在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应在抢救第一,重在保护,适当开发的总原则下进行保护与开发,以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人们对任何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都有一个开发的目的性和原则性问题。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拓宽服务的领域,展示本地区、本民族的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情趣;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旅游者了解异地民俗风情“新鲜体验”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现象的使用价值,发展第三产业,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3]因此,在天水民俗资源的开发上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文化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始终应强调“以文化为本”,强调其“非物质性”。当我们在按照市场机制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如实地体现文化的原貌,不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私自篡改、歪曲和伪造。因此,在对天水民俗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尽力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原貌,不能随意扭曲、歪曲、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利用文化的形式,保留文化的内在价值,促使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整合。
2.特色性原则
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充分发挥“唯我独有”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的民俗资源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所谓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所以,在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上,应关注特色产业,如做好做大太昊伏羲祭典节庆活动,形成特色,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3.保护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要求必须做好其抢救与保护工作。在开发的过程中,分类指导,防止开发过程中出现商业化、庸俗化、低品位等现象出现。不能以牺牲当地传统文化的代价来发展经济,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体现地域特色,切忌跟风模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开发性破坏。
三、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保护与开发。对于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采取抢救保护的措施,对于依然具有生命力且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采取保护性开发的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要与地方旅游紧密结合。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主要模式有:节庆会展的开发、民俗风情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等。
1.节庆会展的开发
节庆会展作为一种对外交流的平台,可以提高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可以直接带动当地文化、旅游、消费等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对外交往的名片。天水地区广泛流传着伏羲、女娲的信仰,秦安、天水、甘谷等地被称为“羲皇故里”、“羲里娲乡”,民众对伏羲、女娲有多种形式的祭祀活动;清水县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正在着力开发轩辕文化;张家川县还有民族特色的回族花儿等,它们都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水市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一系列节庆会展,如天水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成为全国最有潜力的十大节庆之一,秦安举办“女娲文化节”、清水举办“轩辕文化节”,张家川举办“关山花儿会”等。这些节庆会展,在提升声调品位的同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
“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研究涉及的对象基本契合。民俗学研究属于形而上,非遗保护属于形而下,二者间的理想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4]因此,在民俗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民俗风情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间物质和精神习俗。[5]民俗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资源的结合,既为保护民俗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各种民俗百花齐放,合理有效地保护了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注入新的活力,为旅游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提升了旅游文化的品味,使传统的旅游升华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天水民俗风情旅游可通过建立民俗文化生态村、民俗风情园、开展民俗节庆歌舞表演来展示民俗资源;通过博物馆、主题园、民俗一条街等展示地方民族工艺、服务饮食文化等。就拿天水市民俗风情旅游设计具体来说,可以依托天水五大文化,①天水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艺术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地区深邃的文化内涵。围绕一山(麦积山)一河(藉河风情线)一寺(南郭寺)一庙(伏羲庙)做文章,建设民俗文化生态园、开发伏羲庙一条街、风味小吃一条街等。再比如天水传统民居旅游胡氏民居南宅子、北宅子等,不仅仅体现一种建筑风格,而且体现了一种历史和文化,它是天水传统生活方式的活画廊。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长久的吸引力。可见天水传统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前景广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成功的开发,定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或传统技术的成果。民间传统工艺是指围绕民间手工艺生产的习俗惯制,包括人工制作的工艺品的传统方法、质料处理、行业信仰、手工艺人的师承关系、禁忌崇拜,以及工艺产品本身的民俗功能和含义。民间传统工艺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表达着当地民众的心声,有着较强的艺术生命力。[6]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产品,它不仅为人民提供了生活、生产的需要,更通过产品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密切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一定社会中人群交往的重要方式,一件工艺品就是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缩影。[7]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水雕漆,需纯手工制作,工艺繁杂,是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品。另外、天水麻鞋、草编、香包等工艺美术品也得到了开发。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开发应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第一,可开发伏羲文化一条街,要对伏羲一条街周围经营商品进行统一规划,主要以当地民俗产品、旅游商品、古玩、名人字画为主。第二,在伏羲庙一条街设立演艺坊,主要演唱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水民间小曲、天水山歌、秦安小曲、张家川花儿、秦腔等,让人们在游山玩水之余能享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第三,可在伏羲庙结合伏羲文化开发民间武术,通过表演的形式把伏羲“八卦九宫”阵法演练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一种亟需保护的人文资源。
4.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
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已经在天水市南宅子、北宅子建立天水民俗博物馆,是天水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天水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展示天水文化风采的舞台。天水文化底蕴深厚,可资借鉴的地方很多。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可使天水文化的精华部分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一地域文化,为建设先进文化吸收养分。第二,是学习教育的场所。通过天水民俗博物馆对民俗产品的展示,使人们深刻认识先民创业的艰难,爱惜当今社会来之不易,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因为爱国主义必须从爱家乡、爱故土做起,而地域文化正是实施爱国主义取之不尽的宝藏。第三,它是文化交流的窗口。天水民俗博物馆展示天水地区的丰富民俗产品,具有代表性,是城市之间文化交流的窗口。第四,它是文化旅游的亮点。旅游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消费,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天水民俗博物馆办出特色,就一定会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欣赏、休闲娱乐,从而成为天水市及全省的文化旅游亮点。
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性质出发,分类指导,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从长远计议,政府、民间共同关注开发的重要性,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投资,从而达到社会、文化、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
[2]王红梅,吴凯飞.留住我们共同的记忆——关注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N].天水日报,2013-6-2.
[3]杨丽娟.试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昆明大学学报,2003,(2).
[4]陈金文.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研究间的理想关系及实际状况[J].河南社会科学,2009,(5).
[5]肖星,严江华.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137-157.
[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58.
[7]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