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2013-08-15杨博维
杨博维 薛 晓
养老产业主要是指以市场化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或者劳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需求业态的统称,涉及生产、经营和服务等领域。〔1〕养老产业涉及许多行业,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由于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产业系统。
一、养老产业——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兴产业
借鉴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的实践,养老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行业:(1)制药业和健康服务业,如为老年人健康提供的药品、保健品及一些医疗辅助设备等;(2)家庭服务业,如老年人饮食派送服务、老年人家庭的钟点工服务、家庭护理服务等等;(3)日常生活用品业,如老人服装、老年生活用品等;(4)人寿保险业、健康保险业和养老保险业,包括为老年人专门开发的寿险以及养老保险等;(5)养老地产业,如老年住宅公寓、老年护理医院等房地产业;(6)旅游业和娱乐业,即为老年人专门服务的陪同旅游和娱乐等;(7)金融业,如银行专门为老年人理财所开设的特殊业务;(8)教育行业,如为创造和提供给老年人退休后的再教育,如举办老年大学等;(9)咨询市场业,即专门为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以及婚姻提供的系统咨询等;(10)其他特殊行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必须注重养老产业多元化传统业态的拓展与新兴业态的培育。〔2〕
养老服务业除了传统意义的老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专项用品开发等外,还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产业,是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养老服务业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提供的数据,〔3〕韩国2009年养老服务业产值为27万亿韩元,而日本的养老服务业产值预计到2025年将达7000亿美元。全国老龄办专题研究显示,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求的老年人数1∶10的比例计算,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大约需要650万名服务人员。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年需求约为6000亿元,而实际提供的供给不足1000亿元。因此,养老服务业是极具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
老年用品业作为养老产业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较为滞后。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老年人的整体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开始转变,老年专门用品的需求日渐强烈。但是,我国目前体现老年特色的用品,包括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还相对不足。即使在全国很多大城市,也难以找到老年消费用品的专卖店。上海、广州等地的市场调查表明,在吃的方面,除了保健品之外,低糖、低盐、低脂食品等属于老年人所需的专门商品难以找到;在穿和用方面,市场上的老年人服饰要么没有,要么颜色晦暗,款式陈旧,号码不全。事实上,目前我国市面上适合老年人特殊需求产品的开放与营销还值得众多商家大做文章。
养老金融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产业,在我国也才刚刚起步。我国部分老年人除日常消费外也积累了部分资金,客观上有理财的需要。同时,我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就要求个人还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适度投入。对养老资金进行科学打理的保值与增值冲动,无疑是老年理财业兴起的根本原因。随着个人理财业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理财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老年理财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更加注重稳健性、保值性与操作上的便利性。目前我国市场上虽然理财产品众多,但是传统的银行储蓄和国债仍是老年人理财的主要选择,针对老年人理财特点的金融产品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我国的养老地产市场刚刚起步,国内对于老年住宅还停留在传统的居家式养老、养老院、敬老院的福利制管理模式上。虽然部分城市、社区有了老年俱乐部、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但这些基本保障不仅设施简单,而且只占极少比例,远不能适应目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老年人主要还是在传统的街坊、社区,在自己或儿女的居所养老。传统的街坊、社区、居所对老年人需求来说,还极不完善。几乎所有传统模式的社区、居所、街坊,在设计时都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如:无障碍设计、明确的标志系统、医疗保健中心,更谈不上齐全的老年交流场所、老年运动场所、老年人所需要的健康居住环境。而由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与子女不一样,与子女合居,老年人需要的私密空间难以满足。因此,这种传统居家型养老模式存在着较大缺陷。目前,中国事业性质的养老院、敬老院以孤寡老人养老为主,居住环境不完善、生活设施不齐全、专业护理水准欠缺,老年人没有家庭亲情感,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去居住。同时,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家庭的子女也不愿把自己的长辈送到养老院、敬老院。因而,事业性质的养老院难以成为社会主流。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和地方出现的老年公寓,多为房地产泡沫时滞销楼盘的烂尾商品房改建而成,且大多在城市偏远地段,缺乏相应的养老配套设施与专业化服务。无疑,这样的老年公寓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保健、休闲养生、生活方便、居住环境优美、生活亲情化的个性需求。
养老旅游业作为一种时尚的养老产业,逐渐成为备受老年人欢迎的旅游形式和养老方式。近几年来,养老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其主要表现在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乐意选择环境更舒适的地方度假养老,比如旅游度假地、环境宜人的中小城市、风光优美城市郊区等。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候鸟”型旅游养老、“生态养老”、老年“旅居团”、老年“养老部落”、“乡村养老游”、老年“长期游”等。据三亚旅游局2010年初调研显示,在三亚市区的很多地段外地长期旅游者和居住者的数量都超过了本地居民。〔4〕事实上,冬天在海口、北海、厦门等地,夏天在昆明、大连、青岛、浙江天目山、四川青城后山等地,都成了养老旅游者的天堂。实践与事实证明,养老旅游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老年旅游形式和异地养老方式。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业态都有待于从外延上培育与拓展,从内涵上挖掘与深化,但是其初步发展的现状良好,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二、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厚积薄发的内生动力
养老产业是顺应我国老龄化的大趋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所应运而生,具有强烈的内生动力和极其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1、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是养老产业发展的沃土。人口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总量。虽然自197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开始大幅下降,1975年为2.313%,1984年为1.081%,但是,1985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出现反弹,1987年以后又回升到1.616%,虽然以后几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4%以上。〔5〕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和育龄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过高,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48亿。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规模的占比也相应比较大。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在本世纪,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仍居全球之冠。预计到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到2055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这一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其特殊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老年消费市场规模也将日益增加。这样庞大的规模,仅仅靠事业型的敬老院模式及其服务是难以满足需求的,而且政府在资金上势必也是鞭长莫及的。因此,养老产业具有厚重的市场需求,其前景十分广阔。可以断言,未雨绸缪,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是构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极大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统计表明,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6%,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1309万人,占总人口的8.5%。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进一步提速。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逐渐对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乃至市场结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需求层面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消费总需求中,养老产品的消费总量将不断增加。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我国养老产业的巨大潜力与养老产业现实发展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养老产业是多元化的产业系统,直接与老年用品、餐饮、医疗、房地产等产业关联,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彩电等行业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另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患各种疾病的比例高达60-80%,庞大的老年就医群体将给各种医疗机构、药品及保健品生产厂商带来广阔的市场。此外,老年人相对于其他人群,他们的空暇时间很多,在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旅游方面甚至比年轻人更有潜在的消费需求。随着老年家政服务、老年健康护理、老年保健养生、老年体育锻炼、老年法律咨询、老年文化教育、老年旅游休闲等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升级以及老年人生理与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将给我国老年用品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购买力层面分析,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服务对象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而购买力是以收入来保证的。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60至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45%的人现在还在就业;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存款;一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能从子女那里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城市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占有相当比例,到2010年,全国养老金支出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将增加到28145亿元,2030年将增加到73219亿元。此外,他们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这些都将为养老产业提供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潜在需求。
未来我国老年消费将呈现出一个明显增长的轨迹和大趋势。关注老年人消费,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我国老龄保障制度的缺陷也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我国目前的老龄保障制度还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和结构性缺陷。〔7〕一是我国养保金负担较重。我国老龄人口呈加速增长的态势,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5亿和3.36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2.7%和24.4%。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8〕养保金和养老负担总量很大,人口瞻养比 (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很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未富先老,在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仅约1000美元,远低于其他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的水平,这使得我国基本养老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二是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尚不健全、覆盖面窄、历史包袱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城镇国有与集体企业的职工,参保人数占城镇人口的比例仍处于低下水平;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民尚无基本养老保险。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亿左右农民工和近4000万失地农民,也急需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我国开始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是部分积累制,养老金来源于职工个人缴费的个人账户基金和企业缴费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基金。可新制度实行前的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从而形成了个人账户无钱的历史缺口,即“转制成本”。比较保守的估算,这个数额至少也在2万亿元左右。国家原打算提高企业缴费率,以积累养老金来化解“转制成本”,但实施中由于企业缴费率占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高,企业只好用逃费欠费来应对上缴费率高的压力。于是,国家不得不调减缴费率,这又造成了养老金收入的减少和收支缺口的增大。国家为了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只好把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提前支付,这也导致一部分个人账户出现亏空,实际上又回到以前现收现付的养保金老体制。
随着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养保金的收支缺口将会呈继续加大的态势。要走出过去的老路,实现养保金的预先积累,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新举措。正是基于目前我国老龄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背景,才使得养老产业作为其制度缺陷的修补,有了迫切内生的动力,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养老金融业、养老保险业等为老龄人提供养老保障服务的产业随之有了发展机遇。
4、我国独生子女政策是养老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以独生子女为特征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30多年。在当前庞大的老龄人口中,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又是特殊的一类老人群体,他们终生只生育一个孩子。随着一批批的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他们的父母大多也都年过半百。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的涌现,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的独生子女已由1979年的610万,增加到1996年的5188万,〔8〕大多数独生子女分布在城市。由于这种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化,将来的独生子女即使主观上愿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并提供帮助和照顾,客观上已有些力不从心:一对独生子女夫妇可能要照顾双方的父母,甚至双方父母的父母,撇开金钱不论,他们的确感到精力上难以为继。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突出的矛盾之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代际交换距离与空间的加大促使养老保障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家庭养老这种分散式的养老模式由于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和社会成本,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形式,也不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
5、我国房地产业亟待转型为养老地产业的蓄势待发提供了动力。随着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和普通老百姓对房价下降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传统房地产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不少中小房地产开发商都在苦苦支撑,希望度过当前的难关。事实上,我国房地产业的传统开发模式亟待转型,养老地产将是其转型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养老地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养老机构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所带动的地产投资;其二,以房养老和房产置换所带来的城区改造和土地增值。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到“十二五”期末,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这些老年人绝大部分需要在养老机构养老。按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以2009年1.67亿老年人计算,2015年需要约500万张床位。而截止2009年底,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床位数49.3万张,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床位数208.8万张,即未来5年我国将需要另外提供约250万个床位。若按照国际通行的5%的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标准,以2009年人口数计算,我国大约需要830万张床位,则存在超过570万张床位的缺口。其中,城镇的机构养老资源尤为缺乏。《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对长期照料和专业护理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城市和农村中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达到16.1%和15.2%。〔9〕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对于养老机构的地产需求必将不断上升。按照全国老龄委测算的标准,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的建设成本约为6万元,则意味着我国目前仅养老床位建设就有1500亿~3500亿元的市场空间,加上医疗机构、康复设施、培训机构等附带基础设施等,养老机构建设投资的市场空间超过4000亿元。从计划经济低工资、低消费时代过来的老年人所共有的特征是年龄大、收入低、退休养老金不高,但是一般都有单位福利分房,这些房子普遍的特征是面积小、房龄长、楼层低、陈设旧,但房子地段好、增值升值潜力大。这些特征决定了以房养老和养老地产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养老地产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发展以房养老为主要内容的养老地产,一方面,增加了中心城区土地供给,有利于城市的拆迁改造和城市功能的更新完善,另一方面,将地产转化为投资消费,为养老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市场支付能力。
6、对姑息医学的探索将会激发养老医学产业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姑息医学的定义是: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心理、社会需求困扰,来预防和缓解病人身心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亲人的生命质量。〔1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身患晚期癌症、晚期肿瘤等严重疾病和其他功能减退性疾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末期疾病”的老龄患者通常遭受着疼痛、躯体活动限制、精神心理压力困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养老医学保健业提供专门为患者研发的药品;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积极照顾,减轻躯体和心理痛苦,使患者有最大程度生活质量和尊严死亡过程;需要养老保险业设计出适合此类病人的专门保险以及其他金融产品,以帮助他们及其家人渡过难关;商家也需要设计生产一些适合此类病人的专门产品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将姑息医学与养老产业有机契合,建立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形成养老医学新兴产业,无疑是养老产业的一个重要门类。
三、发展我国养老产业的对策
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起步,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作为一项产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与配套,需要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举措,以促进养老产业的稳健发展。
首先,要构建一整套政策支持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就养老产业发展所涉及的产业政策、工商管理政策、土地政策、投融资政策、税费政策、医疗配套政策等方面展开调研,及时出台相关优惠支持政策,保障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积极鼓励并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形成公开、民主、规范、长期的资金投入制度;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养老产业的管理主体,简化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直接投资管理转变为间接宏观调控,通过建立健全养老产业行业协会,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审核、评估和监督机制。
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尽管养老产业的催生是基于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修补,但是,养老产业要得以可持续地健康运作,却离不开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因为养老产业毕竟是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必须尊重价值规律。老年人要享受养老服务,其前提是家庭和老年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货币支付能力,从而保证养老产业至少能够在保本微利的基础上可持续运作。否则,养老产业不可能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建议,我国应该通过中央政府逐年补贴一点、原单位或地方配套一点、老年退休金的增量象征性扣除一点,将一些老体制退休人员的“空账户”逐步填实。有了社会化的养老保障费用的补贴,加上老年人的部分退休金,再加上家庭儿女经费上的一些资助,一些老年人才能够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从而才能够享受不同标准和档次的市场性养老服务。另外,对于那些最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他们缺乏相应的货币支付能力,政府则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福利性养老机构,让一些最低收入的老年人能够进入这些福利性养老机构养老。这样,市场性养老与福利性养老相互衔接,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再次,要大力促进房地产业的转型,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开发新型养老社区。房地产业要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及时调整产品类型,转向多元化的地产领域,包括开发养老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丰富,基本需求包括:生活保障需求、安定需求、居住保障需求、安全需求、生活便利需求、亲情需求等;深层次需求包括:健康需求、环境需求、交流需求、自我价值再实现等需求。对于上述老年人的需求,现阶段的养老场所、养老设施以及普通的居住小区,都无法满足。因此,为了解决养老产业发展问题,需要打破传统养老观念,建造真正符合老年人需要的新型养老社区。包括:提供充足的日照、自然通风、康复和医疗保障、文化活动站等社区养生养老体系,营造独特的老年养生社会生态环境。
另外,要推进社区医疗服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社区医疗服务嵌入养老产业。在养老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应该积极参与到社区养老产业项目中,把公益性、保障性医疗服务与市场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把临床医疗同保健医疗、养生医疗、养老护理、姑息医疗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对社区养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也使社区医疗机构注入了市场化活力。
最后,要转变全社会,包括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全社会,包括老年人消费观念更新与否,关系到养老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要促进家庭和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必须让家庭和老年人意识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适度消费是很有必要的。今后,不仅要加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还要扩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范围,积极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同时应注意加强消费教育,提高老年人消费倾向。具体包括:第一,加强基础教育,提高老年人自身文化水平,如开办老年大学等。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老年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增强维权意识,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第三,通过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老年人科学消费。全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化、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加上必要的福利性养老服务配套,既是对敬老养老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背景下养老方式的重要变革。
〔1〕刘昌平,殷宝明.发展养老产业,助推老龄经济〔J〕.学习与实践,2011,(5).
〔2〕Sherry Anne Chapman.Client-centered,community-based care for frail seniors〔J〕.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 logy.2007.
〔3〕张时飞.中国应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J〕.中国社会保障,2009,(9).
〔4〕周刚.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4).
〔5〕周婧苑.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2,(7).
〔6〕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9).
〔7〕许辉,周圆.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研究〔J〕.经济经纬,2012,(1).
〔8〕乐章,陈璇,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J〕.青年研究,2006,(3).
〔9〕严琳君.我国城镇社区养老问题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
〔10〕沈伟,陈强.发展姑息医学意义及模式探讨〔J〕.当代医学,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