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新时代 光伏产业添助力
2013-08-15包婧文
本刊记者 ■ 包婧文
日前,广受关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中国改革,只有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束缚,推进市场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引领中国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继续向前健康发展。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尴尬、缺少“中国创造”的遗憾、资源环境代价的沉重,也让我们对转型更加期待。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既是应对产业格局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促进信息消费,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去年12月,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严格环境准入,旨在形成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倒逼传导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大气污染使北京十年来肺癌患者增加了60%,雾霾猛于虎。大气污染状况愈演愈烈,2013年1月仅北京地区的雾霾天数就高达25天,严重影响民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大范围雾霾天气这一状况,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治大气污染十项措施;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随后,北京、河北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在第一时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国务院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纷纷立下大气污染防治“军令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环境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接受采访时说:“伴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全球整合、新的技术突破、装备的持续升级,太阳能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具有战略、技术、市场、资金、人才、产业、成本、制度、政策、机遇十大优势。这十大优势是中国可以领先的客观条件。同时,中国还有强大的内在需求,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空前的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将是中国的机遇。”
此前,汉能通过三起成功的海外光伏并购交易,掌握了世界上最具领先的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并将薄膜光伏组件量产转化率提升到了15.5%。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院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委员孙云教授曾指出,薄膜电池不仅在成本控制和能耗上有了突出的进步,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的薄膜电池,还具备可卷曲折叠、不拍摔碰、重量轻、弱光性能好等显著优势。这种薄膜太阳电池更加适合广泛应用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有利于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只有把调整优化结构、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生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我们相信,中国完全有实力依托光伏产业实现由传统能源大国向清洁能源强国的转变。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政府、企业、市场三方的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改善能源结构,重现美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