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 提高绘本教学课堂效益
2013-08-15苏秋华
◆苏秋华
作者:苏秋华,乐亭县教育局教研室(063600)。
3~6岁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依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识字量,他们无法通过文字更多地接触文学作品。此时,绘本,作为21世纪全世界儿童的阅读时尚,恰恰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明快和谐的线条色彩和精致微妙的细节描绘,向孩子们传达着人世间即使是最华丽的语言也无以描述的美好情感。绘本是3~6岁儿童的至爱,也是幼儿教师的最爱。
三年来,乐亭县加强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管理和研究,探索出一条让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特色教学之路,其中“巧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课堂效益”就是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诚然,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色彩的世界、形状的世界(绘本的主要呈现方式),然而,这个世界更是一个声音的世界和运动的世界。多媒体,综合运用声、光、形、色的视听效果,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它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多样化地呈现各种教学信息,为幼儿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绘本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绘本教学的课堂效益,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呢?
1 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年纪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幼儿的有意注意吸引过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通常,绘本教学的导入方式讲求直白,以免喧宾夺主,形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这时可以巧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其声形并茂的优势,把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制成小动画导入新课。
比如绘本《漏》,这是一本原汁原味的中国绘本,讲的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故事中王老汉和老太婆养了一头大胖驴,老虎看见了想吃驴,小偷看见了想偷驴,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老虎和小偷都来了,他们把驴偷走了吗?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笔者把老虎和小偷看见大胖驴时贪婪的表情和偷偷摸摸来偷驴的动作制成小动画,稚拙可爱、憨态可掬的角色形象,细腻传神、动感十足的古朴画面,配上荒诞滑稽的小提琴音乐,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投入到绘本的阅读和学习中来。
2 巧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画面
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借助多媒体工具放大画面的某一局部,使幼儿观察更有针对性。如绘本《漏》中,最后,教师提问:“王老汉家的驴被偷走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观察仔细的幼儿可能会透过草棚的窗户隐约看见一只驴耳朵,说明驴还在草棚里,没有被老虎吃掉,也没有被小偷偷走。可是有的孩子就是看不到,这时可以应用PPT工具中放大镜的功能,将“驴耳朵”的部位放大,帮助那些怎么也找不到的幼儿快速找到相应画面。
2)绘本前后,在画面上往往会有呼应之笔。比如,绘本《漏》的扉页上有一只破了的碗,碗的边沿上有一个豁口。这里为什么会画一只碗?这只破了的碗在这个故事里会有什么用呢?它会传达出哪些信息呢?需要提起幼儿的关注。原来在绘本的最后一页,这只豁了口的碗正在接从屋顶漏下来的雨,一滴一滴的……屋顶漏雨,说明王老汉和老太婆的日子很艰苦,没有钱修房顶;一只豁了口的碗也舍不得扔掉,更说明了老两口的日子穷苦。巧用多媒体,次第展示前后两只碗的画面,有助于幼儿理解画家的独具匠心之笔,也省去了教师引导幼儿前后翻书而浪费的许多时间。
3)对需要幼儿重点观察对比的画面,进行重组。还是以绘本《漏》为例,教学目标之一: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进而对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猜测与推理,并大胆讲述。当幼儿对整个绘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感受之后,笔者把关于老虎的前后4个不同表情动作的画面进行了重组。第1张是第4页,老虎偷偷地趴在草垛后边,憨态、贪婪地窥视着大胖驴,心想“那大胖驴一定很好吃”。第2张是第13页,当老虎听到老太婆说“管它贼哩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时,老虎前爪放在脑门儿上,疑惑重重地想:“漏?我翻山越岭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第3张是第23页,当老虎驮着自认为是“漏”的小偷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冈,然后一头撞在大树上之后,它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一只“手”还捂着胸口呢,想:“好险啊!这个漏好厉害啊,像石头一样,压得我心都要蹦出来了!”第4张是第35页,当老虎一抬头又看到自以为是“漏”的小偷时,吓得腿一软——骨碌骨碌……和小偷一齐滚下了山坡,然后爬起来一看又看到了满身是泥的自以为是“漏”的小偷时,满脸错愕、惊慌:“漏啊!”然后就吓晕了。
笔者把这四幅老虎的经典动作表情图重组在一起,不仅成为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而且让幼儿突出讲述自己喜欢的某一画面,有利于他们在比较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透过角色的动作、表情揣摩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表达与表述,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巧用多媒体,理解重点画面
绘本在呈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以固定画面的形式定格人物的动作、表情,每一画面只能以某一固定的姿态和动作呈现其瞬间,前后画面之间往往缺乏动作的贯通性和连续性,有时幼儿不易理解、接受和认同。巧用多媒体,正好可以弥补绘本这一不足。绘本《漏》中有这样一个画面:“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冈……嘭!嗵!一头撞到了大树上。”画家独具匠心,煞费苦心,在一幅图上分别画了三只动态的老虎,以显示其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冈的连续动作,可是仍然会有幼儿不理解:到底是几只老虎啊?这不是画了三只老虎吗?明明画了三只,怎么说是一只呢?这时,笔者巧用多媒体,将静态画面转化为动态情境,把老虎驮着小偷跑过驴背山、拐过驴背湾、跳过驴背冈的三个动作以动画的形式快速播放,老虎驮着小偷跑、拐、跳的动感跃然而出,幼儿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
这种转换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不单单是一个形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幼儿来说,这种转换不仅仅让幼儿理解了画面和知识,更让幼儿在感到惊奇和快乐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更强。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师幼在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4 巧用多媒体,多感官感受绘本
最后,在幼儿整体欣赏绘本阶段,可用多媒体形式,将绘本画面与声音完美结合,整体显现。多感官感受绘本,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巧用多媒体,还要掌握好一个“度”,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坚持过犹不及、宁缺勿滥的原则。多媒体在绘本教学中的作用在于以其声形并茂的优势吸引幼儿注意力,在于可以将跨度大的画面集中呈现,在于方便幼儿集体观察学习。但是绘本教学,必须以绘本学习为主,多媒体只是辅助绘本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取代幼儿学习绘本的环节。在绘本学习中,幼儿能够学会看封面、扉页、封底,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看书,学习从画面中捕捉各种信息,学习爱护图书、学会自主阅读,等等,这些都是多媒体取代不了的。
[1]刘卓民.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J].学周刊,2011(3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