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
2013-08-15袁金山
◆袁金山
作者:袁金山,寿光市田柳镇第一初级中学(262700)。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间的融合,成为众多教学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问题进行探讨,主要从优化整合措施概述、整合的基本规则和整合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当今时代,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也促进了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科技的有机结合,能够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实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
1 优化整合措施概述
初中物理教学新特点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初中生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物理课程的关注重点不仅包括基础知识的讲解,更应当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目标以及科学探索精神的培育。物理教学应当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将自然界的现象升华为物理知识,再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整合。同时,还要注重物理理论和其他学科理论的交融,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素质的发展。
初中物理课程主要包含了基础理论和物理实验教学。对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动手实践,是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的基本途径。其中,实验教学是开展理论教学的基础,而理论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的普遍性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初中物理课程需要转变传统理念,强调探究性的学习,倡导多元的学习策略。物理教学要转变那种单纯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整合手段的价值 物理学科,探讨的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应当侧重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技巧和能力。但是,受到时空条件和物理实验条件的局限,教师在某些时候并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需要。而现代信息科技,具有信息密度高、内容仿真性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方便的优点。将信息科技手段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起来,就是将高科技手段渗透在教学环节之中,为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创造一个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相补充,完善了物理教学的模式和具体方法。
2 整合的基本规则
考虑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需要与具体的教学情况相适应,要从实际的教学条件出发,选择恰当的整合技术措施。学校应当备有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予以支撑。同时,要将信息技术措施运用在合适的物理课程内容上面,不能随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考虑时间阶段 要选择正确的时间阶段,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将整合的侧重点放在关键性的课程环节上。具体而言,应当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情况,以及物理教学的难点,来决定整合的具体时间点。要充分顾及教学的限制性条件,不要人为地增添多余的教学内容。
考虑运用程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程度,指的是信息科技应用在教学中的比例和深度。物理课程的目标,仍然是教学活动围绕的核心,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辅助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不能起到决定课程宗旨的作用。同时,应当注意整合过程的深浅,争取运用信息技术措施可以实现理想效果。
考虑成本效果 部分教师为了顺应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在物理课堂上采用大量先进的技术措施,事先制作许多精美的图片和视频片段,供学生学习借鉴。这样的方式固然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如果在课堂中掺入过多的信息技术因素,反而会冲淡物理教学的本质目标。因此,应当综合考量教学措施的成本和效果。如果选择传统或比较简单形式的教学措施可以达到目的,就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信息资源。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整合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3 具体的整合方法
创造问题环境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强烈兴趣,是确保课堂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受到教学手段的局限,教师难以用单纯讲解的方式来描绘全部的物理知识,学生也无法观察到某些现实的物理现象。信息技术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漏洞,用现代科技为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物理现象,并进而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例如,信息科技手段能够模拟宇宙的进化过程、电流和磁场的产生、核能的运用方式等物理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对物理概念产生形象化的认识。这时,学生就会进入物理教学的情境之中,并产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愿望。
提升教学实效 初中物理课程体系比较复杂,教学内容丰富,然而能够被有效利用的授课时间却是有限的。这样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影响到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精炼的课件,来浓缩许多习题、图示和讲解过程。只要将不同的物理教学内容分类储存为单元,再链接那些向学生展示的部分,就可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技术被引进物理课堂,节约了教师和学生的宝贵课堂时间,方便了学生获取需要的知识。教师也无需再检索大量的文字资料,改变教学设备,并在这些环节上耗费时间了。
如在讲解电路图的构造时,教师可以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不同类型的电路图制作成幻灯片,将它们放在一起供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分析出不同电路的特征,学会区分电路的方法。
鼓励自主探索 在信息科技主导的社会中,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出适应科技社会的全面型人才,就应当鼓励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寻找将现代科技与学习过程结合的途径。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教学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高效运用信息资源的意识,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学习过程,拓展视野。要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精神,教师就应当带领学生开展信息资源搜索、物理问题探讨、加工物理信息和交流学习成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和寻找学习方法的能力。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为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向,避免学生在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失去辨认能力,受到某些不良信息的干扰。
例如,在讲解与浮力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搜索浮力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详细了解物体受到浮力时的状态。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对浮力一课的印象,帮助他们找到此类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总结
做好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工作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而且可以建立交互式的现代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物理课堂教学,要在明确优化整合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的优化整合工作,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教育教学辅助作用。
[1]陈冬梅.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1(29):67.
[2]李建康.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研究,2012(10).
[3]庄华杰.初中物理课程科学探究学习的现状分析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