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KOMET 测评技术及反思
2013-08-15
肖化移、李中玲在《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中撰文深入介绍了德国KOMET测评技术、配套的职业能力模型及测评方案的设计,并对此测评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反思,为我国开发职业能力测评方案提供启示。
KOMET是 “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测评项目”的缩写,以高职学生为测评对象,对其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等进行测评的技术。根据职业教育实践对职业能力测评的需求,并以新职业主义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础,KOMET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的在于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其动态发展过程做出测量与评价,并进行学生个体、高职间的水平比较。
KOMET职业能力模型基于能力发展理论和情景学习理论,对能力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系统化的表述,该模型建构的顺序是确定能力维度,划分能力级别,建立能力指标。KOMET测评方案的设计包括:1.测试题目的开发,开发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测试题具有开放性,由情境描述和典型工作任务构成,测试题目与学习范围和职业一一对应;2.测评工具的选择与应用,测评工具有6种,针对不同背景的被试者和情境状况可采用不同工具;3.测试结果的评价,包括对评分者的培训、受训评分者根据指标和评分点独立评分等。
KOMET测评技术问世不久,尚未成熟。其优点是:1.建立了科学、前沿、跨职业的职业能力模型,使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职业教育体系间的比较成为可能;2.开发的测试试题独具匠心,打破了传统测试问卷封闭的局限性;3.测评内容广泛,利用恰当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学生做多方位的测量和评价。缺点是:1.所需测试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测评结果的信效度;2.评分者信度难于把握;3.KOMET的职业能力测评问卷有待进一步开发;4.KOMET测评技术从德国引进的,易受文化差异的影响。
KOMET应用于实证研究中还需注意:1.要把影响测评结果的不可控因素降到最低点;2.以足够的专业教学能力作为选择评分者的条件,通过适当的培训方法确保评分者信度;3.开发适用于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测评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