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走势及主体的动力培育*

2013-08-15刘彦昌

中州学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动力党员干部主体

刘彦昌

对执政党而言,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工作所处的发展方位和走势已发生深刻变化,虽然我们党一直重视群众工作,但整体说来,目前我们党群众工作主体的动力还不够适应,在一些个体身上甚至存在着弱化趋势。为此,要根据新走势,适应新要求,采取新举措,对群众工作主体的动力进行培育。

一、群众工作的新走势:正由传统向现代过渡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仅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特定的背景和要求。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可以发现,目前我们党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传统到现代过渡中的问题。从斗争转向和谐的社会背景,从一方引导一方转向对等互动的主客体关系等,从深层上给工作主体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同群众联系,必须从认识这一变化走势入手。对比今夕,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变化走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工作要素考察,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的客体向公民转换,对党的要求“苛刻”了。改革开放前,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传统意义上的群众,突出特点是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强,他们对执政者的要求不高,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挑剔也不多。只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了好事,他们就给“加分”,甚至感恩戴德;一些不好办的事党组织可以不做,群众也会谅解,通常不会因此指责党组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群众不同于以往,成了具有主体意识的公民,对执政者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执政者做好事,群众认为应该,并不会因此原谅执政者的其他失误,如果该做不做、或做不好,群众就不满,就会批评执政者不作为或乱作为,就要“减分”。二是人们的理想信念褪色,更着眼于对实际利益的考虑。以往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是有理想信念作支撑的,工作主体因对理想的坚信而甘于全身心地投入,自觉认真地和群众实现“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对象因为相信党的理想描绘,而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当前利益,接受党和政府的主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理想信念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褪色,个人利益的考虑趋强。工作主体的奉献情怀和投入意识趋弱,从党的事业角度考虑问题少了,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多了,群众观念逐渐淡薄。工作对象对党组织的宣传、号召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深信不疑,有的甚至不把其当回事。三是主、客体边界模糊。改革开放前,群众工作的主客体是清楚的,工作的主体相对稳定,角色明确,责任也明确,这使工作开展起来相对简单。一般说来,那时的主体是组织内的成员,其中主要是党员干部,客体是体制外的群众。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和群体构成的日益复杂,群众工作主客体的边界趋向模糊不清,本来应该是工作主体的党员干部,有时候、有些情况下不仅不以主体身份出现,相反还成了工作对象,这在环境类群体事件中表现非常明显。这无疑使群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从工作内容考察,变化的突出表现是:由动员参与为主向化解利益矛盾为主转变。毫无疑问,动员群众参与党的事业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不变主题,但在具体表现上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把当今的群众工作和传统的群众工作相比较,可以发现,就其涵盖范围看,正由以往的政治引导向目前的利益协调扩展;就其工作侧重点看,已经由以吸引、动员群众为主转向以化解利益矛盾为主。当然,以往的政治动员也会触及群众的利益,让群众作出某些利益付出,但这种情况所占的份额不大,基本保持在群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动员群众参与党的活动靠的是鼓舞人心的举措,同时党组织在这些利益面前又往往相对超脱,因此那时利益纠结不能说没有,但却不怎么突出。而目前的情况是,群众的公民意识日益增强,维权、维利意识也随之提高,各种利益纠葛、利益冲突已经成了当前群众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这其中的不少利益纠葛,常常与一些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政策、政绩有关。考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可以发现,不少时候有些地方的党组织和政府还往往是利益关系的当事方。自己来调解和自己有关的矛盾,是目前群众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是,群众工作主体和群众沟通的难度加大。一些地方的机关干部在具体的群众工作实践中,只能以不很超脱的身份面对群众,在化解利益纠葛时,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

从工作基础考察,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感疲劳。长期执政和法定的执政地位,使群众工作主体产生了一种麻木感,原来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的紧迫感不明显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管理”群众的思维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强化,自身利益的意识也在一些干部中滋生。从工作客体看,当年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情感正悄悄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党群关系隔膜,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这深深地影响着群众工作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二是信息化的挑战。近年来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导致信息走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问题上,群众比党员干部知道的更详细、思考的更全面,不少情况下群众就是信息的制造者。这使党组织失去了原有的一些信息引导优势。同时,信息化导致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人们的生活态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群众工作的主体还是客体,都缺乏沟通的耐性,平常是主体沉不下去,遇事是客体缺乏等待的耐心。三是情况复杂多变。原本非对抗性的矛盾,却经常以“对抗”的方式表现出来。按照我国的社会政治架构,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目前群众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利益矛盾,基本都不是对抗性矛盾,处理这些矛盾也主要应该通过沟通、协调的手段来化解。但实践中,不少地方,因某种因素诱发,这些原本非对抗性的矛盾却以“对抗”的形式出现,成为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这使群众工作变得复杂,工作的难度陡然加大。

二、过渡期的新要求:培育工作主体的内在动力

面对复杂的群众工作局面,要破解我们面临的难题,需要工作主体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更多的创新,实行更适合当代群众情况的新方法;需要党员干部动真情,出实招,甘于投入,主动作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需要有比以往更强劲的、可持续的内在动力来支撑。

目前我们在群众工作方面,就个体而言,动力衰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考察近年来一些群众工作的典型案例,多是组织主导的结果,或者是不易复制的特例行为。就整体看,不少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敷衍了事,联系群众主要是看上级问责压力的大小,而很少看群众要求不要求、满意不满意,因此群众工作缺乏可持续性,不能很好适应新走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其突出表现,一是精力投入不够。大家也都认为群众工作重要,但能够在群众工作方面花费足够精力的人不多,不是人到心不到,就是身到情不入。一些干部把精力主要花在对上级的关系上,“宁愿得罪一百群众,不愿得罪一个领导”;花在看得见的形象工程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群众工作。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抱着走群众路线是对群众恩赐的观念,在走群众路线上不主动、不上心、走形式、图虚名。①二是主动性不强。群众工作重在主动,在于平时的润物细无声,不能单靠组织的布置和推动。但由于动力主要源于组织的“外加”,实践中被动应对、工作滞后的情况普遍存在。平时对群众工作工夫下得不够,很少考虑如何在事前引导群众,导致一些本可预防的事件发生了,有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仓促应对。三是缺乏转变作风的决心。群众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作风,需要领导干部放下架子。但是目前很多干部已经不屑于这样做,口头上也讲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但就是难以在行动上切实改进。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以文件联系群众、以会议联系群众,把联系群众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不在落实上下工夫。

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就个体考察,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并非不知晓,而是动力不强。如果再从深层分析,则是缺乏动力的内在生成机制。

目前群众工作主体的动力,从来源上看基本是“外加”远远大于“内生”,主要来自上层领导的重视和强调,来自上级组织的推动。从可持续的角度看,这种主要依靠上级组织推进而不是源自内生动力的工作方式,还没有走出“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②的旧有不确定模式,因而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也缺乏可持续性。

从具体方式看,截止到目前,我们的群众工作动力主要还是靠“活动”来激发和推进。如果就一个短时间段来考察,通过搞“活动”来激发相关主体的群众工作动力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如果就一个长时间跨度看,靠以“运动”或“活动”为载体来激发动力的工作模式,呈现出的却是强弱起伏交替的局面,其激发出的动力不仅难以持久保持,而且带有消极被动的特性。不是说以“运动”或“活动”为载体来激发积极性就一概不可取,而是说不能一味依靠“运动”或“活动”。因为“活动”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由于上下精力高度集中,可以很快便形成高潮。而执政党的工作千头万绪,党组织的精力不可能一直集中在群众工作这一个点上。在“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党组织的注意力又往往转向另一项中心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当然也要随之转向另一项工作。再者,在经历了多次“政治活动”之后,不少党员干部也会形成一种“活动思维”,抱着热闹一阵子完事的心理来应对,这也极有可能导致群众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花架子、刮风等。

结论是,多数群众工作主体的内在动力不强,难以适应党的群众工作新走势的要求,仅靠周期性的“活动”和号召鼓动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适应群众工作新走势的要求,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育,让工作主体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投入必要的精力,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使群众工作具有扎实的、稳固的基础。

三、内在动力的培育:“活动”激发,机制保持

在人们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理想信念有些褪色、法治建设任重道远的当代中国社会,在执政党面临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侵蚀的背景下,要培育群众工作主体的动力,以“活动”推进是必须的,但“活动思维”要力戒。具体设想是,“活动”激发与长效机制并举而不偏废,重视发挥两者的不同作用,合理区分两者的功能与特点,认真探索两者间最恰当的结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可通过开展“活动”激发群众工作主体的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建构载体,形成一种机制,实现动力的可持续保持,促使不同的工作主体都能经常性地自觉去做群众工作。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培育动力不能依赖周期性的“活动”,但在目前很多党员干部群众工作动力不足、理想信念的激发作用大打折扣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活动”给予触动,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的内在动力,还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从党的发展历史看,用“活动”营造氛围,激发工作主体的工作热情,一直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这里的难题在于,“活动”只是一个时间段的事情,动力培育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活动”成效的长期保持,扭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活动”来了就亲近一下群众,“活动”结束了则又恢复“官本位”的痼习。

分层对待,构建适合不同主体的动力机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可行之路。在当代环境下,群众工作的主体根据工作的特点是可以分成不同的层级的,比如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党政机关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这些不同工作主体的工作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前者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且最主要的是要把群众的诉求体现在其制定的方针政策中,后者的群众工作则主要是帮助解决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基于这样的事实,要保持不同主体群众工作的动力长久不衰,就应该立足于不同主体的位置和工作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育思路。

对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主要是通过建载体、转变工作方式、增加成就感来培育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基层是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基层干部每天都在从事着群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密切同群众关系的自觉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这需要采用合适的载体,以提升层次和效果。一是结合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用工作来引导和保证群众工作的持续深入。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党员服务引导群众参与服务,在引导居民自组织、自服务的过程中,增加基层干部的工作兴趣和热情。二是改进对基层干部的考评。考评时要纳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的内容,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效果作为一项政绩来考察。组织力量制定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量化考核指标,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工作动力问题。三是下大力气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真正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让部分群众也成为群众工作的主体,把基层干部从一些矛盾的漩涡里解脱出来,使其在做群众工作时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减轻基层干部的压力。

对机关干部和党员领导干部,主要是通过加压驱动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正如有海外学者所说,“对执政者而言,走群众路线不是一个说服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强制执行的职责”。应该“硬性规定党和政府的官员必须走群众路线,必须面对相关群众定期的公开监督评议”③。就目前我国的情况看,能够实行的有效载体是,通过加强考评,提升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对广大机关干部,可以通过完善民主考评机关作风来增强其群众观念和工作动力。在制定机关干部作风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突出群众评价的分量,使党政机关的干部经常感到群众的监督压力,使得他们在行使公共权力时能主动地接受群众监督,充分考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真诚为群众效力服务。对党员领导干部,要使其真正树立群众观念,主动联系群众,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主要还应该采取一些刚性措施,按照“权为民所赋”的理念,让广大群众对官员的评价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进入选择人、评价事、监督“位子”、决定“帽子”的过程之中。比如,可借鉴越南的国会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方式对高级官员进行信任投票的做法④,选部分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试行群众信任投票。这样,有利于把群众工作真正变成领导干部的刚性需求,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对“两代表一委员”,主要是搭建平台,切实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借鉴新加坡的做法,规定每个任期必须访问所在区域的群众的次数,并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用群众监督来确保“两代表一委员”把眼光转移到所代表的群众身上,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心声,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二是推广国内一些地方建立“代表工作室”的做法。要通过建立“代表工作室”,定期接待居民,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和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尽力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建立“代表工作室”是“两代表一委员”做群众工作的一个有效平台,也是培育“两代表一委员”群众工作动力的一个有效路径,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注释

①孙林:《让走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的刚性需求》,《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③伟达:《中共“整风”的迷思》,新加坡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30625 - 220368,2013年6月25日。④杨威、闫建华:《越南国会首次举行对高级官员信任投票》,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 - 06/21/c_124894332.htm,2013年6月21日。

猜你喜欢

动力党员干部主体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党员干部要姓“党”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