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来了

2013-08-15苏辛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公开课本质层面

□苏辛

信息技术发展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似乎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人们往往还没有来得及真正了解已经发生的事,又不得不于匆促间面对新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诸般“纠结”,时常难免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最新的例证,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骤然升温。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入edX,后是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与Coursera签约,加上政府的推进和媒体的炒作,慕课热潮涌动且渐成澎湃之势。关于慕课的争论也正在不同层面展开,不少人认为,慕课热中特别需要的是冷思考。

慕课被认为是全球顶尖大学主动迎接信息技术所催生的教育革命而采取的联合行动,人们自然期待中国高校在联合行动中有不太难看的表现。然而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中国高校这些年来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的实际进展,总体看来是相当有限的。本刊卷首10年前曾指出,共享之难也许主要不是难在技术层面,它涉及观念、机制、利益等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借用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的话说,可能是我们缺乏所谓“共享文化”。包括后来出现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其推手主要是政府,起关键作用的可能还是行政手段,远远谈不上大学的自觉参与,更与大学理念尤其是大学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无关,其动机在不少人看来甚至有些可疑……

人们谈论慕课对高等教育可能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期待慕课成为撬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支点。据说,慕课出现的动因之一是美国大学的自省。中国高校是否同样首先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重新思考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呢?诚如有关专家所云,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但仅仅参与其中显然远远不够,尤其是这些年常见的跟风式参与,以及许多国外事物到了中国以后的“南橘北枳”现象,都使人们在展望慕课前景时不能不多几分审慎。看来,还是应该更多聚焦于慕课登陆所涉及或折射出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各种问题。

MIT于2001年启动公开课程材料计划OCW时,就对其所指“各个公司或大学试图通过远程教育以及互联网卖教育材料来发财”表示不屑,强调OCW与远程教育无关。尽管远程教育被认为是慕课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慕课似乎同样在刻意撇清与远程教育的界限。中国高校对于慕课所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热情,恐怕与远程教育也没有直接关系。但我国远程教育显然绕不过去的问题是:慕课登陆对高校远程教育及开放大学将会产生什么现实和潜在的影响;高校远程教育及开放大学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在慕课发展中又有可能成为什么角色和发挥什么作用……

猜你喜欢

公开课本质层面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